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怀笔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能达到这种程度的人,少之又少。又或者多如繁星,可惜我都不认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染上了阅读的“毛病”,周围的朋友都视我为怪物,毕竟我只是一个初中都没能毕业的半文盲。甚至能爬上这条路,连我自己都有一些意外。
我读过第一本书,算是一本比较小众的心灵鸡汤吧!说实话,坚持看完第一本“课外书”,我脑袋里是没有留下任何段落或句子的。要不是那本黄色封面的书籍,依旧安静的躺在桌面上,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梦。
也不知是哪来的勇气,后来,我居然一次性买了四本书。为了加深记忆,我都会把一些精髓发在微博上,偶尔回过头翻阅一下。
慢慢的,我爱上了阅读。每天都会习惯性靠在床头或者窗台上,佯装成一个“文人”,仔细而又粗略的翻阅一页又一页。
不止一个人问过我“读书有什么用?”每每被质问,我都无从作答。你不懂阅读的美妙,我不懂阅读最直观的好处。所以,我只能假装很懂。
读过几本书,我萌发了一个看似很荒诞的念头——写作!
因此,也就有了后来“强行”加入简书这个大家庭。
每天,简书都会推送一些好文章。说实话,吸引我的占不到一半。每一篇我读完的文章,我都会有兴趣去读第二遍,我想同一篇文章,每读一遍可能会得到另一种感悟。大概这就叫做“举一反三”。
可当我想要回过头,去阅读一篇读过的文章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很可怕的问题!正如截图,阅读三千三百字,居然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四十三的简友!
这个数据很可怕,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简友一天达不到三千字的阅读!或许这一半的简友昨天阅读了两万字,今天正在消化昨天的熏陶。也可能简友一天读完了一本“课外书”。
尽管这个数据展现的比较片面,但我依旧感觉很可怕,如果没有一定的吸收,又何来一定的质量输出?
鄙人不才,四五个月之前,报名了无戒老师的训练营。坚持每天写作,一开始我感觉很简单,但后来我放弃了。因为我发现,或许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吸收,而不是输出。
我想对于大部分,想要尝试写作的朋友,更主要的都是吸收。甚至一些才名远播的大作家,都会每天坚持阅读。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阅读?
文学大抵是这个是世界上最经受不起“穷追猛打”的艺术。最为稳妥的当是滴水穿石,似乎阅读、写作,伴随的从来都是孤独。或许这就是文学对学子们的考验。
当你捧起一本书,或许十几万字中最后只留下十几字,说不定下一篇文章的金句恰好人它!文学里也有很多巧合,但巧合也需要长时间的碰撞。
耐得住孤寂的阅读,抵得住写作的寂寥。
你,准备好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