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你可知道TA 伤得有多深
父母准备离异,父母已经离异,父母离异后再婚,你可知道对TA的伤害有多深?如何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离异家庭孩子面临的三方面挑战:
1. 解体。所依恋的家庭解体,孩子有被抛弃的感觉,有的无所适从,身无所寄,不知路在何方。
2. 挑战。继父母的到来挑战了原来的关系,孩子面对的家庭关系复杂,需要进行修复,更需要进行重建。继父母如和孩子建立关系尚可,如果不好建立,世间多了一个悲苦、流浪的灵魂。
3. 排斥或同情。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同情或排斥,孩子融入社会环境的力量受到影响。Ta总会觉得自己是另类,同情还好,或可以找到衔接点,在朋友、师友、亲戚中找到依恋关系;如是排斥,孩子会孤独、自闭、自卑。
离异家庭的孩子大多消极,行为混乱,在人际关系中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们感觉被最亲爱的人所抛弃,也担心被同伴抛弃,他们常常采取各种问题行为来应对自己面临的难题,这就使得他们的安全依恋关系丧失或者被破坏。
如何修复依恋关系,让孩子获得安全感,不同的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1. 父母离异,爱会依旧。父母双方的离异对孩子的伤害最少,他们尽管分道扬镳却都能让孩子感到爱的力量,这种情况对孩子的伤害最小。
2. 父母分离,自我孤立。完整的家庭不复存在,孩子无法面对既成的事实,觉得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形成了孤立、自闭、失去依靠,他们由此找不到生活和生命的意义,觉得一切都没有意思,学习也没意思,甚至用自暴自弃,用伤害自己的方式,用放弃自己前途甚至是生命的办法来表达对父母离婚的不满、恐惧和焦虑,这种情况下,老师的教育就很难凑效,需要老师多一些沟通和耐心,这种学生一般不会轻易打开心结,他们可能会回避老师,不与老师真诚相对,甚至故意犯错误、恶作剧的,老师对这类学生更要倾心相交,如若打开心门,放下自我保护的外壳,就会得到老师的帮助。
3. 父母重组,男女有别。我们可能都没有意识到重组家庭如果父母关系良好,对女孩和男孩的影响是不同的,男孩会从中获益,并且从继父那里学习新的的生活技能和社会活动技能,而女孩则觉得威胁了母女之间的亲密关系,会经常以增加自己的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来回应,这样就会给家庭和学校带来很多的烦恼。
不管哪种情况,基本都会对孩子造成影响的,如果能让孩子设法理解并接纳显示,孩子就具有了抵御外界偏见的能力,老师也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改善周围的环境,让离异的孩子得到同伴的理解和支持,体验到同伴和团队的温暖与关爱。
父母的离异对孩子是一场灾难,兵荒马乱之下,我们更应关注孩子们的心灵康健,他们在这场变革中理应得到呵护和更多的陪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