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的八角街是一个很奇怪的称谓,因为我找不到它的八只角。事实上,这条雪域老街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幅独特的景象。
“在这里,大昭寺庄严的包铜大红门与街面上店铺的棕色小木门同时打开,虔诚的六字真言与唾沫飞溅的讨价还价声错杂混合,松柏艾草的圣火佛烟与法国、印度、英国的香水、香料、香烟肆意弥漫在一起,美元、港币、英磅与人民币、大洋紧捏在一起,古老质朴的西藏民歌,与疯狂放荡的迪斯科同时高放。
在这里,虔诚与钱财,佛国与尘世,精神与现实,喧哗与宁静,时髦与古拙同时共存。”
——央珍《拉萨有条八廓街》
这就是八廓街,也叫八角街。
一、八角街没有八只角
旅馆老板对我说:“八角街有八只角,是整个拉萨市最繁华的街区。”
旁边一个常住的中年客人插话:“你知不知道中国三大“偷情地”是哪里?”
“不知道。”
“就是丽江老街、桂林西街和拉萨八角街”
好吧,我不在乎它是什么“偷情地”,我好奇的是,它是如何神奇地融合了神圣庄严和锱铢必较?
它有什么过往?
它究竟有几只角?
走到熙熙攘攘的八廓街口,一眼就看到路旁端端正正地立着一幅游览图,四四正正的街道。我数来数去只找到四只角,三圆一方,像一只蒸熟的大馒头。旁边走过一位橙色衣服的环卫大姐,我问她:“大姐,请问这是八角街吗?”她点点头。
“但没有八只角啊?”我指指游览图。
她摇摇头:“不知道,我们都叫八廓街。”八廓,在藏语里是“中环”的意思。
环绕一个圣地转圈,是藏族信徒的祈福仪式,即“转经”。
环绕大昭寺里的释迦牟尼佛殿(觉康)转圈称为“囊廓”,即“内转经道”;环绕大昭寺外墙称为“八廓”,即“中转经道”,因此从大昭寺外墙辐射出的一片街道便统称“八廓街”;然后,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都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林廓”,即“外转经道”。虔诚的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一条路线转经祈福。
但是,既然八廓街没有八只角,为什么又叫“八角街”呢?
我想是可能因为在拉萨工作的四川人很多,而四川话里的“廓”和“角”都发“guo”,“八角街”听起来更顺耳吧,于是便广传开去了。
二、三种八廓街
雪域上的阳光之城确实有着迷人的魅力,于是我到了好几次,曾停留了一个月,住在布达拉宫旁的雪新村里。
每天早晨,许多先生女士爷爷奶奶便披着晨光,开始了环绕布达拉宫的转经,一圈又一圈……布达拉宫的背面的宗角禄康公园有着一个小湖,周围绿树成荫,氧气充足,自然的能量肉眼可见。所以在拉萨的那个月的每个早晨,我都会跟着人们转上几圈,给自己输入充足的阳光和氧气,然后坐上2路公交车去西藏图书馆读书。读累了便夹起书包去逛八廓街。
(如果从布达拉宫步行到八廓街,只需要二十五分钟,不到两公里。)
一条宽阔的街道环绕着大昭寺,这是八廓街的主街——“中转经道”,路面铺着坚硬的石板。两旁多是二层白色小楼,鳞次栉比,也是石砌的。越过小楼的屋顶,可以看到远处山丘的白色山脊,那是未融的冬雪。
拉萨的碉楼大多两层,厚重的石墙刷上白漆后变得轻快了,屋檐用红色木条收边,石砌的窗框和门框上下左右涂成黑色。小楼的白、红、黑三种色调据说分别代表着“宁息”、“怀敬”和“诛邪”。小楼的入口通常很低,传闻可以阻挡僵尸的骚扰,因为它们跳着前进,无法进入低矮的门洞。
虽然八廓街上绿树很少,而且初春峭寒,但我并不觉得荒寂。一道道充沛的阳光尽情地洒在墙上、石阶上、身上,温暖而光明。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寒喧声、店铺的音乐和叫卖声此起彼落,演绎着一幅生机勃勃的气象。
我坐在路旁的石阶上仔细打量过往的路人,一会儿便有了一些发现:那些穿着式样简洁的藏服,手摇一个精致的黄铜转经筒,悠闲地漫步的必然是当地人;至于长袍上缀着很多小饰物,男士用红色丝线绑着发辫,女士头上缀着五颜六色的“巴珠”,腰挂火镰的,应该是外地来进香的藏族人;而穿着冲锋衣,背着包,甚至举着两把太阳伞的,必定是游客。
于是,便有了对八廓街的三种看法:景点、转经道和市场。
景点
穿着冲锋衣的游客说:“八角街是一条旅游商业街,有许多特色小店,小玩意琳琅满目,还可以拍一套漂亮的藏服照。东南角的那栋黄色房子,传说当年玛吉阿米和仓央嘉措正是在那里幽会……”
转经道
在虔诚的信徒眼里,八廓街是一条神圣的转经道。“我每天都围着‘祖拉康’(大昭寺)转十圈。”老奶奶便摇着精致的转经筒说。
“康区的人,安多的马,卫藏的佛菩萨”。每到雪顿节,八廓街就会上演一幅激动人心的盛况:街上的行人不但摩肩接踵,而且都在往一个方向行走。如果有个不识相的人想要逆着穿过人墙,人们非但不会让开,还会鄙夷地看着,有人会严肃地批评这个莽汉:“今天是什么日子?神圣的规矩也要忤逆吗?”
......
转经的不仅仅有生人,也有逝者。
在拉萨,一位逝者临送天葬台前,当天凌晨就要按星相师算定的时间转八廓街,并且在大昭寺门前停驻片刻。
......清冷的月光照在八廓街上,街道两旁店铺的门扇和楼上的窗户紧闭成一排排黑块,无数只野狗静静地躺在墙角阴影下,远处一二座大香炉显得凝重而神圣。殡车在前面无声而神秘的移动,我们手拿着点燃的香柱,口里念诵着六字真言,随车缓缓而行。
——央珍《拉萨有条八廓街》
市场
在大昭寺旁边有一间小铺子专卖铜制的手持转经筒,小小的门面里密密麻麻地插着了各种转经筒,小的象拨浪鼓一样精致,这是通常版本;特长的象旗杆一样,只得扛在肩上,我想这是特意为粗豪的汉子打造的。
主街是旅游纪念品商店的世界,如果稍微往外走一点,就可以看到还有许多批发商店,它们大概是被越来越火的旅游纪念品店“挤”出去的。在小昭寺旁边的一个堆叠着各式藏袍的服饰店里,一位身穿牧区服饰的女士正在挑选衣服,她说:“八廓街是一个批发市场,这里什么都有。”
以前,高原到内地的交通不太发达,八廓街不仅仅是藏区各地朝圣者的转经道,也是他们采购各式商品的市场,有零售的,也有批发的。
四面八方的人们千里迢迢来到拉萨,在神佛面前祈祷、焚香完毕,再返回朱门外的红尘万丈,边转经边浏览五光十色的商品。一轮砍价后,便毫不吝啬地将辛苦劳作换来的白花花银子,换成了一家所需的袍子、铜缸、茶叶、风马旗......
这是一个环绕大昭寺的“庙会”。
三、“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
旅行且读书,是我的习惯......
西藏图书馆在一个洒满阳光的大院子里,阅览室很阔落,一边书架区,一边自习区,自习的多是年轻学生。在高原上读书非常费脑,不容易记住,最好的办法是找个阳光灿烂、空气清新的地方,边晒太阳边读书。图书馆门口宽大的石头台阶就是一个很好的去处。
据说藏族有句俗语:“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在图书馆看了十几天书,我发现这是真的,原来吐蕃的都城一开始并不在拉萨。
吐蕃部落一直繁衍生息在山南的雅砻河谷,都城也设立在雅砻河畔的琼结。直到公元七世纪时向雅砻河上游扩张,才迁都至此。因此这里最早的名称也不叫“拉萨”,而叫“吉雪卧塘”。
从“吉雪卧塘”到“惹萨”
“吉雪卧塘”的名称,来自其地处“吉曲”(拉萨河)的下游。这里的水路交通便利,可通过吉曲进入雅砻江,到达吐蕃部落的大本营琼结。且地处牧区和农区的交界,实为兵家必争的咽喉要地,原被畜牧文化的苏毗部落占据。松赞干布成为吐蕃部落首领后,向雅砻河上游扩张,攻破了苏毗部落的儒那堡寨,占据此地。
由于地处丘陵地带,吉雪卧塘遍布沼泽、湖泊和小山丘,平地极少。吐蕃部落驱使当地的山羊从周围山地驼土,填平了沼泽和湖泊。随着一大片平地的出现,人们给吉雪卧塘取了个新的名字——惹萨,即“山羊填土之地”。
奇怪的是,在填出这么一块宽阔平整的土地后,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并没有大兴土木,修建一个金碧辉煌、酒池肉林的宫殿,舒舒服服地躺在里面发号施令,而是“以毡帐面居,无有城廓屋舍”......
我估计当时在这里建起的,是一个马匹市场。因为据史料记载,吐蕃部落征服了“象雄十八国”,然而从地图上看,拉萨距离古象雄所在的阿里地区有一千五百公里之遥!那么,他们是如何跨越这道令人绝望的路途呢?只能是骑兵。
然而,吐蕃却是个农耕部落......
因此有理由相信,在占领了农牧交界的惹萨后,吐蕃部落必然会建立一个马匹市场,以其优良的山南青稞,换取西北游牧部落的骏马。随着一支强大的骑兵逐渐形成,松赞干布东征西讨,威震雪域。
文成公主和大昭寺
唐贞观十四年(640年),藏王松赞干布委托大相禄东赞,携金五千两、宝物数百件,远赴长安向唐太宗请婚。次年,太宗许之,命礼部尚书道宗送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布在拉萨西侧的玛布日山(红山)上营建王宫,以迎娶文成公主。据说宫殿极尽恢弘,有大小房间一千间(布达拉宫即在其遗址重建)。
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了大批佛教、医学、工艺方面的典籍,其中有历算卜筮300卷,佛经360部,释迦牟尼12岁身量佛像一尊……随行六百侍者,人才济济。(不知道是否与“文成”有关)
松赞干布的一位尼泊尔妃子赤尊公主,听说文成公主麾下奇人异士众多,便托禄东赞请文成公主相助。原来赤尊公主曾在内卧塘一带修建神庙,不知何故总是失败(估计被破坏),于是请文成公主为之堪算。
文成精于星算风水之术,审观藏土地形,乃女岩魔仰卧之状。心知若能迎觉阿佛像供龙宫顶,则可镇压之。遂即就其处,暂置佛像,四方竖立四柱……供养释迦佛。
不久,在松赞干布的亲自主持下,于惹萨东面,即岩魔女的心脉龙宫上,建成了两座供奉释迦牟尼佛像的拉康(神庙)。
文成公主所建为“甲达然木齐祖拉康”,意“汉虎神变庙”,即小昭寺,供奉从中原请来的释迦摩尼12岁等身像;赤尊公主所建为“惹萨噶喜墀囊祖拉康”,意“山羊驼土神变庙”,即大昭寺,供奉赤尊公主从尼泊尔请来的释迦摩尼八岁等身像。
(现在大昭寺所供奉的,是文成公主从中原请来的释迦摩尼12岁等身像。)
“庙会”时期
虽然松赞干布在红山筑建了雄伟的宫殿,但此时这里还不能算一座“城”——《说文解字》曰:“城,以盛民也。”而这里除了山上的宫殿和大小昭寺外,大地一片空荡。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
由于地处农牧交界,又耸立着两座恢弘的神庙,提供了人类两种重要需求——交易和祈神。人们便从雪域的四方汇聚而来,形成了熙熙攘攘的“庙会”。随后,由庙会逐渐发展为“城镇”——拉萨城(我估计山南的桑耶镇、日喀则的萨迦县也是源自闻名遐迩的桑耶寺、萨迦寺的庙会)。
可以肯定的是,最初时王公大臣们从红山俯视东面的繁华市场,看到的绝对不是鳞次栉比的楼房,而是一大片杂乱不堪的木棚——成千上万头马匹和牛羊乱哄哄地挤在一起,黄褐色的泥地上粪便和饲草乱滚,空中蝇虫横飞;精明而彪悍的商人在熏人的气味和牛马的嘶鸣中大声开价、杀价,挥舞手臂,唾沫横飞。马匹市场的外围是一顶顶黑色或白色的毡房,它们围成一圈,偶尔露出几间木头房子。
到这里定居的人会越来越多,因为吉曲两岸都是广阔的肥沃土地,非常适宜种植青稞,必定会被农业开发。农人们需要铁犁、铁锅、铜缸......于是手工业者也来了,他们在神庙附近建房,开工坊……随着市场越来越大,买卖的东西也越来越多,瑜石、朱砂,麝香,托牛、骏马、蜀马......,更远的客商也来了,中原、天竺、吐谷浑、波斯、克什米尔……,据史料记载,大小昭寺之间的丝绸市场便是克什米尔商人所设。
大昭寺周围起初仅有四座固定建筑,供松赞干布与嫔妃在此监督神庙的修建。随着远道而来的客商和朝圣者越来越多,有聪明的生意人陆续修建了18座碉楼,为他们提供住宿,形成了八廓街的雏形。
拉萨城
“城,以盛民也。”
随着各行业人们纷至沓来,一栋栋石砌碉楼围绕大昭寺不断生长出来,犹如海螺的纹路,连檐叠栋。随着商贾云集、四方辐辏,锦秀珠贝满于市肆,驼马驴骡充于街巷。便在雪域高原上,孕育出一个流光溢彩的城市。
因吐蕃部落的首领不称作“王”,而称作“赞普”——苯教神话中天空战神的首领。由于人们将神灵统称为“拉”,于是这座阳光之城便被称作——“拉萨”,即“神之地”。
参考资料:
1、《西藏通史》.陈庆英,高淑芬.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2、《雪域西藏风情录》.廖东凡.西藏人民出版社.1998
3、《西藏风俗亲历记》.张中.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
4、《藏族传统文化辞典》.谢启晃,李双剑,丹珠昂奔.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