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速度,下午五点,物业就转发社区通知解封了。倒是开始挂红暴,给学生放假两天了。
每次都试图分析自己性格的成因,却总是只能想到一部分,这次也是如此。
好多年前,我们去孩子的表哥家玩,小表哥那时候很小,看到有人错穿了他妈妈的拖鞋就开始嚎啕大哭,从那时候开始我知道了孩子有个敏感期,在不同发育阶段会对不同的现象敏感。
现在我理解的是大脑发育的原因,发育到一定程度,孩子才会注意那方面的东西。如果父母忽视了孩子对于敏感期的要求,这个坎儿就一直停留在孩子潜意识中无法渡过。
那么,当年的我是不是就是这样?因为小时候父亲对我们孩子是非常严格的,有时候他在家里,我大气都不敢出。他不会懂也不会重视孩子的哭闹原因吧?现在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哭闹一样是不理解,只是觉得孩子不省心。
那么,我的潜意识中就一直停留在那里了吧?直到我的孩子叛逆,才给了我思考的机会,去暴露自己的潜意识。
我的娃是很有自主意识的,他对于自己想要的会极力争取。但是我不会,从小我都是随便,父母怎么安排都行,包括上大学,所以记忆力不好的我上了号称理科中的文科的医科。理由是他们认为好,而我什么都无所谓,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合适上。到了大学才知道并不合适,因为别人可以轻松背下来的东西,我要花几倍力气去记忆,即使我一样的努力,成绩比高中就一般很多了。
或许是负面的东西记忆深刻,父亲的严厉严格和打骂、母亲让我不要骄傲,这些记得最清晰。所以,我虽然运动能力很好,但并不善于表现自己。现在想来,那时候高中大学踢球的时候,虽然我没有经常训练,但对方盯防的主要都是我。为什么那时候没有感觉到呢?前段时间在朋友圈发感慨,高中同学评论我就是他们当年眼里的别人家孩子,我怎么也是没有感觉呢?
我没有棱角!从小就被磨平了,直到中年才发现。我应该就是说的那种一辈子在治愈童年的人。不过,好在的是父亲从小就支持我读书,每次出差回来都是给我买很多书。所以,我可以自愈。
从这里,再去分析昨天自己的小事问题。为什么现在可以不因为小事而生气了?或许就是因为自己可以做决定了,小事就不再去计较了。以前自己只能在小事上计较,才有自己的价值。我的过去是抑郁向内的性格,但本我并不是。现在才释放的本我是向外的、阳光的。
昨天看武志红说了一句:真正自信的人来自于无条件的爱。如果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被父母接纳,不论做的好不好都被父母无条件爱,他的自信才是发自内心的。而一般人理解的自信是有条件的,是因为自己学习成绩好、赚的钱多、看的书多、写的字好、长得漂亮……但是,这些外在条件如果失去,他自信的源头就消失了。所以,很多人会因为退休、残疾、生病、成绩下降、收入减少而自卑甚至自残自杀。因为那是有条件的自信,内心是自卑。
最近有个词:普信男、普信女,是个贬义词,但是现在我认为普通而且自信的人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词。因为自信说明心理健康,普通只是从别人的角度判断他是个普通人。每个人的能力有高低,但内心的健康没有高低。能力高的人当然可以做自信的天才,能力普通的人一样可以做个自信的普通人!2022051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