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客观:1家庭原因。家庭成员溺爱,迁就;家庭对儿童要求过高、过严,又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家庭成员教育的不一致性:家长对子女要求前后不一致或家庭成员由于生活阅历和文化素养不同,甚至思想意识、世界观的不同,经常向儿童提出一些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要求,其结果要么使儿童无所适从,要么养成儿童的多重人格;家长缺乏表率作用;家庭结构的剧变。2学校方面。3社会方面。主观:1错误的道德认识,如把违反纪律视为英雄行为,把敢打群架等同于勇敢等;2异常的情感表现;3明显的意志薄弱,明知故犯;4不良习惯的支配;5某些性格缺陷;6某些需求未满足,去校外寻求满足,接触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
一些个案材料表面,儿童说谎多半是由于现实环境中存在有不诚实、自私的坏榜样或提供了说谎机会造成的,其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方式的不当或不一致往往是其主要的外部原因。
学生不良品行的矫正:1了解不良动机;2纠正认知障碍,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对道德概念或观念似是而非的理解;3克服习惯惰性;4克服自卑心理,善于发现学生自身闪光点及长处,及时肯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5抵制外界诱惑;6针对差异,因材施教。
不良品行矫正的方法:1表征性奖励法,对矫正了不良行为或作出了良好行为反应后给予肯定和奖励。2强化暂停法,在一段时间内对行为者暂时不予强化,或把行为者与特定的强化环境相个例,从而抑制不良行为的发生或降低其发生频率。3防范协约法。4过错矫正法。5榜样示范法。
学生的品行不良主要出现在15岁之前的时期,13-14岁是高峰。一般年幼儿童的不良品行多与道德认识有关,教育中应多正面引导,通过活动加以矫正;年长学生的不良品行则受多种因素影响,需作具体分析。尤其要考虑他们半幼稚、半成熟且精力充沛的特点,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有益活动,使他们精力得到发挥。从个性差异来看,教育中还应注意兴趣、气质、能力、性格等方面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就必须对学生各方面情况、各种信息有全面系统的了解。
青少年想被看做一个成人:1中学生绝不应该被当做孩子看待;2绝不应在其他同伴或其他有关的人面前轻视青少年;3给以明确的指示,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4注意同伴之间的影响,同样一个管理措施,在小学行得通,在中学就不一定行得通;和老师对着干的学生,在小学不会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可是在中学,则可能被同学们视为影响,同伴学习的效果在中小学可能是不一样的。
自我意识是对个体自己的心理、思维及行为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果的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人首先形成对外部世界、他人的认识,然后才逐步认识自己。
从结构上看,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从自我观念看,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体验的具体内容。自尊心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与体验。自信心是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
生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胜利属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的存在、行为,对自己的身体、外貌、体能等方面的意识。社会自我,指个体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利、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心理自我,个体对自己心理属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的人格特征、人格倾向、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及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意识。
现实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自我的看法。投射自我是个体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卑感。理想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将来的我的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