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已经快五年了,大学四年,阅读书籍,准备考研,为二学位答辩学习专业软件,积极向上,没有什么太大的遗憾。
大学期间,读了大约100多本书,那段时光是快乐而美好的。
那时,还比较流行用QQ社交软件,同学们都喜欢转一些有利于大学生的文章或说说。经常看到给大学生的推荐书单,但是,那仅仅是书单,并没有对书的简单介绍。
蒲公君故写此文,以供学弟学妹们参考,寻找自己喜欢的书籍。

(一)《发现自我与设计自己》
本书告诉人们不要去勉强自己,像别人那样优秀,做自己达不到的事情。
时间万物,各有所长,不能勉强,盲目学习别人,要好好利用自己的强处。
当一件事值得去做时,你自己却要等到你能做的尽善尽美时才去做,这样一延误,你就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风险。
所以值得的事情要马上去着手。
当一个人经历了短暂的努力后,人通常会感到疲惫,想半途而废,然后实际上,人的精力远不止于此。只要自己的努力多一点,就会获得大得多的能量。
。。。
本书讲了在成功道路上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内容较为全面。对于迷茫的大学生来说,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成长励志书籍,里面没有打过多的感情牌,但也较为详细地讲述了成长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二)《马尔特手记》
作者是里尔克,一名诗人。他的作品很多,题材广泛,如诗歌、小说,书信和日记等。这些作品抒写着他作为孤独个体的内心感悟和求索历程。
而在《马尔特手记》中,抒写了他所在时代的个人体验,诸如夜的体验,死的体验,爱的体验等等。
书中作者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刻画了上世纪初的巴黎物象——街道、医院、穷人、病人。之后由外在物象转入对个体生命的重大问题——生、死、爱。
为了超越“死”和对死的恐惧,马尔特从历史和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孤独而坚定的女性身上发现了“爱”的真义。最后,他又从浪子身上解悟了生命与爱的真谛。但在马尔特的思维中,浪子的出走是因为不被爱。在一定程度上,浪子就是马尔特,是里尔特的精神化身。
在大学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孤独的,为了避免孤独,我们常常选择被同化,去打游戏,看电视剧等等。这本书更能让读者体会到孤独的意义,让自己更加坚定一个正确的自我,多读书,多思考。

(三)《巨人的脚步》
本书从心理学角度告诉读者:对于学习和工作,不行动比行动更痛苦,所以我们还是要努力开始必须要做的事情,不能逃避。
为了避免逃避,书中提供了一些方法。
1,对于自己必须做而不愿去做的事情,可以在纸上写下“不能”,然后把“不”字去掉。——这个过程要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
2,写下感受性词汇,能写多少,写多少。里面有积极的词汇,也有消极的词汇。之后转变词汇的力量:用“讨厌”代替“生气”;用“兴奋”代替“恐惧”。
方法还有,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查找本书资料来运用实践。
以下是蒲公君,在大学期间的书读过的书,谨以此纪念大学四年的日子。读者可依兴趣选择阅读!
(四)《不畏将来 不念过去》 十二著
它是一本讲女孩该如何生活的书。
(五)《寄小读者》 冰心著
本书包括《寄小读者》和《再寄小读者》两部分内容。
其中,《寄小读者》主要记述了作者由于生病,离开家乡,在异国他乡的生活,抒发眷恋,思念和伤感之情。
《再寄小读者》主要描绘了祖国的变化,孩子们的幸福生活以及不同国家的地理、历史与人文知识。
(六)《厚黑学》李宗吾著
本书讲了很多道理,关于对生活道理的总结,但是运用到实践中很难。看本书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作者的名字,李宗吾。
(七)《刘墉散文精选》刘墉著
作者刘墉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位作家,他有着一位父亲一样的稳重,散文读着让人非常舒服,而且讲述的道理,笔者可以接受。
(八)《养育有出息的男孩》木紫著
本书讲述了培养一个优秀男生的方法,里面很多方法,也适合大学时的笔者。本书适合通篇读完,发现自己,了解自己。
(九)《异人志:他们还能这样活》南方人物周刊
书中介绍了几百个敢想敢为的异国人物,内容精彩纷呈,适合大学生看看外面的世界。
(十)《年轻可以一无所有》
人不要试图回避压力,就像我们不要试图回避食物、爱情、运动一样。真正摧毁我们的不是压力,而是对待压力的态度。
(十一)《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白落梅著
本书描写的是林徽因的一生,她是中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
她是一个聪慧的女子,让徐志摩怀想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
本书用清澈的文字,诗意的笔法,生动地展现了林徽因的一生。
(十二)《此去经年》林徽因著
本文讲述了作者的一生,从自己的角度写的。
(十三)《阮玲玉传》关熙潮
作者搜集了大量史料,详细记录了阮玲玉短暂而悲情的一生。
阮玲玉是中国无声电影时期的著名影星,民国四大美女。
阮玲玉成名后陷于张达民和唐季珊的名誉诬陷案,因不堪舆论服安眠药自杀,噩耗传来震惊电影界,鲁迅为此撰文《论人言可畏》。
(十四)《1Q84》村上春树
故事讲述男主“天吾”与女主“青豆”在“小小人”所营造的“未知的Q世界”的相遇故事。
(十五)《最闺蜜:在天最黑的时候 陪你等天亮》
它是讲自己闺蜜们生活的一本书。
(十六)《人生需要揭穿》丁丁张著
作者是一个视角犀利却态度温和的人,书中讲了65个隐秘故事,65个非典型文艺青年。
(十七)《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
李银河是王小波之妻,书中内容是作者对看过的书和电影的理解。
(十八)《老人与海》海明威著
主人公是一个圣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当老渔夫只身在海上的时候,他又出现在老人的思想里意识里。老人捕鱼归来(有一条马大哈鱼没有捕回来),马诺林又去安慰他,陪伴他。他们更像是师徒关系。
(十九)《一生的读书计划》费迪曼。约翰
本书推荐了很多书,只选取一本《金瓶梅》。
它是一部了不起的讽刺社会的批判小说,也是一部描写16世纪中国腐化,放纵和玩世不恭的作品。作品一共100回,虽然作品纷繁复杂,西门庆始终处于作品的中心。他的欲望毫无节制,这种欲望是他对财富、权利和快乐过度要求的象征。
(二十)《阅读救自己,50年学习的脚印》高希均
本书搜集了七十余篇短文,写作的时间涵盖了近三十年的时间。文章的核心思想是提倡阅读,传播进步观念。
(二十一)《别让大学上了你》本书通过对大学教育、精英教育的探讨,希望能给每一个身在大学或已为人父母的你带来一些启发。读之,感觉可以读之消遣,作者写的好,但对自己无用,读之只能回忆过去。
(二十二)《没有翅膀,所以努力奔跑》
(二十三)《跟穷人一起上路》作者很多
(二十四)《顾城哲思录》顾城著
(二十五)《那些回不去的少年时光》桐华著
(二十六)《一去二三里》李双喜
(二十七)《碎语文学》莫言
(二十八)《寻访陌生的中国人》
(二十九)《寻路青春》杨津
本书看后让人觉得是一个成熟稳重的男人对自己青春的回忆,让我们在他的记忆中,寻找自己的青春。
(三十)《梦在青春在》俞敏洪
书中讲了不少对教育的看法,喜欢教育行业的人,可以读之。蒲公君是一个热爱教育的人,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教育别人(小学生、初中生)成才。
(三十一)《把心安顿好》周国平著
作者是北大哲学系毕业的,作家、哲学研究者。
文章内容偏诗意,有哲学的韵味。可以读之放松心情。
(三十二)《运动忠告》
本书讲了运动方面的知识,类似的书市面上有很多。本书笔者觉得不错,可以学习一下里面的内容。
读者如果对哪本书感兴趣可以搜索资源,或者直接买来读之,满足精神需求。
晚安,读者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