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已经有两个月了,对每个孩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孩子们对各科老师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频繁的有老师说,谁谁谁在课堂上怎么样了,谁谁谁不能再进到我的课堂了。每次听到这样的话都会感觉好心累,在我的课堂上还是能够继续讲课的啊,在其他课堂上不听讲是不是不够“怕”老师啊,没有镇住学生,但是有些老师教那么多班,哪里有心思管那么多,究其根本,还是得从孩子们自身的习惯入手。况且,简单的说教已经不能说到孩子们的心里了,内心不接受,那么肯定不会按照老师说的去做的。关于课堂常规,关于纪律,关于习惯,想了很多。没有良好的课堂纪律,就没有良好的课堂。
自我感觉,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还是比较守纪律的,整体还是不错的,但是在其他老师的课堂上呢,确实有其他老师的问题,但是也提醒了我,不能仅仅只是让孩子敬畏一个老师,更要他们能够自觉地养成习惯。习惯的培养是要贯穿始终的,前几个月如果习惯养不好,那么以后的问题会更加严重。在以后的课堂上更要注重课堂常规的训练。必须先从一个点开始训练,让孩子们自觉养成习惯。现在要从队列的训练开始,只要有问题,必须时刻警惕,让孩子们树立规则意识。从内心里知道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所有的行为都熟由内而外的。可是现在每次的说教都收效甚微,怎么办呢?
七八岁的孩子们特别喜欢听故事,偶然看到一个故事《玫瑰花精》,趁着课间讲给了孩子们听,全班同学都听得特别认真,当听到男子被杀害的时候,他们面露愁容,当听到狠毒的哥哥受到了应有惩罚之后,可爱的小脸蛋上愁容终于慢慢舒展。孩子们听得那么专注,那么认真,就连平时特别调皮的孩子们也仰着小脸认真地听着。故事讲完之后开始让孩子们自己讲一讲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每个孩子都跃跃欲试,看来听了这个故事之后都颇有感触 。最后孩子们总结出一个道理,不能做坏事,否则终究会受到惩罚的。在讲这个故事之前,班上发生了好几次欺负其他同学的事儿,虽然也得到了处理,但这样的事情一旦出现,就会造成特别恶劣的影响。讲完这个故事之后,那几个孩子明显收敛了很多,在他的潜意识里,欺负别人终究会受到严重的惩罚。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感觉这样的方式明显比说教好多了。讲故事的方式更能进入孩子们的内心。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听故事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是旁观者,听故事的时候能够清晰地思考,经过思考,过了大脑,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当他们从内心接受的时候,那么他的行为就会满满发生改变。这不就是我现在想要的状态吗?每个人都厌恶有人高高在上的告知和训话,我们讨厌大道理,它们看起来一点都不可爱,毫无吸引力。虽然道理听起来颇富有逻辑,却无比抽象,你说的再头头是道,孩子们却在想“这到底与我何干?”然而,故事看似平凡,却能在瞬间创造连接,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寻属于自己的意义,不同的人听同一个的故事似乎会品出不同的滋味,可是他们却同样深深认同和若有所思。有了这个故事的启发之后,我开始留意孩子们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开始去搜集相关的故事,给孩子们讲让他们自己去悟这些道理。
把那些听起来空洞无味、毫不动人的大道理嵌入在真实生动的故事里。可以照着绘本读故事,更能根据孩子的情况编写出鲜活的符合情境的故事。孩子一听到故事马上就安静下来,小眼睛紧紧盯着我,好动的身体也安稳下来;他们在故事中好奇的聆听,无意识的探索,似懂非懂的跟随着,却渐渐明白了很多大道理。故事中有善有恶、有贫有富、有勤劳有安逸、有哭有笑,有愚钝有聪敏,孩子们在听或讲的过程中产生想象,并在内心里早就明确了自己喜欢的那个角色。例如孩子们听了孔融让梨的故事,他们一致说喜欢孔融,因为他懂得谦让;当讲到三只小猪的故事,他们说喜欢老三,因为他不怕辛苦;当他们讲到小红帽的故事,他们喜欢小红帽,因为她勇敢聪明。在一听一讲中孩子们隐形地将那些善良、正确的信息印刻在脑海中了,只需要我们成人给点肯定,就能够启发孩子们改掉缺点,进行自我教育,遇事形成正确的是非判断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