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家长共成长,这里是大象老师。三分钟解决一个家教难题,今天的话题是:
亲子对话应注意些什么?
亲子之间维持良好的关系,首要的是通过对话达成沟通与交流。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亲子交流——起自对话,终于对骂——起初都想好好说话,但说着说着就跑偏了。
那么,在亲子对话中到底该注意些什么呢?
家长在跟孩子的对话中,首先要注意的是自己的言辞,避免如下七种对话方式:
其一,非难式对话。比如“你怎么总这副熊样?”明显是在找茬嘛!
其二,轻蔑式对话。比如“你行不行啊?”显然是看不起人啊!
其三,疏远式对话。比如“我什么时候问你了?”听着就拒人于千里之外!
其四,推脱式对话。比如“都是为你好!”父母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净!
其五,指责式对话。比如“是不是你干的?”把孩子当犯人啦!
其六,训斥式对话。比如“都怪你!”上来就训像吃了枪子!其七,命令式对话。比如“快给我住手!”你懂不懂尊重?
避免了以上七种容易引起对骂和对抗的对话方式,家长还要修炼如下两种拉近彼此心灵的对话方式:
其一,倾听型对话。比如“啊!原来是这样”、“是吧,那后来呢?”轻轻这么一句,表现出对孩子叙述内容的关心和你倾听的意愿,能让孩子对你敞开心扉。
其二,包容型对话。比如“你有些生气是吗”或“我想你一定很伤心”,看似简单的话语,已经表示你接纳了他的情绪,一场危机也就此化解了。
最后,体会一组对话。孩子:妈妈我饿了!妈妈:就知道吃!给我老实等着!妈妈:哦,宝贝饿了,稍等几分钟好吗?哪一种方式容易引发对骂?
好!今天的内容就是这样。三分钟解决一个家教难题!咱们明天的话题是:面对家暴该怎么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