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这么高效的周末了,各自学习,没有时不时“灭火”的任务,我得以写新网师作业。
早上儿子不起床,选择尊重,让他一直在自己的小窝里睡,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床了,对了,是我坐在了他身边一起聊一会,起床了。可现在不灵了,我和他一起看了好久的视频,我都不想看了,他还是不愿意站起来,我过来忙自己的事,转念一想还是要去,帮助彻底进行。就事论事,孩子也欣然同意,起身写作业,并让我帮他放好音乐。
其实帮助还可以再深入。也暴露了前一段出现的家庭问题,我热衷于自己的事情,没有尽到一个妈妈的职责。慢慢转变吧。
睡觉前打破打游戏的固有氛围,调动起内心那个优秀的自己。事情的经过:他像往常一样说用十分钟手机,而且可以等我用过之后再用,拿走的那种。我坦诚相对:“我现在可以停止使用手机让你先用,为了避免昨天你把手机拿走控住不住自己的情况。”他做出让步,打开的还是游戏页面——逃跑吧少年,“怎么又开始打游戏了?不是说就用十分钟吗?”我与他交流。“我说打游戏了吗?”他有些生气。“没说,确实没有说,是我联想的太多了,”我表示歉意。“你只是说来游戏界面看看你的朋友,就像我看微信朋友圈一样。”他不语,我看过去,真的没有进入打的页面。处理完,不到3分钟就把手机放下了。但是,要找一个小事,非要躺在我身边睡。
你看,孩子其实还是很尊重自己的,遵守自己的承诺,遵守自己的内心,相信自己的优秀。
找个小事的根源:家长之前没有帮助他形成怎样度过睡前这段时光的良好习惯,比如阅读、复盘等,希望自己还能抓住孩子青春期的尾巴亡羊补牢。
午饭后大家一起看电影,依偎在一起,随着影片情节跌宕起伏,看完各自事情,又是一个不相干的下午,可以“自由”到晚上六点,忍痛我没有完成的作业,起身给大家做饭,饭后又各自空间,早早的上床。
周日的早上,7点开饭,至此良性循环开启。
昨日进步点:做好身份内的职责,换取一份清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