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十月,我想去西藏流浪

十月,我想去西藏流浪

作者: 有闲者说 | 来源:发表于2017-10-29 10:11 被阅读71次

十月,我想去西藏流浪。

去看望布达拉宫墙角的格桑花;

去看望念青唐古拉守护的纳木错;

去翻过海拔五千一百九的那根拉,

落一场雪,看卷起的雪沫,听一听经幡鼓动的风马。

十月,我想去西藏流浪。

去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

看红衣喇嘛走过白色的寺墙。

去晨光熹微的八廓街,跟随磕长头的牧民,

把那大昭寺转了一遍,又一遍。

看摇动的转经筒,听口念六字真言,供奉一盏酥油灯。

去拍一拍珠峰的星空,去看一看江孜古堡。

去南迦巴瓦,去波密;

去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去林芝;

去无人区的阿里,去墨脱。

去牦牛肉馆吃到饱,去藏医馆看手相

去点一份藏饺,去燃一炉藏香。


去经历一场四十小时的火车之旅,看一看那曲的日出。

去看云,去看山,去看青藏公路的骑行者。

在海拔三千六百米的拉萨,放逐自我。

这里是高原,这里是西藏。

一路,往西,再往西,

一措,接一措。



去西藏吧,脑海中浮现这个念头的时候,没有犹豫半分。不做攻略,忘了“高反”一说,直接无视那听上去很远很远的四千多公里距离。从想法冒出,做决定,再到付诸实际行动订票,只在片刻间,似乎即将要去的只是个寻常到再不能寻常的小城镇。

四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去拉萨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

北京到拉萨,只一趟火车,Z71。九月三十日晚八点,北京西站,一人一箱,即将开启四十小时十分钟的单身旅记。我不需要飘渺的天堂,我只需要眼前风景如画,从北京,途径兰州、西宁、格尔木、昆仑山口、沱沱河沿,翻越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那曲、当雄等,抵达拉萨。四千多公里的火车之旅,明天将会是一路的大西北风光。

我的老友丹独自从广州出发,她在当天中午时分已经踏上火车。然而地理关系,比我早出发了八小时的丹,依然落在我后头,我们之间相隔了约三小时车程。我们几乎有十年未见,去拉萨,就那么一拍即合瞬间的事情,我们约在拉萨汇合,想想心里还有些小激动。

穿越大西北荒漠

十月一日早八点,列车行驶在宁夏境内,信号时有时无。窗外是荒芜人烟的戈壁沙地,时而平缓绵延,时而高低起伏,沟壑遍布,稀稀拉拉的长着不知名的低矮野草,偶尔能看到细碎的黄色野花,还有几蓬还算茂盛的骆驼刺。这个时候才能体会国土的广褒与辽阔,祝福祖国。今日的任务就是趴着发呆看风景,中铺真的是个很好的观光点,我与世界只一窗之隔。

在戈壁滩,跑了有数百公里了吧,才见到一个小村庄,一个牧羊人,一群羊...这里的山上居然有花,蓝色的花,黄色的花,还有红色的草...终于有信号了,到处都是玉米地,一个骑电动车的人从地头小路穿过,我突然惊奇了一会,这种情形下,不应该出现的是骑驴人么?

山坡那里的该是窑洞吧,又出现了一群羊。生命中这神奇的际遇,假如不是这个时间点,假如不是这趟车,假如没有出行,你在甘肃放羊,我在北京上班...然而,这偶然的遇见,仍然是你放着你的羊,望着日复一日经过的同一趟列车,只不过车上的乘客,换了一波又一波。

当然这与你的生活没有任何关系,你只是安心放着你的羊,而我只是安心看着你安心放着你的羊。想起千与千寻: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你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也该心存感激挥手道别。再见了,牧羊人,我在兰州,下一站:西宁。

与青海湖同行

入藏的火车,在青海需要更换火车头,跑在高原铁路上,须得两个火车头牵引。下午三点的西宁车站,在火车上躺了一路,迫不及待要下车呼吸新鲜空气。

车站卖酸奶的小推车,围了层层叠叠的旅客。我用力往人群中挤了挤,捏着我那可怜巴巴的二十块人民币,买了一堆酸奶回来。第一次喝青稞黑米味的酸奶,还有褐色的青海熟酸奶,味道很好。

路过青海湖,深蓝色的湖水,云朵如练,湖边是成群的羊儿,三五只马儿,还有牦牛...青海湖的风景很衬它的名字。

列车沿着青海湖畔前行,似乎走了很久,然而青海湖依然还在视野里。那湖水好像从天际倾斜下来,水面如镜。丹经过青海湖时已是晚上,所以她只能通过我的照片,过一把青海湖的眼瘾。

海拔不断抬升,天气开始变冷了。许是时差问题,临近下午七点,天色依然未晚。可惜入藏后,天已黑,令人遗憾。

迷糊中睡着了,醒来时,嘴巴特别干,车厢已经供氧了。海拔还在不断抬升,压强作用下,矿泉水都变成汽水瓶了,一开都是汽儿。车窗外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清,唯有夜空,星辰满天,特别明亮,可惜隔着窗户拍不出来。

我想起了青海湖边的那群羊,那顶白色的小帐篷,如果可以选择,在青海湖放牧该很幸福吧。

那曲的日出

十月二日,那曲,海拔4513米,晴。

如果你在青藏铁路看过日出,那么其他地方的都成了将就。云,如雾如纱,仿佛伸手就能触碰到。天空,是那样的纯粹透彻。日出将出未出之时,最能令人想起凤凰涅槃的典故,金色的云朵,漂浮着,如凤凰张开的双翼...

列车行驶着,行驶着,不知何时,太阳已经喷薄而出。阳光是那样的耀眼,高原的水儿倒映着天空,牦牛低头吃着草儿,世间万物瞬间都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霞光。

不难理解,为何青藏铁路会被称为天路,也不难理解,为何有人来了西藏就不再离去。

雪山脚下,谁家升起了炊烟?这是个收割的季节,车窗外是成堆的青稞,还有割草的牧民。

从那曲到拉萨,看了一路的雪山。铁轨沿线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个小房子,里头有铁路看护人。铁轨旁的兵哥哥,看见火车都会举手敬礼。

进入拉萨前的那个隧道口,几个藏族小孩站在山沿,脸红扑扑的,很开心的冲火车挥手打招呼。



Hey,我在拉萨,海拔3650米,天气晴朗

藏式民宿

拉萨,出火车站,阳光和煦,空气稍有点稀薄。为了怕高反,我小心翼翼的深吸了一口气,拖着行李箱,不敢走太快。车站口都是招揽打车的人,有红黑色皮肤的藏民,也有外地人。太阳突然变得很晒,经过一番来回问询后,我拖着箱子朝车站狂奔去,似乎已经忘了刚才为啥小心翼翼。最初的新鲜感过了,好像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车站遇到的藏民都很好,会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热心帮你指路。一位藏族大姐,给了我零钱坐车,我要转账还她时,她却摆摆手,示意我车来了,赶紧上去别误了车。

丹的车晚点了,我在旅馆等她。这是一家充满藏式风情的民宿,店主是父女俩,在论坛上很有名。进入大门后,有一个半露天式的小院,店主给我泡了一杯紫莹莹的黑枸杞,说是可以缓解高反。

我在小院歇息,店主去楼上收拾房间了。我一边喝着黑枸杞,一边观察小院,里头是成排的小手工艺品,都是店主手工制作的。

小院里还有许多桌椅,想吃一顿藏餐的客人们,可以提前与老板定做一桌。我和丹,在临走前一晚凌晨,揣上还剩了大半壶的青稞酒,于院中小酌。老板赠送了一瓶拉萨啤酒,青稞加啤酒,还有拂过拉萨夜晚的风,难忘极了。

拎着行李爬楼梯时,渐渐感觉有些吃力,心跳的很快,想是有轻微的高反了。楼道墙壁上贴满了店主在藏地各处所拍的写真,色彩缤纷的民族服饰,照片中人儿笑的很明媚。

人说,到藏地头一天最好不要洗澡,怕高反。然而我还是简单洗漱了下,甚至还叫了一份外卖,坐在阳台,就着青海买过来的酸奶吃起来。太阳真的很晒,晾在阳台的衣服很快就干透了,拉萨,不愧是日光之城。

夜晚的布达拉

拉萨的天黑得晚,傍晚六点多,我去路口接丹时,天色依然很亮。没有欢呼雀跃久别重逢的场景,只有一见如故还是那个人的平静。

我们行走在深夜的拉萨街头,看了车水马龙的北京中路。逛一逛巷陌街角人来人往的夜市摊。夜晚的布宫,在昏黄的路灯下,安静的矗立着。

人说,拉萨的治安非常好,已过凌晨十二点,依旧有不少行人。向藏民问路时,都得到了很热情的回应。叫车回旅馆时,居然来了一辆保时捷,拉萨,一座深藏不露的城市。

体验藏医文化与品茶,唯文化与美食不可辜负...

次日一大早,天还黑着时,就开启了拉萨市内一日行。从文化馆到藏药博物馆,见了藏医,看了手相。中医治病依靠诊脉,藏医治病则是尝尿和看手相。

藏医在藏地的地位很高,以前藏民生病了,会将病人清晨第一泡尿送去藏医那里,藏医通过尝尿以诊断病症。由于病人的尿含有很多毒素,因此,藏医都会过早出现眼花、失聪等问题。如今,尝尿已经很少了,看手相则延续至今。

藏医看手相很准,通过观察手相脉络走向,能知道一个人的病史。藏医给我的感觉,不止医病,更医心。藏医说,你们来到拉萨不就是为了放松吗,其实,心态平和,到哪里都是天堂,凡事需要学会放下...很普通的三言两语,此刻听起来,却如同阳春三月,和风沐雨。

从藏医馆出来,去品茶,喝了雪茶,墨脱的藏茶,还有大吉岭的红茶,搭配藏式小点。茶,其实喝的是一种生活态度。

茶馆出来后,去到拉萨最大的牦牛肉馆,五香、麻辣、沙爹...风干的,手撕的,眼花缭乱,吃牦牛肉干吃到饱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这里有一种带着浓郁藏地特色的糌粑酸奶,将炒的脆脆的糌粑,撒在自酿的酸奶上。如果想要口感甜一点,可以再浇一勺白糖,这种酸奶入口非常浓郁。

布达拉宫

如果不亲眼来看看,不亲自爬爬布达拉,你真的不会知道布宫有多美。然而布宫只是松赞干布的皇宫而已,与文成公主并无关系。

去布宫,需用身份证提前预约,在规定的时间段进入,一个人七天内只能预约并且进入一次,错过后,只能再等七天。

站在布宫上远眺拉萨城,蓝天为幕布,浮云朵朵,感觉距离天空是如此之近。

在布宫广场,第一次看到磕长头的藏民,那么虔诚。

下布宫时,墙角的格桑花开得真好。

布宫广场,环绕着很长的转经筒,转经当自右往左转,我一开始不知道,无意识反向转了几下,被喇嘛看到批评矫正了。


今年生日,我们在拉萨过!

10.03&10.10 生日快乐!

我不会告诉你,我们背了一大壶青稞酒,去了拉萨文青们聚集的青唐酒吧。青稞酒的味道,微酸,不涩,有一种柔和的米酒香气。

致青春,致好友,一敬生日快乐,二敬青春,三敬多出大片,四敬拉萨,五敬去尼玛的艳遇,喝酒!青稞酒,龙舌兰,无蛋糕,有乐队,有我们,有曾经流浪过和不安的灵魂,但以酒助兴,足矣。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


从拉萨乘坐拉日铁路,约莫三四个小时,可直达日喀则。火车沿线是一路的雪山,车里乘坐的多为藏民,说着听不懂的藏语。

拉萨已经偏现代化了,来到拉萨,想感受雪域高原传统风土民俗的朋友,心中难免要怅然。拉萨如今公路四通八达,四处还在不断修建中,银行,外卖,叫车等等,与其他城市并无不同。拉萨河沿岸,还能看到堆积的白色垃圾。

垃圾在高原很难被消解,为了保护拉萨的环境,拉萨境内已经禁止使用塑料袋,我们在拉萨买水果时,店内提供的都是一种棕色的环保布袋,时不时还有监管人员在店附近,随时检查是否有使用塑料袋的情况。

我们决定坐火车离开拉萨,去寻找印象中的藏地。当坐在去往日喀则的火车上时,心中有点小期待。这满车的藏民,耳旁充斥的藏语,我想,雪山、牦牛、青稞地、帐篷,还有打酥油茶的藏族阿妈,到日喀则,只要到了日喀则就会遇到。

出日喀则站后,与几个藏民一块拼车前往扎什伦布寺。看着一路经过的现代化建筑,发达的银行、咖啡厅公众休闲场所,心中隐约有些不妙,除了商店门口的藏语标签,还有那身穿藏袍的藏民,再没别的了。我的雪山,我的牦牛...看来想在日喀则找寻印象中的藏地也是不能了。

同行的藏族小伙子告诉我们,要看传统藏地牧民风情,得下到牧区去,不过那些地方基本上不通车。我们想,如果自驾的话,或许可以去看看。

藏族小伙子继续告诉我们,要是想看的话,也可以去江孜,那里的古堡还保留着传统藏区建筑风情。说完咧嘴笑笑,露出一口白牙,与他那红黑色脸庞对照非常鲜明。小伙子是土生土长的藏族人,在外地念了大学,如今回到日喀则建设家乡。

小伙子还告诉我们,今天在扎什伦布寺附近的几地朗卡,有传统藏戏演出,建议我们顺道去看看。小伙子普通话不算流利,再加上藏地名称特殊性,“几地朗卡”这个地名,反复比划了好几遍,我们才明白过来。

快到扎什伦布寺附近时,果然乌泱泱一片人海,前方隐约传来音乐声。不明情况的我们,在人群中等着寺院开门,后来才知道寺院早开门了,这些都是等着看藏戏的牧民而已。

扎什伦布寺,位于海拔三千八百多米的日喀则。与藏地绝大多数寺庙一样,红色、白色、藏青色是最其基本的底色。寺院建在半山腰上,面积很大,入寺后,地势起伏,上下来回,非常消耗体力。

寺庙中还交错着许多蜿蜒的小巷,阳光很晒,只能脱下外套,用披肩围着头部。而走在小巷的阴凉处时,又很冷。西藏的天气就是这样,阳光下如临酷暑,阴凉处如入寒秋。

蓝天下的寺院与鲜花,看红衣喇嘛,走过白色的寺墙。

那一天,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在日喀则吃顿传统的藏餐吧

日喀则分布着各式各样的藏餐馆子,大多数本土小藏餐馆只提供藏面一种食物,里头吃饭的也多是附近的喇嘛们。在这个高原地带,煮碗藏面需要用高压锅,煮好的藏面,味道比较独特,外头非常绵软,里头还有夹生的白芯,吃起来如同一碗煮过了火的泡面。

因为海拔关系,藏民饮食非常单调,糌粑,酥油茶是最常见的食物。糌粑是青稞面粉加水揉成小团,吃一个糌粑,喝一口酥油茶,很容易饱腹。

除了酥油茶,藏餐馆子还提供一种类似酥油茶的甜茶,都是用小暖瓶装着,价钱也差不多,一暖瓶八块钱左右。差别在于,酥油茶倒在白瓷碗,表面泛着一层淡淡的油花,喝起来是咸的,有淡淡的奶腥味,一般外地人喝不习惯,藏民却是爱的不得了。喝甜茶使用一种金色的小玻璃杯,奶腥味不重,味道甜甜的,深受外地人喜爱。

“只有藏面,没有别得!”我和丹走了好几家藏餐馆,得到的答复皆是如此。每回都是掀开门帘,老板和喇嘛们总是用一种好奇的目光看着我们,似乎不太明白为什么会有汉族姑娘来这里询问想吃藏餐。

还好,后来找到一家还不错的藏餐馆,吃饭的人很多,藏民和游客都有。他们家后院有半露天式的餐桌,可以在阳光下伴着格桑花一起,享受一顿正宗的藏餐了。

小院后头不远处是厨房,上菜的藏族小哥,手高举着菜盘跑来跑去,速度飞快。我不禁为他捏了把汗,一不小心绊脚了咋办呢。

我们点了白切羊头,羊头一剖为二,上头撒着细碎的碧绿色葱花,一小碟红色的酱汁。随羊头一起端上来的,还有一把小小的木柄藏刀。我望着藏刀和羊头,不禁犯难,看来是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我笨拙的用藏刀剔羊头肉,羊肉是白味的,需要蘸红色的酱汁食用,酱汁咸咸的,微带点酸。一个羊头吃下来,费了不少功夫。

在店家的推荐下,点了一盘类似酪醴发酵一般的食物,说是藏餐特色。味道是怎样,已经不大记得如何形容了,只记得味道很残酷,我想我们大部分人是无福消受了。

买单时,一张龙飞凤舞的藏语小票,当是留作纪念了。

午后,漫步在日喀则的阳光里,一对藏族民间艺人,在街头潇洒自若的演奏着。没有华丽的舞台,也没有人山人海的观众。朴实如大街上每一位行走的路人,树荫下,一柄乐器,自弹自唱,动听极了。

世界那么大,我们一起去看看

打车时,遇到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老师傅,带着老伴,从湖南开车来拉萨,从珠峰到可可西里,从拉萨到纳木错...历时五个多月,将西藏彻底玩了趟。老师傅说,当初没想待这么久,来了就不愿意走了,索性在拉萨租房子住下,平时也偶尔接个单。

这对夫妻从退休开始,就一直全国各地自驾行,已经五年多了,而下一站,将是新疆...这其实就是我想过的生活啊,身体和心灵,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如果二者可以两全,那么便是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事情了。

这么静
比诵经声
还静
我骑上我的白鹿
白鹿踏着
尚未落地的雪花
轻如幻影
本来是去远山拾梦
却惊醒了
梦中的你



纳木错归来不看湖


从拉萨开车到纳木错,单程约莫需要六个小时。天还擦着黑,我们已经出发了。车子开出拉萨城,天渐渐亮了,大朵大朵的白云,如棉花糖一般漂浮空中。

日出开始了,棉花糖边缘散发着金色光芒。

我们路过了青藏铁路,第一次从车外看到牵引绿色车厢的两个火车头。我们还遇到了许多自驾和骑行者,与一列列绿色的军用物资车擦肩而过。笔直的公路,金色的阳光下,缓慢过马路的藏羊,云雾氤氲的雪山,一切都美极了,忍不住各种拍摄到停不下来。

司机师傅是个小胖,四川人,在西藏很多年了。小胖面对我们如此不淡定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大多数他的乘客,前往纳木错的路上,都是如我们一般开头就各种惊叹不绝,小胖已经见怪不怪了。

他一再劝我们留点电,这些都不算风景,后头有的是大片呢。小胖业余还是个摄影高手,他拍的照片在微博上,还有人约稿。他给我们看了他用手机在珠峰大本营拍摄的星空,说是专业摄像机拍摄的也不为过。

小胖说,那是凌晨两点钟的珠峰脚下,零下十几度,半夜出来上厕所,穿着军大衣出来上厕所,发现星空如此美丽。于是扛着大风,蹲在石头上,调整手机夜间模式,拉近焦距到极限,等快门按下的瞬间,脚已麻,手已僵硬。小胖说,建议旁边配备专业拍照鼓励师,互相鼓励加油。

车子继续盘山前行,翻过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雪山口,纳木错就不远了。温度越来越低,我们已经把羽绒服穿上了。到达海拔那根拉雪山口时,我们下车,第一次距离雪山如此之近。

天阴沉沉的,飘起了雪花,狂风裹挟着雪沫子吹向脸庞,手已经冻得如胡萝卜一般红肿。雪山前的风马旗,经幡鼓动,唱起了风颂。

风马旗、转经筒在藏地到处可见,藏民的房顶也有转动的经幡。藏传佛教认为,持颂真言越多,越是对佛的虔诚,可得脱轮回之苦。

以前藏民大多不识字,因此将经文写在风马旗上,写在转经筒里。风吹动经幡,相当于颂经一遍,此为风颂。而转经筒转动一周,即等同于念诵《大藏经》一遍。

翻过了那根拉雪山口,距离纳木错就不远了。藏地每一个圣湖,都有一座神山守护。马年转山,羊年转湖,神山冈仁波齐守护着圣湖玛旁雍错,而纳木错的守护山,则是念青唐古拉山。

云层很厚,晴雨交错的天空,念青唐古拉守护着圣湖纳木错。透亮的蓝绿色湖水,散发着神圣的光芒。纯白色的牦牛,山脚下迎风吹动的经幡。纳木错归来不看湖,西藏归来不看云,不看天空,不看山。

裙裾轻扬逐浪花,掩面低眉水云间。面向圣湖神山许愿,我在纳木错,海拔4718米。

在纳木错只停留了短短两个小时,便踏上返回拉萨的路。还好一切都算顺利,小胖说,去纳木错,需要运气。如果前往纳木错的路上,遇着雨雪天气,很可能得原地返回,待天晴再来,比如他前一天带的客人就是如此。

别了,纳木错,别了,雪山圣湖。



清晨的大昭寺


清晨八点多抵达大昭寺时,寺院门口到处都是藏民,他们大多携带磕长头的垫子,或虔诚磕长头,或安静地翻看一本书,等候九点寺院开门。

此时的八廓街上,转寺的人群渐渐多起来,我和丹也加入到转寺的人群中,跟随牧民一遍又一遍的转寺而行。这些牧民大多身穿传统藏袍,手持转经筒,口念六字真言。

有上了年纪拄着拐杖的老人,在家人的扶持下慢慢走着,也有年轻的牧民夫妻,背着小孩来朝拜。

人群中随处可见虔诚的朝圣者,面朝寺院所在方向磕长头前行。看过电影《冈仁波齐》的人都知道,牧民可以磕长头数千公里,历时数月甚至数年,只为来到心中的圣地朝拜。在八廓街,我们也遇到一位牧民大哥,看起来是从外地磕长头到拉萨,当他磕完长头起身时,一位路过的藏民大婶正在布施。

印象最深的有一位黄衣喇嘛,每次磕完长头,起身大步前行,那超脱平静的面容,想必他的内心一定自由极了。

九点大昭寺开门,牧民们开始入寺朝拜。寺院中充满了浓浓的酥油味,油灯摇曳下,喇嘛们正在颂经。许多牧民从家中拎了酥油过来,小小的旧式保暖瓶,他们正往酥油灯中倒入自家做的酥油。

这些牧民一生中对于物质的追求很小,他们把所有的精神寄托都给了寺院。寺院在牧民心中地位很高,从出生到死亡伴随牧民一生。每一位牧民出生时,由德高望重的喇嘛赐予牧民名字;生病了,牧民会去寺院请喇嘛,早年间藏医多为喇嘛,至今西藏很多地区都没有医院;临告别人世时,喇嘛会为死者颂经。

每个牧民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磕长头去心中的圣地朝拜。他们勤恳放牧劳作,积累的钱财,只留下够全家人吃住用的部分,剩下的一部分作为磕长头朝圣的路费,其余的全部供奉给了寺院。

信仰,在这个距离天空最近的地方,依旧保持着许多旧日的传统与习俗。愿它能继续传承那份圣洁的神秘感,扎西德勒。

转寺归来,钻入一家藏餐馆,点一份藏饺,一碗藏面,燃一炉藏香。完。

你来了,铺天盖地

我去了,一抹浮云



关于西藏,你不知道的:

1.高反并不可怕,只是爬楼梯会喘

2.传统藏服与现代裝混穿是潮流

3.出门可以叫滴滴,一不小心不是奥迪就是保时捷

4.菜和肉一个价,煮碗馄饨也要高压锅

5.甜茶比酥油茶好喝

6.青稞米酒度数很低,口感不错

7.传统藏餐小馆只提供藏面

8.牦牛肉到处都是

9.藏茶好喝,藏药很贵

10.藏医治病看手相,左手掌纹为先天基因,右手掌纹为后天基因,医心甚于医身

11.牦牛山羊会跑上公路,公路遍布车速检测器

12.阳光很晒,温差很大,一年四季需要戴帽子,不是防寒就是防晒。

13.火车牵引需要两个车头,青藏铁路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守路人。

14.四川人很多,遍地川菜馆子

15.湖水富含矿物质,颜色是浅翡翠绿的

16.大部分藏民都是热情友好的,不过景区的藏獒牦牛不要拍,收费

17.蓝天白云是真美,高原雨雪晴可以在同一时间进行,你能看到雨雪从云朵上撒下来。

18.有山有水有桥有屋顶的地方都有五色风马旗,代表金木水火土

19.每一座圣湖都有一座神山守护,羊年转山,马年转湖,一圈可以抵平时十三圈

20.玛旁雍措是第一大圣湖,守护山是世界公认神山冈仁波齐

21.每一个藏民一生需要磕十万个长头,念十万遍经,转经筒原是为不识经文的藏民准备的

22.大昭寺地位重于布达拉,朝圣的藏民会手提酥油茶和藏香来寺庙供奉

23.寺庙中不能戴帽子和穿短裙,拍照需要在指定地方进行

24.布宫门票需要拿身份证提前预约 ,并且七天内不能再进布宫,在第三道门持预约券换门票

25.大昭寺门票可以重复使用

26.转山转湖转寺转经都是自左往右

27.看风景去林芝,看野生动物去可可西里,看草原放牧去那曲,看传统寺庙去昌都,看藏传佛教去山南,看古格王朝遗址去阿里,珠峰下边大本营,需要提前办边防证

28.现代化气息越来越浓,要看传统西藏,需要去江孜看古堡,当然也可选择下牧区

...




相关文章

  • 十月,我想去西藏流浪

    十月,我想去西藏流浪。 去看望布达拉宫墙角的格桑花; 去看望念青唐古拉守护的纳木错; 去翻过海拔五千一百九的那根拉...

  • 最美情郎

    我想去西藏 寻找那位流浪在拉萨街头的僧人 我想去西藏 偶遇那个世间最美的情郎 人世间的痴情不过如此 抛开世俗的眼光...

  • 我想去西藏,带你去“流浪”……

    儿时总想仗剑走天涯 如今,只想陪一个人流浪天涯 趁着年轻,乘着微风,带着长久以来的梦想牵着一个人的手 图/杜风彦 ...

  • 流浪

    年纪大了,大概是安定得太久,关于漂泊流浪的想法却强烈了起来。 想去新疆想去西藏想去草原想去林海想去苏格兰高地想去挪...

  • 我想去西藏

    厌倦了钢筋水泥般城市的喧嚣 远离纷纷扰扰尘世的繁杂 我想带着一颗向往自由的心 一个人、一个背包 一本书、一个单反 ...

  • 我想去西藏

    厌倦了钢筋水泥般城市的喧嚣 远离纷纷扰扰尘世的繁杂 我想带着一颗向往自由的心 一个人、一个背包 一本书、一个单反 ...

  • 我想去西藏

    生活是自己活出来的!

  • 我想去西藏

    作者:张馨之 笔名:馨之 昵称:臭臭 说起西藏,几乎每个人都表现出心驰神往的样子, 都说西藏是人间圣地,也称...

  • 我想去西藏

    文/weiter 毕业季的帷幕拉开了,随着时间嘀嗒嘀逝去,心里也一天比一天不是滋味。而毕业旅行悄悄提上日...

  • 我想去西藏

    西藏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没有情节也没有想法。就只是很想去,然后可以的话去爬珠穆朗玛峰。 西藏是我决定和我共度一生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月,我想去西藏流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ze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