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玩的历史读书
风尘经验与崔莺莺

风尘经验与崔莺莺

作者: 小雍 | 来源:发表于2016-11-14 20:16 被阅读0次

莺莺是谁

崔莺莺是谁,这是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

很多人是从戏曲舞台了解到她的,也会有人知道,她是元杂剧西厢记中的女主角,美丽而又专情,与热恋她的张生终成眷属。专业的人又会知道,这个形象来自唐传奇,是莺莺传,也叫会真记里的人物,她被张生始乱终弃,有个悲剧性的结局。

可是,真实的崔莺莺是谁,是不是中唐才子元稹的初恋情人?她的身份如何?这些就众说纷纭了。我们需要回到唐传奇中去详细考察一番。

在唐传奇中,崔莺莺不是什么相国之女,而只是一个富孀之女,据说母亲要带着她和弟弟到长安去,暂时停留在普救寺,可是她们又在这个并不那么太平的寺庙停留了很久,经历了张生的几次来去。

浪子张生

说到这个张生,倒真是个有毒的人。单纯的女孩子一定要记得,不要和年纪很大而又没有女朋友的男人轻易来往,他那火山一般的爱情一旦迸发出来,不是焚毁了自己,就是消磨了他人。

女孩儿羞涩的本性,让她们可以天然地防备这种结局,所以当崔夫人的家宴上,张生倾倒于于粗服乱头不掩国色的崔莺莺面前时,莺莺并没有理他。而且这种抵抗一直持续到张生夜晚逾墙至西厢找她约会,在自己的客厅里,崔莺莺严厉地数落了张生的非礼之行,导致张生从此对崔莺莺绝望。

惑此一生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几天之后,在红娘的陪伴下,崔莺莺竟然主动但张生的房间与他相会,目的直接指向同床共枕的性爱。这让张生感到十分的欣喜与讶异,几乎不敢相信事件的真实性,以为是梦中遇到了仙子一般。对这种一百八十度态度的大转折,传统的解释是莺莺需要花一点时间走出思想上的礼教束缚,从而自由地追寻爱情,但问题是,莺莺是何时意识到自己对张生的爱情的?如果像元杂剧改编的那样,一见钟情,从一开始就对张生怀有好感,那么之前的一切拒绝就难逃矜持作秀故意设计之嫌。如果说决绝地拒绝后忽然开始留恋于张生对自己的狂热追求,那么只能说明,其实她与张生一样,深爱的世界里还是自己,她无法丢弃这样一个未必还可再来的爱情机遇。

可是,就像文章开头所介绍的那样,对于一个虽未有真正涉足,却也惯熟于风月场中之事的张生来说,这样大尺度的情感游戏,无疑埋下了内心惊悸的种子。所以,在隐藏在张生背后的作者元稹的追叙中,用一个惑字组织了全篇,并且以尤物定性了莺莺。

如果着眼在婚姻层面,我们当然可以认为张生是一个主导者,施错者,他放弃了红娘关于他们事远房表亲这一有利婚姻的条件,也无视老夫人一家已经听之任之的态度,而一意孤行地要抛弃莺莺。可是站在爱情的层面,他却是一个被完全控制着的被动者,崔莺莺其实也并没有刻意地追求她与张生的婚姻结局,但却十分在意让张生始终对自己留有余情,而她也成功了。当张生去长安待考,崔莺莺也另嫁她人后,张生还是要想方设法地要求再见到她,聪明的莺莺当然不可能满足他这个心愿。

远去的音尘

试想,是女性中哪个群体最在乎爱情而对婚姻抱着本质上的绝望呢?而当张生和崔莺莺最后一晚交往中,那些听着崔莺莺哀音怨乱的琴音而唏嘘感慨的众人又是谁呢?

集各种天然的魅惑本能和才艺修为,专门致力于张生爱情的经营的崔莺莺,要么是本身出身风尘,只是元稹为了增强悲剧效果而将她转换为良家少女,要么就是元稹把他自己对中唐风尘女性的观察经验加之于一个无辜的姑娘身上,用以解释自己的迷恋,并为自己攀附高门的背弃行为开脱。

我,当然更相信后者。

相关文章

  • 风尘经验与崔莺莺

    莺莺是谁 崔莺莺是谁,这是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 很多人是从戏曲舞台了解到她的,也会有人知道,她是元杂剧西厢记中的...

  • 元稹与崔莺莺

    “崔莺莺”是元稹所写小说《莺莺传》里的人物。《莺莺传》影响很大,后代不断有人以此改编,元代剧作家王实甫写的《西厢记...

  • 崔莺莺

    满脸皱纹,梳着马尾,穿着细纱领子的崔莺莺,一笑起来就像鸭子的叫声,而且笑的动作永远都是曲着身子,捂着肚子。 刚认识...

  • 《唐宋传奇选》简短总结(二)

    《莺莺传》张生依靠关系帮崔家免于军人抢掠。崔莺莺出来与张生相见,张生一见钟情。张生数次通过崔的婢女红娘传达情意,崔...

  • 谈崔莺莺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女性人物是《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崔莺莺是一个大家闺秀,出身高贵,温柔端庄,多才多艺,聪明智慧,...

  • 诗说:想学洗白技能,看看元稹吧

    我不喜欢元稹。 诗是好诗,文是好文,但作为伴侣,数事并发,确不是良人。 微时与初恋崔莺莺相爱。崔莺莺家中富有,貌美...

  • 七绝 元镇(咏史诗)(文/扈国英)

    题记:《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西厢幽会前,崔莺莺曾托红娘赠诗张生云: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隔墙花影动,疑是玉...

  • 原创线描《西厢记》

    崔莺莺张生初见

  • 虞美人.崔莺莺

    宜嗔宜喜芙蓉面,风过衣香漫。 兰闺深寂度华年,闲看月移花影玉人怜。 东风摇曳垂扬线,秀发曾轻绾。 相思千种与谁言,...

  • 崔莺莺(宋、秦观)

    《中国诗歌集》CEA 崔家有女名莺莺, 未识春光先有情。 河桥兵乱依萧寺, 红愁绿惨见张生。 张生一见春情重, 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风尘经验与崔莺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qk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