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澜波犹在,对错何存

澜波犹在,对错何存

作者: 亦频 | 来源:发表于2018-01-27 10:44 被阅读0次

老叶家在通州。每次从市区回家,总会路过一座大桥。

老叶告诉我,桥底下流淌的,就是京杭大运河。

我脸贴着公交车的玻璃窗,久久无言。

这不是我第一次与她相遇。之前在苏州,有导游指着一条宽阔的河流,告诉我们,这就是京杭大运河。

每次听到这个名字,总是会想起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当年隋炀帝开挖大运河,虽有水殿龙舟耗费大量民力,却也为后世开辟了一条漕运的通衢大道。是是非非,总难评断。

曾经看过一文,曰,读史读到深处,便不知对错,不知真伪。初听觉得心惊,细品之下,才知实为真知灼见。

早些时候重温了一部老剧《雍正王朝》。有评论说,读史要看天下大势。如果从清朝的观点来看,要遏制土地兼并,充盈国库,摊丁入亩是符合天下大势的;要维护中央的稳定,整肃吏治也是符合天下大势的。可是如果站在世界的角度开看呢,早在康熙年间,彼得大帝乔装成一个小学徒,扬帆起航,前往欧洲去学习最先进的文化;而雍正皇帝呢,不过是戴着假发让几个外国人画像罢了。他呕心沥血去修葺的,是一艘早已腐朽的破船,很快就将面临风雨飘摇的困境。

读史很容易站在一个上帝视角去看过去,仿佛自己有了通天彻地的智慧。但是当我们身处其中之时,难免会局限于自己的视野。

就如同这碧波澜澜的大运河。在当时看来,三征高丽已近耗尽国立,而在此事又开通大运河,无意是雪上加霜。多少人将运河比作长城,皆是暴政的象征。

但是,站在历史的尽头回望,长城抵御了多少外族的入侵,而运河又承载了多少物资的互通有无。漕运对于古代中国的意义,不言而喻。

曾经有人在知乎上提问,如何在能拥有一个大的格局?

最好的一个答案是:站在跟广阔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去看待目前的生活。有时候跳出逼仄的时空,我们会发现,眼前的焦虑不过是杯中风暴,当我们走到很久很久以后,也许回想如今,不过是一小段泥泞却美好的风景。

相关文章

  • 澜波犹在,对错何存

    老叶家在通州。每次从市区回家,总会路过一座大桥。 老叶告诉我,桥底下流淌的,就是京杭大运河。 我脸贴着公交车的玻璃...

  • [七律] 心头好

    文/A 幸运点 茗香不纳墨初温,愿寄空灵潋滟痕。 夙夜波随何处去,狼毫澜倚纸鸢存。...

  • 《青年志,致青年》——写给青年的自己

    忆及年少,也曾壮志凌云; 不管时光荏苒,不论岁月混沌。 如今,一席风流之后, 志向意犹在, 风霜欲何存? 每每说,...

  • 朝生

    无波也无澜。 蜉蝣朝生、

  • 竹林犹在,名士何寻

    魏晋时期,有一群名士:谯国嵇康、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

  • 往事犹在 故人何已

    1. 九十年代中,广州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最巅峰,这座城市传遍神州大地,激荡着无数南下者的雄心,南下广州成为了人们想一...

  • 满月犹在 何殇之有

    有一天晚上 月亮起来的部分只有猫儿的微笑那么细小 人们常说那是满月殇 那夜的月非常非常亮 然后把剩下的原来不亮的地...

  • 人心何存

    陈近南伴随着各种焦虑在为恢复大明江山而奔走, 但是这个过程之中, 各种各样的失败接踵而至, 但他总是对鹿鼎公说"青...

  • 澜澜之恋,何怜于世?

    轻轻地,慢慢地,透过那迷雾密布的林,不经意间瞥见了你的身影。 你身藏在那万千绿叶之间,或许那少女的羞涩,让你不想在...

  • 诗.文澜江

    无聊唱唱我的歌, 寂寞看看文澜江。 红花绿叶蜂蝶飞, 情人双双醉出入。 阳光明媚波粼粼, 微微波浪向东流。 不知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澜波犹在,对错何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gcn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