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原文】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简单翻译下:阴与阳,开天辟地,化生万物,这就是道。秉持着天道自然地生活处世就是善,成就其道便得本性。仁者从中见到了仁,智者从中见到了智。百姓每一天受用于道的滋养,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君子之道非常稀有而珍贵。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简单翻译下:大道显现于仁爱,潜藏于日用,鼓动于万物,似乎与圣人之忧不太相同。这就是盛德大业的极致状态。拥有万物就是大业,日日更新就是盛德。
这里的大业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大业,涵盖天、地并与人融为一体,天地化生万物,却从不占有,是真正的富有,人如果能超越对物质发展的欲求,就会和天地一样,实现真正的富有!
“一阴一阳之谓道”同样是盛德,因为天地具有日新月异,永恒光照大地万物生长,久而无穷的盛大崇德。
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简单翻译下:生生不息叫作“易”,构成天象叫作“乾”,效法地形叫作“坤”,极尽著数叫作“占”,流通变化叫作“事”,阴阳不测叫作“神”。之所以叫“神”,是因为阴阳变化是对道的运用,而道的本体是无法测度的!
【心得体会】
系辞的开篇第一章,就把乾坤定做易经总的纲领,前几章介绍了一些基本概念之后,本章开始讲一阴一阳是天下大道,决定了生成万物的大善,也规定了区分万物的本性。但是这大道应用广泛,能够辨认明理的人却并不多。
因为大道以各色各样的具体方式“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和那些君子对大道的各种忧思不尽相同,真正能与天地合德,去求道、识道、修道、证道的君子,珍贵而稀有,实属凤毛麟角了!
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呈现的大道,才是真正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盛德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向前、不断自我更新,所谓大业就要创造万物而不占有,需要万民拥有万物才成大业。
本章最后说的“阴阳不测”,呼应了开篇的“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大道不是“难测”,而是“不测”,难测是在艰难的情况下,最终还是得到了结论;而不测就是完全不做无用之功,进入全新不可知的领域,一下子把整个原始哲学观提高了新的维度!
这个思想和现代科技的量子科学惊人的相似,量子科学使人类科技迈入微观领域,让人类掌控了许多未知领域的事件,其重要特征就是以“不测”为基础,提出了平行宇宙的理论。
这也高度契合了朱熹对本章的结论“言道之体用,不外乎阴阳。而其所以然者,则未尝倚于阴阳”,有形的天地阴阳之外,也是大有所为之地!
喜欢易经的朋友,可以关注易经连载专题,共同探讨易经的奥妙之出。同时欢迎来到简书的新老朋友,通过这个蓝色链接成为会员,一起读书、分享、共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