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嗔痴,是进步向上的绊脚石,贪与痴很容易理解,就是嗔,如果不细细品味,理解起来还真有点难度。
理解嗔,离开不了嗔念。
如果用一句话来搞清楚嗔念,那就是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切不好的情绪。
郁闷不开心,烦躁、生气、反感、厌恶、吝啬、后悔、嫉妒、忧愁、悲伤、痛哭、恼怒、怨恨等负面的情绪都是嗔在作怪,都是嗔念的外象。
嗔念的背后是嗔心,一念嗔心,能开百万障门,弘一法师一针道破了我们懂得了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人生的原因。
如果我们的心不能清净,不能安宁,不能很好地得到安放,表现在我们的外象就是没有一个好的情绪,没有一个好的心情,做事情自然也不能如愿随顺。
冲动、激动是嗔心的一种激烈表现形式,嗔心造成的后果正是生活中的种种不顺,甚至是恶果。
最典型的是路怒,本来各自谦让一下就过去的事情,非得把一个小事情搞成大事情,甚至对薄公堂,发展成牢狱之灾,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嗔心也会让人失去理智。
当人在生气时,大脑是缺氧的,头脑发懵,全部的精力都会集中一个牛角尖上,所有的智力只看到了那一个点,全身的能量也集中到了那个牛角尖上,血气上涌,消耗大量能量,有的会上气不接下气,有的直接气得背过去。
因为情绪的原因把自己搞得如此下场,真的是得不偿失啊。
“喜怒不节,则伤脏,赃伤则病起。”这是《黄帝内经》里的记载,我们也都知道怒伤肝,怒火中烧,怒上心头,怒火攻心,每一个词都直指消耗我们的小命。
如果真的能做到从容大度,心止如水,情绪稳定,这也是君子涵养的表现了。
也可以说,一个人真的可以去掉嗔心,这说明此人真的是一个有涵养,修养好的人。
修行的人会在自己动了嗔心,情绪波动时断食,以此来消除因嗔心在身体内产生的负面的物质。
我们虽然做不到断食,但至少要明白在自己生气时,要想办法让自己冷静下来,事后要反省思虑一下,到底因什么却了情绪,是如何克制的,如果任由其发展会出现什么情况,这都应该是我们反思的内容。
生气时不吃饭,生气时不做决定,生气时一个人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内省一下,这都是不错的对抗嗔心的方法。
实际生活中,却有一个观念把我们引向弯路,而且相当一部分人会说,一股气憋在心里,时间久了会出问题的,这种说法可以换一种方式说,就是以合适的方法排解负面情绪。
一个人的情绪波动大时,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易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甚至危及生命。
与其说怎么能消除嗔心,不如讲,如何让自己的生活顺畅,不至于出现心情波动。
这就要说到持续地自我修行了。
看一本书,回忆一下之前困难时期的生活,想一想现在拥有的一切,都会给自己带来安定的心情。
不断地追求美好生活,认真经营好每一天,才是笑口常开,万事随顺的妙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