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研究生复试

作者: 9c753adeea33 | 来源:发表于2016-10-01 22:00 被阅读315次

    无论是招生还是招聘,面试都是一种广为采用的在候选人中选拔自己所需要人才的方式。如今,面试越来越成为了一种固定程序,以往确立的内容与形式往往一直沿用,很少更改。面试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是这种交流本身并非面试的旨趣,面试是要通过交流来了解被面试者本身,尽可能准确地把握他的能力、潜力和性情。但遗憾的是,现今面试都或多或少地把交流看成目的,而非手段。

    人通过口头交流来表达他的思想,也通过口头交流接收别人的思想。但如果把这种面对面交流作为一种媒介,那么它远非完美。一个人在口头交流中的表达,与这个人的“本质”,应当独立地看待。而且,口头交流是双向的,并不仅仅是被面试者的表达,还有面试者的接收和反馈。但是我们又如何能够认为我们凭借面试能够精确地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人,不会去想可能错失优秀人才?

    现今国内的研究生招生复试以面试为主。根据笔者的观察,国内高校的研究生复试中的面试的基本流程大致分为三步,第一是自我介绍,可能是中文也可能是英文的;第二是中文的随机提问;第三是英文问答。另外,可能还有纸条抽问或英文翻译。这种复试方式有着明显弊端。

    第一,对英语水平的考察简化成了对英语听说水平的考察。现实状况中,大部分专业研究生的英语能力更多地要用在阅读与写作上,而不是听与说。但研究生复试对英语水平的考察往往仅放在了面试中的英文自我介绍或英文问答中,并无形之中以此来判断学生的英语水平。对英语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考察不足,这就颠倒了研究生使用英语的重点。我不反对考察英语听说能力,但反对只考察英语听说能力,况且英语听说水平并不一定能代表整个英语水平。

    第二,招生人员的个人喜好。学生和教师的主要学术兴趣和方向只在一个小领域里,但并不是所有人眼里这些领域都被一视同仁地看待。有的学者对其他某个学科、治学取向、学术领域或某个学者等有着自觉或不自觉的偏见,受这种偏见波及的学生很有可能会在复试中遭到厄运。这种偏见大量存在,并难免会影响招生人员的成绩评定。

    第三,招生人员并没有想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即使一位学者在学术方面是优秀的,但前一天通知他来参加研究生招生复试,他未做任何准备,就坐到了面试官的位置上。面试时随机提几个问题,再打一下分,于是就结束了全部工作。他对自己的工作并没有足够的省察,未免失之草率。这样随便的态度,与学生的认真准备与对未来人生的憧憬相比较,很难说能对面试的公正性负责。

    第四,随机性与偶然性太强。这体现在老师的随机提问环节,老师提的问题将引导整个面试的走向。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答案更重要,就面试而言,一个好的问题能事半功倍地挖掘出学生的能力与潜能。就我遇到的而言,一个学生的论文围绕历史主义及“历史主义的危机”这个思想史事件展开,面试中最基本的问题是“你觉得历史主指的是什么”,延伸性的问题是“什么是新历史主义”,这些问题都中规中矩,考察不出学生的能力。而有老师问该学生“历史主义是否真的陷入了一场危机”,这样的问题就一针见血,能够立即考验出学生对他所研究的领域的认识和思考深度。然而,平心而论,面试中像这样的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问题又有多少呢?再随机提问中,不同取向的提问得到的答案不同,而低质量的问题也只能引导出低质量的回答,但并不意味着这个学生是低质量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漫不经心提问的老师可能会破坏整场面试,致使学生发挥不出应有水平。况且,老师也做不到万事皆知,学生更不可能,如果随机提问踩到学生的知识盲点,就以此给学生打低分,这种做法并不一定公正。

    第五,过于重视学生的表达,而忽视学生的内在。这是面试本身的性质必定造成的倾向,而我们必须去有意识的克服。有学生曾抱怨说,面试失败之后老师对他的评语是“老师们觉得你很优秀,成绩也很好,但是表达不好。”我们选拔的是深思熟虑的研究生,不是口若悬河的主持人和辩手,这样的评语未免显得奇怪。而且,恰恰就是看似滴水不漏的语言表达可能掩盖自己的某些东西,而真正的思想并不易用口头语言表达。

    我们要探讨的是什么样的面试才是符合其本来意义的,或者说招生人员应该怎样做才符合真正的面试。中国科技大学袁岚峰老师在一篇给准备参加研究生面试的学生提供建议的文章中谈到招生人员重视的是学生哪些品质,他认为一是智力,二是对研究的兴趣,三是勤奋,四是专业基础。本文拟采用这四个要素及其重要性的顺序,即智力、兴趣、勤奋和专业基础,来对研究生复试做一番省察。我的基本看法是现今的研究生复试可能过于看重专业基础,而忽视了智力、兴趣和勤奋。

    学术研究是一种智识活动,智力作为研究生选拔的第一要素是恰如其分的。要注意,智力并非天生决定,而是可以锻炼提高的。如何比较准确地推断一个学生是否聪明?这要看学生把聪明用到了什么地方,产生了什么结果。成绩排名是一个参照,但仅以此为参照则失之独断,毕竟很多人并没有把聪明花在考试上。只有在能自由发挥自己智力的地方,我们才能判断,那就是学生的研究成果。思想的运动轨迹、逻辑的展开过程和语言的组织表达都展现在自己的研究成果之中,这里是真正更能看到学生智识的地方。而如今大量的研究生面试并未以学生的研究成果为参照,或没有认真品味学生的研究成果,大多只是草草浏览了一下。说严重一些,这是对学生智识成果的不尊重,这样的话,我们凭什么能说自己是在选拔人才?

    兴趣因素往往被忽视,因为我们似乎假定来参加复试的学生对学术研究都是有兴趣的。其实不然,很多学生想来读研的原因是否定性的,也就是不知道还能干其他什么事,不想踏入社会之类的,虽然他们口头并不会这么说。这样的学生往往觉得学什么方向无所谓,只要有书读就行了。记得在一次夏令营面试中,几位同学第一志愿落选,科技哲学和伦理学还有空位,老师问她们想试哪一个,她们觉得无所谓,老师问是否有书读就行,她们未作否定。然而,虽同为哲学,入了科技哲学或入伦理学,面对的学习生活可谓截然不同,但她们却觉得无所谓。研究生需要静下心来做学问,如果对学术研究没有热情,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学术本身,都不是好事情。一位学生以学术为志业,一位学生以学术为找工作的手段,如果其他条件相差无几,那么就没有理由不要前一种学生。

    勤奋对于研究生来说也至关重要,勤奋意味着在同样的时间能读更多的书,思考更多问题,有更多的学术产出,且不会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困难的是如何在面试中看这个学生是否勤奋。这主要是看学生的履历,诸如获奖情况、证书、学术经历、实践经历等等,勤奋的学生总不会一片空白。

    专业基础是在实践中被无形之中过于拔高的要素,然而它仅仅只是第四要素而已。有了智力、兴趣和勤奋这三项,专业基础就不会有任何问题,过于注重专业基础实际上是本末倒置。在前述的研究生复试通常流程中,面试者的提问,往往考察的不是学生的智力,而是学生的专业基础,譬如说,“你读过XXX的XXX吗?你怎么看?”“你提到XX,那什么是XX?”这样的提问句式,是想了解学生知道哪些东西。诸如“你怎么看”之类的开放性问题,这样的问题虽然看起来是思辨性的,但学生的回答方式大多还是借用在某处看过的观点来回答,很难看到自己的思考。而且从总体上而言,有限的面试时间,局促的面试空间,也不会给学生展现智识思辨的机会。其实,很多导师宁愿多招推免生,也少招或不招考研生,也体现了重视智力,专业基础次之的观念。但其实往往到了复试时还是落入了专业基础至上的窠臼中。归根结底,专业基础都是别人的东西,而自己的思考才是自己的。

    于是,研究生复试的四要素在实际中执行的只有最不重要的专业基础。凭专业基础来选拔研究生,选上来的学生虽然不会差到哪里去,但也有错失优秀人才的风险。

    笔者的建议是现实中把以考察专业基础为中心的研究生复试,向以学生的研究成果为中心的研究生复试转化。一定程度的初审筛选之后,通过初审者要提交自己的研究成果,老师仔细阅读学生的研究成果得出初步意见。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英文笔译和学术英文写作能力,第二部分考察该学科方向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应该是开放式和思辨性的。面试主要围绕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类似论文答辩的形式,老师对论文本身及其周边提出问题,学生做出解答,以及进行一定程度的英语提问,考察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面试要围绕复试四要素,即智力、兴趣、勤奋和专业基础进行,分别在这四个方面对学生做出评判,不可漫无目的地提问。最后综合笔试和面试的表现,以复试四要素为标准评判并排名,根据名额决定录取名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来点绿:英语听说水平高的话,读写一般是不可能差的
      • 可唯choir:谢谢了。
      • 巴中蓝梦:么么哒。
      • crystler:你还能去那么多学校复试?我11年毕业考研的
        9c753adeea33: @crystler 我们名额太多了,53个人28个保研,不然正常情况我也保不上
        crystler:哦哦,厉害。我们专业保研就一个名额。
        9c753adeea33: @crystler 恩,我是推免保研,所以夏令营加推免接收复试就能去很多地方
      • 1683dd0d05a3:希望未来的研究生复试会出现这样一个美好的景象
        9c753adeea33: @99度的冰淇淋 祝你成功!我保研,不过很惨,去了五个高校参加复试,全部挂了,所以就写了这篇文章
        1683dd0d05a3:😂今年也要考研,看了你的文章心情有点沉重
        9c753adeea33: @99度的冰淇淋 目前有的高校博士生招生在改革传统方式,希望有一天能推广吧

      本文标题:反思研究生复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td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