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来北京西城区委网信办与大家交流。对我来说,这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在座的都是年轻人,让我很是羡慕。年轻真好。年青是青春,年轻是活力,年轻是希望。
刚才,周翔副主任提出的年轻人的困惑压力很现实。过去常讲,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如今常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的确,现代社会是激烈竞争的社会,无论在什么单位、从事什么工作,都是面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压力和困境。年轻是资本,但我深有体会,这点资本保鲜期很短,记得少年骑竹马,转来便是白头翁。年轻时节如果忙忙碌碌,碌碌无为,很快就会面临被新人超越的危机。
周翔副主任让我现场解答一下如何破解年轻人所面临的这些压力和困惑难题。我只能结合个人体会讲。我1975年高中毕业参加工作到2013年退休,先后在十多个单位工作过,平均两年多就调动一个新的单位,都是组织调动的,不是个人跳槽,从没有遇到过失业的危机。由此我深深体会到: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有最好的机遇;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最好的领导;只有做最好的自己,也才能够脱颖而出。
掌握第一手信息,就把握了脱颖而出的先机
现在大家的学历都很高。但学历再高也不能自满,必须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是把握住脱颖而出先机的前提。我个人奉行的准则是:把学习作为工作的一部分、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作为生命的一部分,努力做到工作学习化,休闲学习化,生活学习化。这里仅供参考。
我看见今天在座的每个人手里都有我的《机关功课51讲》,我这本书“五一”节后刚上架的,你们就人手一册,这种掌握第一手信息的学习精神,最值得称道。
淘汰的知识是无用的知识,掌握第一手信息是学习的关键。假如你现在开始学习的东西,都是别人早已知道的,或者别人都已经在10年前使用的方法,你现在才开始学习,那就未免太晚了。所以,要成为一个有智慧、能成功的人,就是要永远掌握第一手的信息,然后不断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不断地自我反省,纠正自己的方向,让自己在竞争中拥有百分之百的绝对优势,不管谁来和你竞争,你都可以稳如泰山,拥有绝对的自信。
一个人要脱颖而出,当然需要不断地行动与经验,然而得到经验最快的方法,就是向一些成功者询问,请他们给你一些建议,请他们告诉你,你做对了什么事情,做错了什么事,或让他们用他们的经验教训指导你、启迪你,这样比你看任何书籍都要有效。
一般人习惯于他们自己所做的事情,因此他们看不清楚框框以外的事情。如果有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或者非常成功的人,愿意来帮助你看一些看不到的事情,这样就可以节省你非常多的时间。因为你永远看不到自己思考的盲点,因为它是盲点,只有外人的眼光才可以告诉你,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我们年轻人阅历浅,更需要自觉增加自己的见识,当你的见识越来越多的时候,你就有很多的知识;当你知识越来越多的时候,你才会有一些胆识;当你有胆识的时候,你的行动就比别人超出许多;让你比别人超出很多的时候,你就会脱颖而出了。
“五一”节刚上班,你们就组织听讲座。我觉得,经常听讲座,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一个成功者讲课,你也许花一天的时间,或2天的时间,或以两个小时去听,但是别人却是花了20年、30年、40年的时间,一辈子成功经验的总结。也许一个人在30年中,只有最后5年作对了一些事情,那就使他成功了。你只要听他讲课,他就告诉你他最后5年做对了那些事情,你就可以节省25年的时间。
重复是学习之母,可是很多人,当他了解一些知识之后,再看到同样的知识之后,就不再学习它,认为是重复的。这是一个误区,因为人的思想有意识和潜意识,任何的信息、任何的学习知识,如果没有深入你的潜意识,是不会影响你的行动的。因此,一时知道没有用,我们都知道要努力,但就是不去努力,因为潜意识没有改变。
学习就像吃饭一样,要每天持续不断的,不要期待一次见效,是不断地一点点累积而产生来的效果。因此,有人提出,人必须把30%的收入投资在学习上面,这是有道理的。所以,要防范人生和事业的困惑与危机,就要舍得在学习上加大投资力度。
少担心别人抢你的饭碗,多拥有别人拿不走的东西
台湾女作家李欣频讲的这段话很有道理:“有很多人设立的目标是几年之内要升到主任,几年之后要当到主管,然后是老板……这些都是可以随时被取代的身份。只要别人比你强,关系比你好,或是公司结构调整,位子就会瞬间消失。”所以,人生在世,一定要建立自己的风格,把自己当成个人品牌来经营,创造自己名字的价值,帮自己建立一个别人拿不走的身份,而不是社会价值下的职位。
我们可以思考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如果没有了眼前的工作,我们还能做什么?兼职写专栏,你文字功底和思想深度如何?开淘宝店,你想卖点什么?给中学生当家教,当年的那些知识点你还记得多少?这简单的问题,可以引发我们对复杂人生进行设计和思考。
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哈佛大学教授哈恩曼这样说:既是你再羸弱、再贫穷、再普通,你仍然拥有别人羡慕的优势。对于梦想成真的人来说,不是缺少才能,而是缺少对自己才能的发现,缺少对自己人生价值的开发利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也许兴趣广泛,掌握多种技能,但是,在所有的长处中,总有你的最长项。“宝贝放错了地方就是废物”。唯有把好钢用在到刃上而不是用在刀背上,才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升值而不是贬值。
要练好内功和外功。内功是做人之根本,即人格;外功是立业之本领,即特长。有了好的内功,又有好的外功,等待你的就是成功。别人拿不走的东西,简而言之四个字:人格+特长。人格一定要优化,它是一种无穷的力量。特长一定要练就。我国有句古话:“纵有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现代社会也有这么一句话:“样样通不如一门精,千招会不如一招绝”。做你最喜欢的事,做你最擅长的事,运用你的天赋,进行深入细致研究,一直研究到底,直到你成为这个领域中出类拔萃的专家。
概而言之,我们需要时刻警醒,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不是谁;知道什么是自己永远拥有的,什么是别人给的、暂时的。保持谦卑而感恩的心态,拥有不断重新归零的信心与勇气,让自己真正有别人拿不走的东西。唯如此,无论世事如何变化,我们将始终掌握生活的主动权,而不会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可怜兮兮。
别抱怨领导不识才,要让领导觉得离不开
这个社会并不一定是公平或平等的。譬如水平不如自己的人正好非常讨领导的喜欢,又有特殊关系而进展顺利。这时候你如果心理不平衡,或牢骚满腹,或自怨自艾,到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方法就是以自的实际行动,让周围的人认同自己的努力。青年人容易有种情绪,觉得遇不到明主,怀才不遇。我倒觉得,与其抱怨领导不识才,不如让领导觉得离不开。领导离不开你了,你想不进步都难了!
1.领导有决心,你要有信心。这不仅是工作方法,更是工作纪律。领导的决心既然定下了,那就没有什么含糊的,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有条件要完成,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完成,有困难克服困难,有阻力排除克阻力,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阻力,都毫不犹豫和退缩,一切以实现领导的决心为出发点和归宿。
2.领导有想法,你要有办法。“田忌赛马”就是一个典型实例。合格的被领导就应具备这样的素质:领导来不及考虑的问题,你能提前想到;领导想到的问题,你能具体细化;领导担心的问题,你能提前预见;领导希望解决的问题,你能有法破解。
3.领导有指示,你要有落实。现实工作中常常碰到的问题是,有时领导交待任务非常简单,就一两句话,就让你去做。领导可以简单地布置任务,可以点到为止,但是你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就不能简单从事,要考虑周全,做得细致,滴水不漏,完成圆满。
4.领导有疏漏,你要有补救。领导需要的是忠诚,而不是唯唯诺诺。服从并不等于盲从。发现领导的决心有哪些不妥当的,不能一任事态的发展,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补台,这是有事业心责任感的标志。如果事事都顺着领导的话说,看领导的眼色行事,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知是错,将错就错,这样建立起来的上下级关系,根本谈不上是良好的工作关系。
5.领导有批评,你要有改正。无论你对工作多么认真努力,无论你是否尽职尽责、竭尽全力,领导对你的工作不满意、有看法都是不可避免的。遇到这种“有口难辩”“心有冤屈”的情况,你应该怎么办?是对领导的看法置若罔闻甚至赌气、撂挑子,还是把领导的“看法”化作提高服务质量的动力?我觉得,无论领导的“看法”对不对、准不准,都要从中得到警示,并找出扭转“看法”的“办法”来。这就有个对待领导批评的正确态度问题,领导能批评你,说明他对你关心,对你爱护,对你重视。有的部属说,能被领导批评也是个资格;如果领导都懒得批评你了,说明你在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位置了,这话不无道理。严师出高徒。不批评不进步,不磨砺不成才。
少比正课之内差不多,多比八小之外差得多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对业余闲暇时间怎样支配,看起来好像是件小事,但实际上它往往体现了一个人的品质风格,而从它的结果来看,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日后的选择道路和他今后成长的进程。
八小时之外,是一个有丰富弹性的广阔空间,谁把握的好,谁利用的好,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创造人生辉煌。日本企业家土光敏夫说过:“在上班的时候开动脑子好好干,那是理所当然的,大部分人也是这样做的,在能力上也不会出现多大的差异。然而在下班后人们对业余时间使用上的不同,天长日久就会形成差距。”
我国著名企业家鲁冠球也讲过类似的理念:我曾用心培养过许多人,在相同的条件和环境下,有的人很快就派上用场,而有的人则迟迟排不上用场。我常常想这是为什么?通过多方面的观察,我发现他们最大的差异是对业余时间的利用不同。有的人把业余时间用来学习钻研,有的则认为业余时间就是要好好享受现代生活,如上网聊天、保龄、桑拿、打牌赌博。
我遇见过各式各样的机关干部,有的机关干部为了长本事,平时总是埋头苦干,多抢重担,多干活,少闲着,很快就出头冒尖,成了业务骨干。然而也有不少机关干部,拈轻怕重,避重就轻,见了类似写材料等重任就躲得远远的,力气是省了,增长能力的机会也就放过了。人的能力强是工作多逼出来的,铁肩膀是压出来的。本来是你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你把它推卸给了别人,让人代劳,自以为是占了便宜,实际上是把机会、把能力推出去了。而有的人抢挑重担,便登上了锻炼自己、增强能力、显示自己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开头的表现可能不会很出色,但随着实践锻炼的增加,他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因此,我们要想尽快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平时一定抢挑重担,多干工作。如果你的某位同事性情懒惰,遇事不爱动脑,不愿动手,指派你去干这干那,你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多做事的机会来提高自己。千万不要一心想比别人还要懒些,或是推托抱怨。如果这样,便是让你经受锻炼的机会白白跑掉。有许多成功的人,都是因为除派定的工作之外,还要做许多别的事情,并因此得到不少经验。他们做同事的工作,甘心情愿,不要报酬,所花的时间在办公之外,又常常是别人或领导不知道的。
现在不少人在讨论“996”,我在工作的近四十年间,都是“5+2”“白加黑”,我觉得这是个人的使命自觉。当然,这样埋头去做额外的工作,必须是以一种热忱而有趣的精神去做,尔后才会有成效。如果是以埋怨的态度去做,或是专门想引起同事或领导的注意,博得他们的同情或称赞,那么工作就不会有什么成就。成功的人并不是希望获得称赞,而是因工作本身有趣才去这么做的。对待工作的态度比工作本身还重要一些。
许多人都羡慕哈佛毕业生流行于世界,却不知道哈佛给学生的告诫是:如果你想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得心应手,并且得到应有的评价,那么你在哈佛学习期间,就没有晒太阳的时间。
今天内部交流,我讲的都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教!
END
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