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单单,教会学生读书

作者: 燕归来zhy | 来源:发表于2022-05-30 22:35 被阅读0次

一.引子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于漪老师告诫我们:“至于脱离语言文字,空讲内容,无限拓展、延伸,不是对人文的误解,就是故作高深,哪还是什么语文课!”

黄厚江先生说:“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原来,语文教学简简单单,就是钱梦龙先生常常提醒的,“语文课就是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

二.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三.语文之我见

初中语文阅读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文体。记叙文需要学生整体感知,概括内容,赏析文章用语的精妙,积累优美的词句,并学习运用。说明文要清楚文章的说明对象,运用怎样的说明方法进行说明,理清说明的思路。议论文要明确观点,理清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理解论证的思路。

语文课要教给学生朗读,默读,略读,跳读,精读等不同的阅读策略。

语文课要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批注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课就是让学生胸有成竹,敢于写作,善于表达,厚积薄发。

四.语文课堂

语文课首先要书声琅琅,学生在读中熟悉文字,感悟情感,积累语感。语文课的节奏要慢下来,让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共同探讨,深入到文章的纵深处。朗读的过程中,注意语气,语调,揣摩作者要表达的情感,通过朗读来展现。课标对一二年级的阅读读要求“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读出抑扬顿挫,读出喜怒哀乐,能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喜好,语文就沉潜到骨子里,不会是吃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课从头到尾贯穿朗读,读中找惑,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读中升华,让朗读成为语文课的常态吧。

语文课要善抓词语,品评鉴赏。王君老师在教《背影》一课时从四个“终于”感受父爱,角度独特,研读深刻。“终于不放心”,“终于决定自己送我去”,这两个“终于”,与无声出听惊雷,可怜天下父母心。送儿子去上学,虽然安排停当,虽然细心叮嘱,但仍不放心,决定送到车站。或许是一种不舍充斥其间,或许想多看儿子一眼。想起自己送儿子上大学,踏上归途时,泪眼婆娑,也是此种心境吧。“终于讲定价钱”,或许这就是代沟吧。父辈们总是谨小慎微,一分钱也舍不得多花,孩子们总是大方至极,一幅无所谓的样子。不禁想起超市的特价商品,便宜几角钱,往往有很多老年人排起长长的队伍。“终于”看出我对父亲的不满。“终于忘却我的不好”,父亲一年年老去,惦记儿子回家,想让儿子常回家看看,沉淀着父子之间的深情沟通。透过四个“终于”,看尽父子间爱之淡而曲折,情之浓而委婉。

五.语文要重视阅读积累

1.一二年级: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2.三四年级:.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3.五六年级: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4.七八九年级: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在教学中,让学生摘抄教材的优美词句,积累名家名篇,并熟读成诵。由课内到课外,养成阅读积累的习惯。阅读的精彩段落积累到摘抄本上,所谓囤中有粮,心中不慌。为促进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上名著交流课,让学生办关于名著节日节气的手抄报。

六.读写结合,提升能力

语文除了阅读与积累之外,还有写作。初中语文考试总分120,分阅读与积累70分,作文50分。多积累,胸有成竹,就会下笔如有神。从仿写入手,有时我们的话说到学生的心坎上,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次,让学生学习仿写《秋天的怀念》开头段“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我给学生创设情景:假期不想写作业,父母非逼着写。一个学生仿写:“我极不情愿的走进屋,啪的一声关了门;看着一堆书,气不打一处来,哗啦全推到地上;不情愿的捡起来,拿起笔在本子上狠狠的画杠杠。偷偷打开手机,等待进入界面,胡乱写了几道题,提交作业了事。”

当我们设计精巧,引导到位,就会吸引学生,将学生引向思想的纵深处。孩子们思维活跃,体验丰厚,一个个语文活动,让课堂扎实而有效。

语文课就是教会学生写字,写方方正正中国字;语文课就是教会学生阅读,积累古典文学,现代经典名篇,积累阅读的策略和方法;语文课就是让学生下笔如有神,让学生学会交流,让学生侃侃而谈,让学生神采飞扬。

我们的课堂,教师唱独角戏、霸一言堂,学生只会记死知识,缺乏生机与活力。怎样才能突破瓶颈,进入到新天地中?

(一)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不然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在拥有网络的孩子面前,更是捉襟见肘。

(二)研读专业书籍,学习王荣生、李海林、李镇西、余映潮等的专著,开阔眼界,打开窗户,让一阵清凉爽遍全身,让深陷酷暑中的人获得一场及时雨。

写在后面:我是平凡而普通的人,没有过人的胆识和见地;我人过中年,记忆力下降,常常合上书卷就不知书中所云;我读书我写作,总觉停滞不前。但我绝知此事要躬行,俯下身子,沉入书中,撷取一朵花,摘下一个果,踽踽前行。或许劳而无功,或许收效甚微,我只管经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送给自己。

相关文章

  • 简简单单,教会学生读书

    一.引子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

  • 阅读推荐 凡心尘语《多读书吧》

    推荐理由 教会学生读书,师者的第一职责!

  • 2018-06-11

    第一个是阅读的底子,教会学生如何读书。第二个底子,写作的底子,教会学生如何在阅读基础上形成它的写作动机,形成他对读...

  • 带着学生读名著

    读书一般都是自己体验的事,可是语文教师要做的是带着学生读书。教会学生阅读名著不是一件容易事。我尝试做好以下几点。 ...

  • 那些男孩教会我成长,那些女孩教会我爱

    “那些男孩教会我成长,那些女孩教会我爱。”这句简简单单的话背后隐藏着太多的复杂的感情。两个彼此深爱的人最后竟...

  •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一再强调,要教会学生阅读,要教会学生思考,要教会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在书写的同时思考。 而...

  • 教会学生观察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要把观察看作是发展智力的途径,强调了生活中的细心观察对学生发展的重要...

  • 教会学生学习

    教会学生学习 临近期末了,数学课已经结束。我不想让学生陷入到题海中,毕竟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太小,没有必要做大量的习...

  • 教会学生思考

    教学中常常遇到这种现象:昨天讲过的内容,今天学生就忘掉了明明很理解,做题时一塌糊涂。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很让我们感到...

  • 大心暖小心

    著名教育家张伯岑说过:“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简单单,教会学生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ea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