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关平
目录:
第一章:恩怨情仇
第二章:吾为君佐
————
马超、姜维均出身凉州,后归蜀汉,二人多有相似之处。马超敏感却又张狂,姜维温顺但很自负,都属于复杂性格的圆形人物。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6237/a57eabe3679e3469.jpg)
他们长期作为主帅出现。
马超陆续成为曹操(渭水)、刘备(葭萌关)的大敌;
姜维也曾让诸葛亮(天水)、司马懿(五丈原)头疼。
只可惜,二人智勇有余而情商不足,虽有短谋却无大略,在乱世中显得过于单纯。
幸好,马超和姜维身边命运般地出现了两位高情商的辅佐之才——外表粗豪,内心沉稳,足可称之为“智将”,他们便是为人低调的庞德与夏侯霸。
————
△恩怨情仇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6237/56683b8ba60901be.jpg)
庞德少时跟随马腾出道,和孟起自小相知,在马超的征战生涯中,庞德时常跟随在其身边,饱经沙场,共历生死,但在渭水战败后逐渐与马超产生理念分歧,乃至马超南下葭萌时庞德托病不出,最后主仆二人分道扬镳。
夏侯霸是夏侯渊之子,本与蜀汉有世仇,“霸常切齿,欲有报蜀意”。而张飞娶了夏侯霸从妹,两族有姻亲关系,司马政权上台之后,夏侯霸有了去处,投奔了外甥刘禅。姜维北伐中原,对夏侯霸多有倚重,此人知晓司马一族的将事战略,明于地势兵要,使姜伯约如虎添翼。
庞德和夏侯霸这两位看似粗莽的武人,就如此不协调地成为了两位帅哥身边的计略之士。从后文可以看出:马、姜每有大事,总是找庞、夏商议。
笔者喜欢研究星座。个人分析,马超、姜维都是复杂的双星座:
马超像天蝎射手,既有敏感多疑的一面,又有潇洒果敢的一面;
姜维像双鱼白羊,既有温顺乖巧的一面,又有自负冲动的一面;
而庞德与夏侯霸都像摩羯座,以沉稳与隐忍见长。水火属性结合的人都比较敏感冲动,这与土属性的摩羯差距甚大,远不如摩羯座情绪稳定。
庞德在樊城战败被关羽(故主马超之国)擒杀,夏侯霸征讨魏国(父亲夏侯渊之国)时中伏战死,二人虽然战死沙场,果敢义烈,但却背上了“不忠/不孝”的罪名。
庞德不仅没跟马超入川,而且归顺了旧主的死敌曹操,这在看重义理的后汉时代无法不引人非议,马超梦中都恨不得杀死曹操,庞德一直为其心腹,常听马超诉说仇怨,何以要与马超决裂至此?其心理起伏变化值得研究。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6237/b94e0fedd4913d1a.jpg)
庞德背叛的是友,夏侯霸背叛的是亲。其父夏侯渊为刘备大将黄忠所杀,而夏侯霸在走投无路之时居然投奔了弑父之国,这在以孝治天下的东汉一样不可思议。
《三国志》中说其“素为曹爽所厚”,在司马懿发动政变之后,曹爽的党羽遭到清理,而其侄夏侯玄本为征西将军,在政变后该职务又被郭淮取代,所以夏侯霸投蜀前还请夏侯玄同往,夏侯玄没有答应,最后惨遭杀害。
夏侯霸投蜀之后,帮着姜维征讨故国,其思念曹氏政权,痛恨司马氏篡逆,故其热衷北伐的目的并不是伐“魏”,而是伐司马氏。也许夏侯霸是想借蜀军之力赶走司马氏,光复曹魏政权。这样的苦心,蜀人似乎不太明白,姜维没有多想,张嶷、张翼等人更不会懂。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6237/8117adae49d30b94.jpg)
另外,庞德与马超之间,夏侯霸与姜维之间,都曾有过敌对的战斗。
先看庞德。
《三国演义》第72回:【次日,(曹操)兵出斜谷界口,前面一军相迎,为首大将乃魏延也。操招魏延归降,延大骂。操令庞德出战。二将正斗间,曹寨内火起。人报马超劫了中后二寨。操拔剑在手曰:“诸将退后者斩!”众将努力向前,魏延诈败而走。操方麾军回战马超,自立马于高阜处,看两军争战。忽一彪军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拈弓搭箭,射中曹操。操翻身落马。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刺斜里闪出一将,大叫:“休伤吾主!”视之,乃庞德也。德奋力向前,战退魏延,保操前行。马超已退。
操带伤归寨: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却门牙两个,急令医士调治。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却教庞德断后。却说曹操退兵至斜谷,孔明料他必弃汉中而走,故差马超等诸将,分兵十数路,不时攻劫。因此操不能久住;又被魏延射了一箭,急急班师。三军锐气堕尽。前队才行,两下火起,乃是马超伏兵追赶。】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6237/f3aa450f5fbf90a2.jpg)
庞德与马超人生观出现分歧,故南辕北辙,投蜀归魏,遭遇敌对之阵。马超在蜀郁郁寡欢,庞德在魏也不受信任,从樊城之战抬棺出战可以看出魏人对庞令明的态度。当年张辽在吕布帐下时就得罪了李典、乐进等人,长随马超的庞德同样也遭到了魏国诸将的不满,其处境类似于心怀忧惧的马超。
斜谷一战,明写庞德救主之勇,侧面又屡屡出现马超之身影,罗贯中虽惜墨如金不言二人重逢,但“断后”的庞德与“屡攻劫曹军”的马超不可能没有照面,而见面后必有交谈。此剧情若是陈舜臣或吉川英治来写,也许会有两位主角的对话,而一向大手笔的罗贯中故意此处留白,让有心的读者自己揣摩,像侦探一样推理和想象历史真相,这也是读三国的乐趣所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6237/a74af5a4a217dbbb.jpg)
夏侯霸与姜维的交战更加直接。公元247年,羌人首领饿何、烧戈叛魏投蜀,一向善于把握机会的姜维出兵接应。夏侯霸率诸军屯兵抵挡姜维的猛攻,而郭淮部坐山观虎斗,久久未能南下救援,他与夏侯霸不睦,故意要让夏侯霸出丑,等到两军打得筋疲力尽,他再去接应,合力打败姜维。
这场仗,夏侯霸领略了姜维的用兵才能,姜维也见识了夏侯霸熟知地形的优势,二人互相佩服,为日后的默契配合埋下伏笔。
————
△吾为君佐
再看二人智谋。
《三国演义》第58回:【马超、韩遂引大军都到,围住长安。钟繇上城守护。长安乃西汉建都之处,城郭坚固。壕堑险深,急切攻打不下。一连围了十日,不能攻破。庞德进计曰:“长安城中土硬水碱,甚不堪食,更兼无柴。今围十日,军民饥荒。不如暂且收军,只须如此如此,长安唾手可得。”马超曰:“此计大妙!”即时差“令”字旗传与各部,尽教退军,马超亲自断后。各部军马渐渐退去。
钟繇次日登城看时,军皆退了,只恐有计;令人哨探,果然远去,方才放心。纵令军民出城打柴取水,大开城门,放人出入。至第五日,人报马超兵又到,军民竞奔入城,钟繇仍复闭城坚守。却说钟繇弟钟进,守把西门,约近三更,城门里一把火起。钟进急来救时,城边转过一人,举刀纵马大喝曰:“庞德在此!”钟进措手不及,被庞德一刀斩于马下,杀散军校,斩关断锁,放马超、韩遂军马入城。钟繇从东门弃城而走。马超、韩遂得了城池,赏劳三军。】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6237/15654f325f7bc639.jpg)
这一招“以退为进、瞒天过海”乃用兵之奇,虽非盖世绝伦,但运用在战法之中,取一座难攻不破之城,恰到好处。马超非惟有勇,亦能用奇,庞德在临阵应变之时每献良策,且能身体力行,勇斩敌将,相当于陈宫与张辽合二为一。
不过,庞德却不能算合格的“谋士”——马超之战败,不在于一两座城池的得失,而是因为西凉各部的内乱。曹操用贾诩之计离间马超、韩遂,此时马超并没有咨询帐下意见,庞德也未及时进言,只是乖乖听令与盟军交战,可见洞察力非其所长,而战术的使用对将领来说只是基本要求。吴国的吕蒙、甘宁,蜀国的关羽、魏延,都有具体的战术表现,而徐晃、张郃的传记甚至全篇都在描写他们的战术谋略。因马超缺乏谋划人才,故能显出庞德之智。
再说夏侯霸。《三国演义》第110回:【是日黄昏时分,忽三五次流星马报说:“有两路兵来,旗上明书大字:一路是征西将军陈泰,一路是兖州刺史邓艾。”维大惊,遂请夏侯霸商议。霸曰:“吾向尝为将军言:邓艾自幼深明兵法,善晓地理。今领兵到,颇为劲敌。”维曰:“彼军远来,我休容他住脚,便可击之。”乃留张翼攻城,命夏侯霸引兵迎陈泰。】
这一段并没详述夏侯霸的计策,但面对陈泰和邓艾两路劲敌,姜维首先便与夏侯霸商议,可见其对夏侯的倚重。姜维本就是智勇双全之将,孔明称其“敏于军事”,认为他才智在黄权、马良之上,把他当成接班人来培养(马良和黄权分别被孔明和刘备重视,被认为是能够继承庞统与法正的智谋之士)。而这么聪明的姜维每遇难题,却都要与夏侯霸商议:
【却说姜维在钟提大设筵宴,会集诸将,商议伐魏之事。夏侯霸曰:“艾年虽幼,而机谋深远;近封为安西将军之职,必于各处准备,非同往日矣。”……维不信,引数骑凭高望之,果见祁山九寨势如长蛇,首尾相顾。维回顾左右曰:“夏侯霸之言,信不诬矣。此寨形势绝妙。止吾师诸葛丞相能之;今观邓艾所为,不在吾师之下。”……
却说姜维从董亭望南安而来,至武城山前,谓夏侯霸曰:“近南安有一山,名武城山;若先得了,可夺南安之势。只恐邓艾多谋,必先提防。”……维复引兵退,再与夏侯霸商议曰:“南安未得,不如先取上邽。上邽乃南安屯粮之所;若得上邽,南安自危矣。”】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6237/ef5ccfb2cb84c21c.jpg)
可以看出,比起张翼、廖化这对老将,姜维更信任的人是夏侯霸。蜀汉后期除姜维外,再没有能出谋划策的军事人才,这便突显了夏侯霸的谋略(与马超身边的庞德一样)。
张翼、廖化分析客观形势,认为魏强蜀弱无法争锋,不建议连年出征;而出身凉州的姜维思念故土,又自负于军事能力,希望在有生之年完成恩师孔明的遗愿,更愿意亲近志同道合的战友。但在姜维眼中,夏侯霸熟知魏国人才详情,又对雍、凉两州的地理地势了如指掌,是伐魏的最佳助手。
《三国演义》第115回:【霸大喜曰:“果空城也。”遂当先杀入,余众随后而进。方到瓮城边,忽然一声炮响,城上鼓角齐鸣,旌旗遍竖,拽起吊桥。霸大惊曰:“误中计矣!”慌欲退时,城上矢石如雨。可怜夏侯霸同五百军,皆死于城下。后人有诗叹曰:“大胆姜维妙算长,谁知邓艾暗提防。可怜投汉夏侯霸,顷刻城边箭下亡。”……维闻夏侯霸射死,嗟伤不已。】
这段情节史无明载,是罗贯中给夏侯霸特制的结局,让夏侯将军的故事有始有终,文中的诗写了三人,姜维有谋,邓艾有略,夏侯霸成了两虎相斗的牺牲品,作者一句“可怜”,一句“嗟伤”,仲权就这样结束了纠结的一生。
观《三国无双》游戏中夏侯霸的造型设定,会觉得此人是个阳光少年,谁知其一生如此跌宕起伏、悲苦不顺。罗贯中还嫌如此不够,不仅安排其七十多岁在战场上持刀作战,还设计情节让其中伏而死,悲壮如山。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6237/2336ce6b8128fbbf.jpg)
《三国无双》把庞德和夏侯霸塑造成全副盔甲、行走笨拙的猛将,并没有展现二人的谋略,但我在《庞德与马超:解不开的恩怨》一文中详述过马超、庞德在游戏中富有深意的对话。而夏侯霸也有与姜维同生共死的剧情,游戏创作人并未忘记展现这两对友人的内心故事。
庞德和夏侯霸的人气并不高,人们多是因为喜欢马超、姜维才爱屋及乌,实际上他们的作用绝不仅仅是副将,而是作为“军师”的存在。有此二人在侧,应是马超和姜维的福气。
2014.11.9初稿 2018/1/27修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