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我依然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写什么,脑子里一团乱麻,全是宝宝的哭声。
宝宝这几天特别闹,晚上总是从7.30左右一直闹到9点左右才真的睡着。不抱放在床上,他总会慢慢爬向我;抱起来又一直推我,不让我抱,嘴里哼哼;给老公抱则哭得撕心裂肺,转来转去看向我在的方向,向我伸手。很矛盾,很棘手的状态,我也不知道他到底要什么,要干嘛。
他刚刚睡着,世界又安静了。

我是个易怒的人,常常忍不住会生气。抱着宝宝时,我会使劲咬牙不说话,内心尝试深呼吸。还好,基本都不会发作出来,只是把自己气得够呛。
妈妈说我以前也是个性格很犟的宝宝,倒是不哭,但不开心就会打人,也和我自己孩子的状态差不多。
我记得有一次妈看我生气,想发怒了,对我说“自己的孩子,不能生气,要疼爱噢,不要像我”。我记忆中,妈妈也冲我们发过怒,因为我表现不好发过脾气。
父母处理孩子问题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处理事情的态度。可能我现在易怒和我妈有关呢!(希望亲爱的妈妈看到不要生气。)父母喜欢用情绪去解决问题,孩子也多半会不讲理地哭闹;父母冷静的找问题根源然后对症下药,孩子多半会讲理。这个道理我很早就懂,但就是做不好。

人的大脑中,杏仁核负责生气,前额叶皮层分散杏仁核注意力,让它没那么生气。我的杏仁核和前额叶皮层都太活跃,容易生气,也冷静得快,然后就开始内疚、自责。
我生气,一方面因为焦虑。
从出生到现在,宝宝睡眠一直是个大问题。没出月子时更难控制,通常我是一夜一夜熬。他每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就会醒一次,哄好他,抱一会儿,放下,没几分钟又醒了,我甚至来不及去上厕所。
第一次做妈妈,我害怕因为我的粗心大意给他造成不好的影响。可能黄疸那次的疏忽我要记一辈子,惭愧一辈子了。
书里说,睡眠对于小孩子比较重要,因为熟睡状态中身体会分泌能促进生长的物质。而且手机总会给我推送各种骇人听闻的消息,例如哪个宝宝没好好睡觉怎么了,或哪个家长忽视宝宝成长细节,犯下了大错,以及多大的宝宝该睡多久,否则会影响智力等等。
他的睡眠时间从未达标。去打疫苗医生也让注意睡眠、饮食,因为体重不够。
于是,我就形成了算时间的习惯,不够就会强行让他睡,他就会大哭大闹,我就会更担心。如此,恶性循环。
其实只要孩子健康,各方面发育正常,就不必过于担心。本来现在就是个体差异极大的时代。高矮胖瘦各不相同,谁能说怎样最好呢?

另一方面,错误预估也让我生气。
我后来发现,每次我晚上比白天容易生气,因为晚上是我自己的学习时间。我有预期的,多久看书,多久写作。而白天,我就是打算陪他的,所以多闹我也觉得应该,能平静处理,甚至开玩笑。
就像刚刚,他又哭闹了,我放下手机,花了十几分钟哄好又睡了。回来看看时间,十点已过,我还没写完,写完还要排版、纠错、插图、加粗字体等,顿时怒气就上脑门,感觉自己头顶在冒烟了。
我赶紧拿起手机开始写,写着写着又淡定了,因为我发现再再几分钟我就能搞定了,时间够,不用紧张。现在看他睡着,又觉得他揪着嘴像要发脾气的样子很可爱了,也后悔自己刚刚发怒。
说到底,还是不成熟。
不喜欢自己的时间被占用,自己的计划被破坏,不喜欢摸不着头脑没规律的事,还是以自己的喜好来评判周围的事,决定自己的心情。成熟的人应该是做该做的事而不是喜欢的事吧。
写出来了,发现焦虑没必要,预估也没必要,所以气成那样也没必要。写作引发思考,有助于理清思路的作用又一次被实践证实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