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暮秋时节,时光指针滴答而行,无休无止。“自古逢秋悲寂寥。”迷人的秋景也抵挡不住连连的叹息。
秋风起,天气凉,是人们最先感受到的变化。风聚成声,寒意渐浓,则意味着已时至深秋。
欧阳修的《秋声赋》开篇即是形象描摹,作者耳闻到的声音,初淅沥,再奔腾,如波涛、风雨骤至,又如部队行军。但作者重点在于抒发自己对现实人生的深切感受。
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秋声赋》欧阳修
秋天的色、容、气、意,如此风貌与声音相互衬托。
秋天的色彩阴暗,烟气飘飞,云雾消散。秋天的容颜清净明朗,天高云淡,阳光灿烂。秋天的气候寒冷,刺人肌骨。秋天的意境萧条,山河空旷寂静。
作者这里更多的关注了秋天的天空,以及秋收之后大地的空旷单调。其实未纳入作者眼帘的,秋菊、五彩缤纷的落叶,同样谱写了秋天的壮美。
此文中读者感受到的是瑟瑟的秋风,它发出的声音凄惨悲切,大声呼号像在发怒一样,其实映射了作者的不平之气。
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黝然黑者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 ——《秋声赋》欧阳修
草木因为秋天的到来而衰败,人因忧怀、事劳而损神伤身。
草木没有感情,它们只是因四季的变迁,而逐步走向衰败枯萎。人是万物中最有灵性的,却常因百般忧烦牵动心思,万种事情劳累身体,以致损耗精神。
人生在世,纷纷扰扰,无穷无尽。
人们也时常自寻烦恼,考虑那些用尽力量也办不到的事情,担忧那些想尽办法也不能解决的问题。
生命中不仅有自然的老化,又有意念的侵扰,从而使红润的面容逐渐变得像枯木一般,黝黑的头发变得花白。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木的生命力是很旺盛的。而人的肉身并非金石,脆弱不堪。人无法与草木等争比荣衰,又怎么能怨恨秋声的悲凉,秋气的萧杀,还是要想一想是谁在伤害自己!
“物过盛而当杀,物既老而悲伤”。作者饱经沧桑,于秋声中有所感慨、警悟,忧思伤感,不如随顺自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