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

作者: 鹤舞春风 | 来源:发表于2021-03-27 23:45 被阅读0次

世间无关大义的恩怨其实都是因为格局不够。

先讲个故事。

清朝年间,安徽桐城县发生了一件邻居因为墙基地界打官司的事。这事之所以比较轰动,是因为当事人双方身份悬殊,一家是当朝宰相张英,一家却是个名不见经传的穷秀才。起因是张英家要盖房子,邻居叶秀才提出让张英家留出一条路方便出入,但是张家人说,地契上写明的是直到叶家墙边,都是张家地界。如果要留路,也是双方协商各退几尺。叶秀才不同意拆自己的墙,协商未果,张家就按照地界开始砌墙,叶秀才也是个不怕事儿的主儿,竟然直接去县衙把张家告了。这件事儿叶秀才其实也不占理,很多人都劝他,可是叶秀才比较倔,就要把官司打下去。张家人就给京城的张英写了一封信禀告此事。张英接到信,看了一眼,就写了回信,回信只有四句诗: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看了这首诗,马上明白了,就到叶家,告诉秀才明天拆墙,后退三尺让出路来,叶秀才不相信,以为张家人耍笑他,张家人拿出来那封信,叶秀才看了这首诗,十分感动,连连说道:宰相肚里能撑船,好肚量啊!


第二天早上,叶秀才和张家各自拆墙,后退了三尺。于是两家之间形成了一条宽约六尺的巷子,当地人称之为“六尺巷”。如今还是当地的历史名胜,一直被保存了下来。

虽说是冤家路窄,狭路相逢,还是要相信冤家宜解不宜结,化敌为友,化干戈为玉帛,大家心里都痛快。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仇人多堵墙。尤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多堵墙多么难受。

凡事往长处看,格局要大一些,不要因小失大,为了蝇头小利而贻笑大方。

相关文章

  • 演播日常练习0501

    一、绕口令练习 七巷一个漆匠,西巷一个锡匠。 七巷漆匠用了西巷锡匠的锡,西巷锡匠拿了七巷漆匠的漆,七巷漆匠气西巷锡...

  • 巷头巷尾

    巷头巷尾 妖舞酒 一 巷口住着老陈头,老陈头原来是教书的,文绉绉的,退休后,老陈头便赋闲在家了。有一双儿女,都在外...

  • 有它的记忆 它留恋着这秋风萧瑟的地方 它迷失在这晚霞尽生的地方 它也曾哭泣着挽留 不忍她的离去 可她终还是伴着盛夏...

  • 巷 ——恋月 脚下踩的潮红起的回忆 简笔书写这里偶遇你 红砖和阳光而已 ...

  • 她和她的朋友们一起合租在一条小巷里面,小巷幽深黑暗,似乎阳光将这个地方遗忘的一干二净,屋子里总是有一股霉味。她想...

  • 雪花,随着朗朗读书声,悄然地走来。当我们发现它时,它已经顽皮地把外面的世界打扮成白色。 那条通往我姥姥家的...

  • 今日孤身在十年前就读的初中观光了一圈, 回忆像瀑布一样一泻千里, 幼稚的、可笑的、可爱的、值得...

  • 鸭川町的一隅, 那条铺满青苔的窄巷。 东本愿寺的烟火轻缭, 富士山腰的粉樱飘散一地。 你可知,它的名字? 这里没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尺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mu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