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勇气》-05
第四章 付出,然后才有收获
学:
1.一切快乐也都是人际关系的快乐
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时必须面对的课题称为“人生课题”,包括: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
阿德勒所说的“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这句话背后也隐含着“一切快乐也都是人际关系的快乐”这一幸福定义。
2.是“信任”,还是“信赖”?
“信任”就是有条件地相信对方。“信赖”就是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
只有信赖自己才能信赖他人。
工作和交友就是“是信任还是信赖?”的区别。工作关系是“信任”关系,而交友关系则是“信赖”关系。
3.职业不分贵贱
决定人价值的不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而是“以什么样的态度致力”于自己的工作。
醉心于正义的人无法认同异于自己的价值观,最终往往会发展为“正义的干涉”。而这种干涉的结果就是自由被剥夺、整齐划一的乏味社会。
4.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句话。无论什么样的对象,都可以去“尊重”去“信赖”。因为这并非由环境或对象所左右,而是取决于你自己的决心。
5.主动“信赖”
不信赖孩子的父母会处处提醒孩子。如此一来,即使他们的话有道理,孩子们也不愿意听。反而,越是有道理的话孩子越想排斥。为什么会排斥呢?因为父母根本不关注自己,也不信任自己,只是一味地说教。
思:
1.人生课题其实是三种关系的课题,怎样处理由以往的成长经验来处理。关系带来烦恼,也会带来快乐,到底是得到的烦恼多,还是快乐多,取决于自己既往的经验是否能够让我们处理起来游刃有余还是力不从心。仔细想想,我们在不断的成长也在不断的学习如何让烦恼转化为快乐。
2.信任和信赖一字之差,却有很大的差别。信赖自己才能信赖他人的说法也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只有能认同自己,才会认同自己的选择,无论是工作还是朋友。
3.对于工作的认知,不论我们是否认同工作无高低之分的观念,在我们选择的时候,总会优先选择体面、高薪……类型的。细想之下,每个职业只要能体现自己的价值,那么就是适合自己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从这个方面来考虑,而是从别人的评价中判断是否合适。选择体现自我价值的工作,也是自我认同感的体现。
4.我们似乎从来都带有主观意识的判断和选择,能否做到无论什么样的对象,都能做到尊重和信赖,这就要打个问号,我们常常不太想但又不得不去面对某个关系的问题,语言上表达的并不能代表心中所想。
5.主动信赖的例子似乎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父母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孩子、信赖孩子。导致很多事情并不能达到父母的目标,沟通交流的方式也不是真正的平等,而是默认的不对等。
行:
1.学习处理人生的三大课题,不必逃避,也不要再安慰自己,在关系社会中,解决关系问题没有自己以为的那样不重要。
2.学习信任他人,学习信赖朋友。同时也要信赖自己。
3.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4.学习尊重他人,避免带有偏见的看待人。
5.主动信赖,信赖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