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黨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自誠明,谓之性;自明誠,谓之教。誠则明矣,明则誠矣。”(出自《礼记·中庸》)儒家的修养,儒家的修养大体是分成這两個阶段。既:“自誠明”,与“自明誠”(以上,皆出自《礼记·中庸》)。也既是孟子説的:“由仁義行”(出自《孟子·离娄下》)和“行仁義”(出自,同上)了。
道理是這樣地。由仁義行,叫:自明誠。‘行仁義’,叫:自誠明。
一個是去,一個是回。先回,而後去;這是儒门的:‘宗義’了。道理是這樣地。
先回。任何一個,有志于‘修养’地:真儒(既:真儒学爱好者,真儒学研究者們)都是先:‘向内求’,求自己的心,求自己的:“明”。既:先譲自己明白。
道理是這樣的。這個‘向内求’地過程,既:我説的‘回’的過程、与‘自誠明’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有一个:方法,既:你用什么‘路数’,回;你用甚麼路子,‘回到你地本心’,见‘明’。這是个真儒,与伪儒,与一般人的‘隔离墙’了。因為很多人,绝大多数的人他們找不到這種:方法,既:‘向内求’之法。
而没有這種:法,‘明’(真正意義上的:明)也就無從谈起。道理是這樣的。
你不要看有些人‘説’地天花乱坠、头头是道;也不要看有些人身上地那些,“伟大地光环”,“了不起地头衔”......等。事實上,他們‘明’或者‘不明’、‘没明’,连孔子本人,即便孔子在世,他也不知道。因為‘智慧’,對人类而言,他是不可量化的,他(既:智慧、悟力)無法像‘知识’那様,能够通過人的智力,进行传播、与推广。
如果‘悟力’、和智慧能“传播”,那早在两千多年前,释迦摩尼就已经带着古印度的老百姓、黎民百姓們,皆成佛了。如果‘智慧’能“传播”,那释迦摩尼就不只是(起码在表面上......)惠及他身边的几位高能、和弟子們,如:迦叶,如:阿難等。
如果智慧能传播地話,那释迦摩尼在古印度化缘找饭的時候,敲誰家的门,那家人就能“获得”佛祖“传播”地智慧的話,那古印度人的成佛概率,會相當高。可是事實并没有,《坛经》説:至距今一千三百多年以前地唐朝时期,六祖慧能是我們這一‘劫’,或我們這一‘世’的第五十位‘佛’。(我們這一‘劫’里面......)至唐朝也只有寥寥五十位佛而已,没有很多。
説明,‘智慧’是没法“传播”地。知识可以传播、推广,但‘智慧’不行(既:不能传播、推广)。智慧是:悟力,是一個人,能:‘拨开云雾见日月’地能力了。
而,這就是我説的:阻绝一般人、与伪儒者們,和真儒之間的‘高墙’了。用今天的話説,就叫:天赋。天赋,是阻绝真修行人,和一般人、与伪修行人之間的:無可逾越的沟壑。佛,在沟壑的那边,而,被他敲开门,為他盛饭地普通人,以及一般人們,则在沟壑地:那边。咫尺,却已天天天天涯。
道理是這樣的。這就是:悟力,与智慧导致的‘人和人之間的,最遥远的距离’。
我們觉,百亿光年很遠,但它是個時間(既:百亿光年......),時間是可以量化,既然算出來,就可以(理論上......)达到地。但有些距离,以人类來説,真地是:‘永遠也达不到’。
那就是:距‘心’的距离。与‘心’的距离,是有些人类無論如何,也難以追赶上的。或者因追不上,就不追;或者因没想追,而走向了:另一边......
這皆因:有無‘天赋’所导致的。‘天赋’是甚麼,天赋,用一個字概括,就叫:誠。誠,即是:天赋。
道理是這樣的。以儒家修养來説,對于‘真儒’來説,來講的話,(儒家地‘天赋’)就叫:“斐然成章”(出自《論語·公冶长5.22》)的能力。或者説,叫:‘文采’罢。
道理是一樣地。有文采,你就等于説:具备了成為一名‘真儒家’地敲门砖。道理是這樣的。有文采,你就等于具备了‘凭借自己的能力,從而横跨沟壑,以至沟壑另一边的资本,与资格’。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得你自己努力。有天赋+努力,你才有可能,达到:明(地境界)。
只有天赋,不努力,或者恃才傲物,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1.
故,子曰:‘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出自《論語·公冶长5.22》)實際上説的,就是儒家修养的:初级阶段。是在‘自誠明’的一個過程當中。還没到‘明’的阶段,還在‘行仁義’(出自《孟子·离娄下》)的過程中。
故,“不知所以裁之”(出自《論語·公冶长5.22》)既:還不能约束、控制自己。
能约束,控制自己了,那就是:找到了‘理性’,见到了‘明’(的時候);那就該:“自明誠”(出自《礼记·中庸》)了。這是‘真儒家’、真儒学爱好者、研究者們修养的:两个阶段。
2.
道理是這樣地。第一阶段是:“自誠明”(出自《礼记·中庸》)第二阶段為:“自明誠”(出自,同上);第一阶段,既:‘自誠明’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是有點:狂、簡,与“不知所以裁之”。年轻時,是這樣的。但,“狂簡”,与“不知所以裁之”(以上,皆出自《論語·公冶长5.22》)不正是一個有天赋,有才华的男人的:‘誠’吗。
道理是一樣的。----作者:李宗奇 庚子年 七月廿四 于自家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