为什么这本书的名字是《被讨厌的勇气》呢?我们需要勇气,来直面我们生活中的纷纷扰扰。我们需要的勇气为什么又被我们自己讨厌呢?
一位青年被自己禁锢在自己的心牢里,过去的经历、复杂的人际关系、迷茫的未来,束缚着他。他驻扎在自己建造的“主观世界”里,用恐惧面对着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未知的未来。在一位哲人的眼中,人人可以改变,世界极其简单,人人能获得幸福,是吗?在外人眼中他的幸福对于他自己来说并没有感受到。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一位智者和这位青年的对话,探讨了我们大多数人面对生活中的一些迷茫的问题。在探讨过程中,智者的话并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这里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即使是智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也逃不开他的局限。他给予我们的是在我们习惯的方式中了解到还有不同的看问题的角度和这个世界拥有的其他的可能性。
一起走近《被讨厌的勇气》。
首先他们的探讨从第一夜开始。幸或者不幸由谁决定?在这一部分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四点。
第一点是讨论从原因论和目的论开始。作为普通人,我们纠结于过去的原因导致了现在的结果。是这样吗?哲人给出了目的论。比如,你感冒发烧去看医生,医生说你朝凉了,对于这个治疗结果你当然不满意了。你的目的是治疗感冒,让自己舒服一些。医生给出了原因并不能让感冒好了。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自己在生活中舒服一些,如果只关注原因,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让自己深陷其中,自怨自怜,看不到其他可能性。过去的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比如原生家庭,是我们不能改变的“事实”,能够改变的是我们有选择“如何诠释”的自由。一母所生的孩子,有人说是苦难让我成长奋进,有人说是苦难让我痛不欲生,没有力量。
第二点是在文中谈到的一个例子,母亲和孩子出现情绪,老师打电话来,母亲情绪立即消失,放下电话,情绪又严丝合缝毫无间歇的起。当我们的情绪被情境引起,我们已经做了预估判断,作为比较正常的我们,已经评估了行为的后果。和孩子发脾气,后果大约在我们可控范围内,而和老师发脾气,后果可能是我们不可控的~~
第三点是“无人想作恶”。在这里“善”被解释成对自己“有好处”,“恶”被解释成对自己“无好处”。这让我想到今天在抖音刷到的一段视频。弟弟高三,因为姐姐说被姐夫打,失手用啤酒瓶把姐夫打死了这件事~~。“善”还是“恶”?
第四点是“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在和他人比较过程中,我们羡慕着他人拥有的优势或独特性,而对于自己的独特性视如不见或者认为别人不都是这样吗?这让我想到我自己性格中的“执拗”“一根筋”。我如何利用被给予的这“执拗的一根筋”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