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常规:第44天
起床:7:00
天气:晴
心情:记录:
早晨闺女起床后就喊肚子疼,咳了几下就吐了。清理完,接着给闺女充了暖水袋捂肚子,不一会儿,她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我起床给闺女蒸了鸡蛋,待会她醒了肯定会很饿,再喝点小米粥,应该会舒服些吧。
闺女一觉醒来,说肚子不疼了,但还是咳嗽,正好接到医院住院部的回访电话,说明情况后,医生让带孩子去住院部复诊。
去医院复诊后,医生又给开了消炎药,叮嘱按时吃药,如果情况不见好转,就要考虑再做雾化了。
离开医院后,我们仨一起去餐馆吃了饭。闺女还是要了她最喜欢的酱肉包和黑米饼,虽然吃肉会生痰,不如吃点清淡的蔬菜,可是孩子执意要吃,我便从了她。
吃完饭,闺女想去附近的公园玩一会,再回家。看天气很好,我们就一起去了。公园的小池塘结满了厚厚的冰,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在冰面上玩儿,闺女迫不及待的跑进去玩了起来。池塘里水位很低,冰面又很厚,所以,根本不会有危险,是小孩子们过把滑冰瘾的好地方!冰面上残留着前一天孩子们玩耍时抛过的冰块,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更加晶莹剔透,分外好看。(不过,这只是个例外,希望孩子们以后不要看到结冰的池塘就跑进去滑冰,危险)
玩起来,反倒不咳嗽了还是考虑到闺女咳嗽的情况,没让她玩到尽兴而归,早早的叫她一起回了家。回家后我又开始莫名的焦虑,烦躁起来。我坐到书桌前想安静一会儿,闺女紧接着凑过来问我能不能把手机给她,玩会游戏。被我拒绝后,闺女去找爸爸看起了电视。
把心里想的,转化成文字写出来,真的可以让我的心情变的平静,虽然,只是像记流水账。
过了会,孩子看完电视后,吃了药。接着我劝孩子睡午觉,没想到她又打起了用我手机玩小游戏的主意。我刚放下的手机,就被她抢了过去,接着从微信小程序里玩起了水果切切乐,还一个劲喊:妈妈!你看啊!我给你来个“一刀切”!
只是没想到,她喊完,接着就对着手机狂吐不止,我被搞了个措手不及,只能眼睁睁看着她吐……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愤怒,而不是“心疼孩子”肠胃问题,我想努力克制自己的脾气,但还是没忍住叨叨着埋怨闺女,要吐也不提前说一声,或者跑去厕所吐也行啊……闺女辩解着说,我也是突然想吐的,接着就吐了,来不及说了!是啊!这是事实,何况她还是个孩子,“来不及”是正常的!
那个当下,我只能看到被吐脏的床单,根本无法顾及孩子的感受。我气呼呼的冲洗了床单,并放进了洗衣机。把孩子叫回到了床上,又是一顿数落:“以后别再吃那么多饭了,你看今天中午吃的,全都吐出来了。每次你都吃太多,肯定是撑坏肠胃了……”
没等我发泄完内心的“愤怒”,孩子就秒睡了。我只好闭了嘴,起身走到书桌前,开始写起“忏悔录”。
今天读李克富老师的文章《心理健康就是离开母亲的距离》时,以下这段话,让我感触很深:
母亲是个什么“人”比母亲“做”了、“说”了什么更重要,比如母亲是个情绪稳定的人,孩子才可能发展出稳定的情绪;而如果母亲本人就“狗一阵儿猫一阵儿”,孩子也自然会模仿。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就品行而言的,可一个人情绪的稳定程度,更像自己的母亲,应该说“有其母必有其子”更为准确。
……
把孩子带在身边很重要,因为爱首先是陪伴;而影响孩子更大的是母亲的人格(气质和性格)类型;切记,最最重要的,是和孩子心理层面的交流。
我是一切的根源,静下来,有错就改过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