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第六章(中)

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第六章(中)

作者: 和芷雪 | 来源:发表于2023-09-08 00:19 被阅读0次

            可变化的因素有许多,以下是识别有意义的变化的关键问题:谁讲话?谁对谁讲话?谁在什么时间讲话?谁用什么样的语言讲话?谁 根据什么说话? 谁的视角?

            在这部分,我从叙述者、叙述接受者、聚焦等要素来谈。

            叙述者,作为故事的讲述者,可以站在故事之外,也可是故事中一个角色。第一人称,叙述者说“我”,可是主要角色,可是小角色,可以是旁观者。

            在鲁迅《阿Q正传》中序中叙述者“我”并不是他所讲述的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伊豆的歌女》中的叙述者“我”与那位少女的交往,是作为作品中的人物。“第三人称”,没有“我”,叙述者不充当故事中角色,所有角色都用第三人称。

            叙述接受者,也就是信息的发送对象。叙述者对听众讲话,听众有时是隐含的、有时是构想的。不论叙述接受者是否有明确的身份,叙述总是通过假定和说明,暗中建构出一群听众。

            “谁用什么样的语言讲话?”中作者提到了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小说从根本上说是复调的,或者是有对话性制的,其核心在于它呈现了不同的声音或话语,表现了不同想法和双点的冲突。“谁根据什么讲话?”中讲述一个故事就是要声明听众可以接受的某种根据。自觉叙述强调是叙述的根据问题。

            谁的视角?也就是聚焦。“谁说”的问题与“谁看”的问题是独立存在的两个问题。热奈特 采用较为抽象的“聚焦”这一术语,聚焦显示出由一个或多个特定的聚焦眼光的秉持者,即聚焦主体观看、感知的方向与范围。

            聚焦人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叙述者,也就出现了不同的叙述与聚焦状况。热奈特的划分以“视点”为出发点,分为零聚焦叙事(叙述者>人物);内聚焦叙事(叙述者=人物);外聚焦叙事(叙述者<人物)聚焦的核心在于视点的限制。

            这里存在各种不同的变化因素:时间的因素、距离的因素、知识的局限。

            因为时间的原因,就阐述时间因素这一点。叙述可以在事件当时聚焦,也可以是在事件发生后不久,也可以是事件过后很久。《社戏》的聚焦者即成年的人物叙述者对他跨越数十年的对看戏的两度回顾。

            在此后所看的这场戏,分别显现出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之间的差别,带有聚焦者少年时的感知色彩。

            看到了作为聚焦者的成年叙述者向作为聚焦者的儿童叙述的自然转换。

            不同的聚焦叙事方式并不是孤立、相互隔绝、一成不变的。一种聚焦叙事方式在某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其他的聚焦方式在或多或少地运用着。

            叙述和聚焦的不同变化形式对于决定小说的整体效果起了很大作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第六章(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ir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