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随笔读书笔记读书
积累厚道,则物自归之

积累厚道,则物自归之

作者: 漠世S | 来源:发表于2019-01-20 09:46 被阅读9次

    我曾经在思考,为何这本书会起个名字叫做《厚道》。书的尾页是这样写的——我们往往只欣赏自然,很少考虑与自然共生存。然后我就开始思索,一个命名为《厚道》的散文集,会和所谓的自然有些什么样的关系?

    《厚道》的封面设计很简单,一整片的洁白世界上,简简单单的象征着闪烁着的星空,一栋孤单的房子还带有影子,一座看上去很遥远的山,一颗能够数出层次的树,一条黑色的小鹿一通到底,还有一匹马不像马的动物站在远处看着这一切的景色。

    这是自然嘛?应该是吧,毕竟有星空,有动物,有山还有书。这是自然嘛?也许不是吧,毕竟现代化建筑已经入侵这个世界,最后能够属于大自然的东西只会日益减少。可是,这和“厚道”又有什么关系呢?我看着蒋子龙的个人资料,还在思索着。

    翻开《厚道》,第一章写的大自然——草木之情,第二章写的大自然——山水之乐,第三章写的大自然——风物之美,第四章写的还是大自然故土之思。只不过,四个章节里,每一个大自然都不同,忽然开始感慨,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少年,做过工人当过兵,最后变成了作家,他走过的地方看到的风景,还真的是多到让人羡慕啊。

    我在莫日格勒河谷草原见到了绿色天堂般的美景,极端洁净的绿色绒毯,无边无际地铺展开来,高低有致,起伏成韵,线条柔和,随风飘摇,与这铺天盖地的大绿最为谐调的是大片大片的白色羊群,期间游动着的深色斑块是牛和马。头上则是晴空万里,偶尔有一片白云,竟浮在半空凝然不动,它的阴影在草原投下巨大的墨绿,有些吃饱喝足的牛羊,就躲到云彩的阴凉下睡懒觉。

    这一大段篇章,是《厚道》里面的第一章《去趟草原一年不生气》。草原曾是我无限向往的地方,因为那里山清水秀,放眼望去只有一片的绿色。很多人去草原,都是放松心情,蒋子龙说,“去趟草原,一年不生气。因为去了草原,从里到外仿佛被消了一次毒,干净透亮。”那是世界上最天然的氧吧,不同于城市,没有绿色或者说只有为数不多的绿色,我们最能够在城市里感受到的,只有污染。

    父亲和母亲曾去过一次草原,去看望遥远的亲戚为主。尽地主之谊的舅舅,带着我的父母在草原好好的玩了一周,回来之后父亲说,以后若是有机会还要再去。那眼睛里,满满都是开心的神色。我看到的是父亲还有母亲满足的笑容,以及他们对那个草原挥之不去的向往。我问他们在那里经历过什么,他们说没有,但是一望无际的绿色,真的让人心旷神怡。

    这大概就是大自然的奇迹吧,所以在《厚道》里,才会有王尔德的这一句“我们往往只欣赏自然,很少考虑与自然共生存。”也许明白的人都知道,我们总是不懂得保护环境,因此在我们生存的城市里,我们总是欣赏自然,却从来没有想过与自然共存。每天走在现代化满满的街区,看着街边的树木砍了又栽,我忽然不知道自己应该拥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说道街边的树木,曾经有件事情记忆犹新。常走的一条路,忽然翻修,说是因为夏天下雨积水的缘故,所以挖地埋通水管。马路两边曾经特别美丽的樱花树,伴随着道路翻修,全部都被直接砍掉了。看着倒在地两边的樱花树日渐枯死,我跟朋友说,“多好的樱花树,说没了就没了。”那真的曾经是很美的一条风景线,特别是在春天花开之后,微风拂过伴随着樱花花瓣的飘落,说这里是拍照风景地我觉得都不为过,可是一个修路,所有的一切就全部都烟消云散了。

    那些大道理我想不到,小道理我也想不出来,看了《厚道》却发现,原来很多的人都通过这马路两边的树木得钱,而树木的死活他们却从来不在乎,毕竟死了树再送新树过来,又可以得到一比新的费用。那这些树木呢?从此就没了,没有人在乎它是否曾经惊艳过其他人。厚道吗?我觉得并不厚道,还有点点自私,虽然人生在世多多少少都会有自私的时候吧,可这不厚道的自私,却让我难过的不能自已。

    厚道:不刻薄,待人好,实在不夸张,不骗人,表里如一。我仿佛懵懵懂懂的明白了为何蒋子龙老人家为何要为自己的散文集取名为《厚道》,看上去通本都是关于大自然的厚道,却通过蒋子龙特有的犀利文字以及独特的笔触描绘出了一片不同的天空。

    天厚道,地厚道,水土厚道。积累厚道,则物自归之,犹如林森而鸟栖、水广而鱼游。自然施人类以厚道,人类当还世界一片清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积累厚道,则物自归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to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