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高三,高考高考奋斗史高考数学
我们不教你填志愿,我们只分享28段真实的人生

我们不教你填志愿,我们只分享28段真实的人生

作者: 超级高考生App | 来源:发表于2018-06-29 19:25 被阅读5次

高考分数一出,天下哗然。

报志愿的箴言格语横流蔓延,

似乎满世界的人都在指点江山。

我们无意为这混乱的季节再添一条条警世名言,

但又想对正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他们(2018届高中生),

还有即将处于人生路口的你们(2019-2021届高中生),

说些什么。

想来想去,还是决定,

挖出心底最真实的故事和感受给你。

也许能让你多了解一点,

对于漫长的人生来说,报志愿到底意味着什么?

(以下故事来自超级高考生App团队小伙伴们的分享,绝对真实,如有雷同,可能同是天涯沦落人)

                                                       

                                                 专业篇:好像怎么选都不完美


1.遗憾的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喜欢学什么。

@宇宙:当时想学医,但是周围人甚至是医生都叫我别学,特别苦。可能自己也不是真的喜欢或是怕累,就放弃了。数学专业不是我的第一专业,至于当时选的第一专业是什么已经不记得了,毕竟当时选专业的时候毫无概念。最后第一志愿上了福大留在省内也没什么后悔的,最遗憾的是当时完全不知道自己喜欢学什么。

@彪哥:当年高考考了519分。因为老爸有25年的从教经验,报师范类可以加20分,所以就报了福建师大。之所以报数学专业,是因为老爸觉得当老师的话数学补课比较多,收入更好。如果再回高三,还是不知道报什么专业,一直找不到自己的兴趣点,挺苦恼的。

@翰爷:回溯高考那时,对于志愿,专业,大学,都只是懵里懵懂的。自己喜欢什么,兴趣的专业也只是停留在字面上,“这个专业看起来挺有趣的”“这个专业看起来不错”……又或者人云亦云,父母和亲朋的“建议”。最终是上了不喜欢的专业。如果要给即将填志愿的,上大学的高考学子们的建议,建议他们先充分了解自己,兴趣是什么。

2.知道自己的兴趣却没有选。“愿用五年寿命换一个专业”,就是这么决绝。

@YY:百分之一万不会选化学专业,愿意用五年寿命去换一个专业。如果能重选,会选择北京对外经贸大学、或者中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的经管类、贸易类专业。

@8. 53°:其实当时对心理学有兴趣,但是考虑到出来不好就业,所以选了一个没多大兴趣但是看起来不错的专业(毕业出来也没从事本专业... );其实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是一件幸福的事,这样至少你从早晨九点到下午五点都是开心的。

@再来一瓶:如果让我重回填报志愿,我不知道会不会换学校,但是我一定不会选行政管理这个专业,发现什么都学,但是又教的不深,什么都半吊子,在面试时一点优势都没有。

3.选对了专业,却没遇到对的人/学校。

@星星 :初中时就开始看动漫,高中时就一直想做动画。高三艺考结束后,发现成绩刚刚过本科线,就随便找了个做动画的本科。后来进了学校以后才发现想做动画的人寥寥无几,大学就那样混混沌沌的过了四年。如果可以再选一次的话,我还是希望能选原来的专业,但是希望能找到更加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过那四年。

@林三岁:不会那么执着于2+2的专业而错过了很多学校。

                                         城市篇:远或近,大或小,都是问题。


1.人似乎总是在矛盾中摇摆。选择了省内,忍不住憧憬诗和远方;选择了省外,又感慨从此故乡是他乡。

@超.连鹰之火:我仍然会选择接触数学,但我应该会出省。

@大鹏:我还是会选择出省,越远越好的那种。北至黑龙江,西南的重庆,云南。或者去海南

@小飞:如果能重来,会认真考虑,到底要不要离家那么远。大学起在南方呆了很多年,现在回家,空气呼吸着都不习惯了。故乡好像成了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2.要选大城市,大城市,大城市,重要的话说三遍。

@翰爷1:在选择前,尽最大努力了解专业,学校,不让自己后悔。还有,大学一定要选在大城市里的,大城市里的,大城市里的

@蔡哥:当时的成绩不理想,所以就想往落后城市报考,想的是城市不好,报考的人少,进入好学校的可能性更大。但是如果再给我一次志愿报考的机会,我应该会选择一线城市,学校不是很好,但是很自由,可以更早的认识自己和社会。

                               情感篇:放不下的是他们,带来遗憾的也是他们


1.专业或许可以换,但四年的同窗情,青春里的她,却不能说放就放。

@W ---:如果重回高三,我一定不会选择安工程机电,这样我就不会遇到那些志同道合的兄弟,不会遇见四个休戚与共的室友,因为我也想他们。也不会遇见她,虽然此刻她就在我身边。

@小小吴:选这个分数比较好的学校,再选这个学校比较好的专业,次选感兴趣专业,除非二者不冲突,冲突的情况下,在大学可以辅修一个兴趣专业。对自己来说,专业没有人重要,四年的同窗情不能说放就放。

2.因为喜欢的人而选择,可能不如换个人喜欢……

@Ting:填志愿的时候就想我喜欢的男孩子去哪我就去哪,后来发现他实在是太菜了.....还不如换个人喜欢.....而且主要是填志愿占主导地位的始终是我的爸妈......苦啊.....

@芬达:因为喜欢当时的数学老师我一下报了数学,当时还想报汉语言文学,因为对语文很感兴趣,想成为一个文艺青年,设想去了湖南师范大学,出来以后当个语文老师。很迷茫,对各专业都不是很了解,在大学里似乎也没学到什么东西。好像也没做成自己当初想的那种文艺青年。如果再报一次想去尝试一下文学类的专业,还想呆在湖南。


                                                乌龙篇:命运的玩笑猝不及防。


1.当时可能中了蛊。

@阿狸cm: 报专业完全懵,选啥专业完全不懂!最后被老妈拉到学校去找了个领导帮我报,傻傻的,就跟着报了,最后被录取的专业是金融保险。报道前,眼里看到的专业只有“金融”两个字,到了学校才发现后面多了两个字……抬头一看,似乎,全班同学都中了同一个蛊,看不到"保险"的蛊。

2.奔着京城去,最后却去了京城隔壁。

Junling:当年是估分填志愿,估分跟实际分数就差5分,并小超了一本线。宁做凤头不做鸡尾并且想去北京,我选了华北科技学院,可去了学校才知道学校是在河北燕郊而不是北京燕郊。因为高中物理成绩还行,所以我当年选的是最热门的专业之一电子信息工程。如果重回高三:1.我不会埋头苦学。2.我会实地考察学校来选择学校,不会凭感觉的。3.我会选择省内学校,毕业后资源在身边。4.我会继续选择电子信息工程看看它到底讲得是什么。


                                                现实篇: 分数限制了我的想象

@康少:再报一次也是一样的学校和专业,因为基于自己的分数已经是最佳匹配了。大学读的是广播电视编导,但学校这个专业条件不好,自己喜欢这个专业,但觉得不适合作为工作。如果可以重选,愿意选择国贸。

@ RjIan :分数限制了我的想象,如果我那分数重新报志愿还是一样,不会变

                                                无悔篇:做了选择,就不后悔。


1.无悔,不换!

Zeke:武夷学院/人文教师教育学院/广播电视编导。大学过得很充实,同学很nice不换。

 @布鲁克林有棵树:当时的我一心想去学医,学完出来去赚钱前三个志愿都是医科大。被家里说了一顿,说我想法太单一然后推荐了我物理,化学和数学专业???最后第一志愿就去了物理。如果回头我可能会更多纠结一下专业,但是应该不会后悔这个选择。

@小杜:选计算机,家人会给参考。选了就去读,不会后悔。会回老家。

2.选择可能不完美,但塑造了现在的我。

@反球:我不觉得有什么值得后悔之处。当初的选择固然造成了之后的一些困难(我对材料学并不真的感兴趣),但回过头看正是这个选择带来的经历塑造了现在的我。

                               出格篇: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1.不报!自学做码农。(旁白:其实这两个并不是阶级对立关系)

@翔子:我初高中在干嘛,说是学自己想学的,但其实什么也没学。大概初二开始,上语文课写小说,上英语课学日语,上物理课学编程,上化学课画漫画,上数学课直接睡觉。如果重回高三,我依然不会好好学习,但会把那些乱七八糟的学习时间全部用在编程学习上,走上孤独的码农之路。至于填报志愿,不考试的人是没有资格填报志愿的。

2.不报!大学教育没啥用。(旁白:呃,好像太激进了点)

@张可新长颗心:我不会报大学,现在大学教育完全都是没用的,大学只是个笼子把一群高中毕业没事做的社会闲散人员关在一起。当然从别的角度来讲大学可能会有其他各种意义,但对我来说意义比较小罢了。

3.不报!姐想去当兵。

WN:如果能重来,会义无反顾的遵循自己的内心,当兵去!

4.没报!如果有机会会选数学。

刘老师(自学成才):如果有机会,会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写在最后:

高考志愿到底意味着什么?

简单点讲,它是少年通向大学的一纸文书。

复杂点讲,你选了一个专业,可能就选择了一辈子热爱的事业,也可能跳进了一个“大坑”;你选择了一个城市,可能从此再无法展翅远翔,也可能开始了反认他乡做故乡的“荒唐”;你选择了一所学校,可能就选择了半生的朋友,甚至,一生的爱人;

你的身上,从此一辈子都打上了XX校友的标签。

对于人生而言,填报志愿,如同高高举起一只锤子,虽然无法一锤定音,但却会荡起响亮长久的回音。我们的锤子已经落下,他们的锤子悬在空中;你们的锤子,还在锻造中。

我们——超级高考生App团队愿用专业的态度,精致的课程,热忱的答疑服务,用心陪伴你们在高中生活的熔炉中试炼,让你们人生中未来的这段回响,能最大限度地应和心中的歌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不教你填志愿,我们只分享28段真实的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xz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