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从练笔阶段,进入了自我否定阶段。无论想到什么都无从下笔。
听了无戒老师在纸上电台的分享后,自己才从沮丧和无所适从里走了出来,明白这种感觉是每一个学习写作的人都会遇到的瓶颈。
于是静下心来专心看书,天南地北只要有兴趣的都会去读。不想写也不再强迫自己。
如果真要把写作当做终身去做的事情,就可不争这朝夕。虽然写不出文字的感觉,就像难产一样憋闷和烦躁,但也不得不顺应自己此刻的内心。
这段时间抽空看了很多经典的文字,第一为作者优美的文字、娴熟的技巧和精巧的构思所折服,第二也为自己知识的浅薄、词不达意的表达、一穷二白的文字起点,自我否定得抬不起头来。
唯一还可以拿到台面来说的是,虽然写不出啥好文章,但对好文字却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了。
也从很多优秀作者的自传式散文里,了解了初入门时的困惑、天长日久的坚持和积累,一次又一次失败的打击和磨练,到最后完成量变到质变的爆发。
外人只看到水到达沸点时,滚滚怒放的壮观,而从不念叨,那锅底有多少柴薪燃成了灰烬,那么多的能量聚集在一块,只为促成水最后的绽放。
耐心的守候和等待吧,慢慢的积攒燃料和能量吧,一切准备停当了,就像水到达了沸点,就能盛放成蒸汽,完成质的变化和飞跃。
虽然经常自我否定,但我从没有过气馁。我经常反问自己:一没有文科学历,二是已经放弃学习多年的中年家庭妇女,仅仅凭着年幼时的初心和一腔子热血,就一头扎进文字的海洋里,能写出自言自语的文字二十五万,已可认为有可喜可贺的孤勇了。至于写出来的效果,也在意料之中,可以接受了。
梳理了一下前期的写作思路,基本上是自己多年来的一些心结和对生活的一些感悟了。相当于是心灵的一次自我救助,写下的文字就像放下的包袱,也如对于身体而言多余的排泄物,不美丽是不言而喻的。
这种自我解剖也许对于别人毫无益处,但对我来说是一种重生和救赎。可以站在另一面,全方位无死角的了解自己,达成了身与心的和解。
一个连自己都无法把握和了解的人,又如何能写出客观公正、人性通达的文字来呢?又如何能透过复杂的社会现象看到本质,再抽丝剥茧,落实到自己的笔下呢。
自嗨模式也好,自我否定的颓废也好,都是为了后面的进阶和成长。就像一棵种子,要先在黑暗的土壤里酝酿出足够的力量,才能破壳破土而出,从柔弱的叶片里,长出粗壮的主干和茂密的枝叶来。
只要我还没有放弃努力,努力向上,去冲破一切藩篱和阻碍,保持完整的生命张力,保持向阳光靠近的本性,就一定能冲出地壳,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可照日月,可慰风雨,也可为一方天空送去小小的阴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