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常听到很多人讲职业困惑,大多数人在职业迷茫期、倦怠期时,那撕心裂肺的痛苦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这个工作没意思,毫无价值感。
我的一位来访者在税务大厅柜台工作已有数年,她对我说:“现在真的觉得自己不想再这样下去了,我每天只是机械劳动,生活和工作完全没有意义,想学什么也学不到,生活圈子也很窄,想挣脱却挣脱不了,真的觉得很压抑。”
另一位来访者三十出头,来自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他对我说:“我大学毕业就干这个工作,真的不知道自己还会做什么?我觉得别人的世界都很精彩,那些外面多姿多彩的新鲜信息好像和我是绝缘的,我的工作为何就是那么无聊,所有的评价、晋升、成功与否都掌握在别人手里,好像有一种无形的绳子把自己捆绑起来,动弹不得,我觉得自己看不到未来,我很害怕。”
每当听到此类倾述之时,我都能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空虚的无力感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感,这些感情的背后,并不是职业本身出了问题,而是职业心理亮起了红灯。

通常这一类人群的日常表现为: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激惹,对周围人、事漠不关心;工作态度懈怠,对服务或接触对象越发没有耐心;对自己工作意义和价值评价降低,经常迟到早退,甚至出勤不出力或是有跳槽、转行的打算。
话说,人生路漫漫,哪有谁没遇过“坑”和“坡”呀!此情此景属于职业生涯瓶颈,遇到不可怕,就怕不懂自己的内心,一直硬挺下去!
职场人在“囧”途
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分成五个层次。
职场人在“囧”途
第一层次:生理需求,也是级别最低、最具优势的需求。如果得以满足:其他需求才能起到激励因素。如果未满足,就会什么都不想,只是要活下去,思考能力、道德观明显变的脆弱。
第二层次:安全需求,也属于级别低的。其实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当一个人感到自己对身边的事物受到威胁时,就会觉得这世界不公平、是危险的、不能被信任的。例如:一个成年人,因工作不顺、薪水微薄,而变的消极,会以发牢骚、埋怨、酗酒等行为来发泄不满,寻找短暂的安逸感。
第三层次:社交需求,这属于较高层次需求。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更加细致。通常这类需求得不到满足,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存在感。
第四层次:尊重需求,这属于高层次的需求。这类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当不能得到满足时,人会变的很爱面子,或是积极地用行动来让别人认同自己,也很容易被虚荣所吸引。
第五层次:自我实现需求,这是最高级需求,包括针对于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获得的需求。只有此前四个需求满足了,才会相继产生这个需求。例如:一个真心为帮助他人而捐款不留名的人;一个登珠峰的人,只是纯粹想打造好体魄,挑战自我、超越自己;一个企业家,真心认为自己所经营的事业能解决就业、创造价值,为社会贡献而努力工作。
职场人在“囧”途
根据五个需求层次,来看职场人的需要主要分两级:
1、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这些可以通过外部条件得以满足。比如:要有稳定保底的收入,要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最好是个“铁饭碗”,这样便可以满足吃喝拉撒睡等人的生理机能正常运转、满足并维持生存的基本所需。
2、感情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些需求属于高级需求,是要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永无止境的。
在发达国家、发达城市以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大多人的职业归属感、认同感是来源于三个高级别需求的满足。这三个高级别需求除了不可控的外界因素,更多时候是向内求,也就是说,如何进行自我成长,来看待这三个需求。
市场化的社会充满了诱惑,每天都有看似数不胜数的机会,但世道从来都是艰难的。在追求高级别的需求层次时,难免会遇到挫败、伤痛,虽然有很多“鸡汤”陪伴左右,但终究这路,还得自己走!如何将感情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进行到底?这比账面盈利更重要的,是真实地面对自己!

什么是“真实”呢?
梅贻琦的答案是“真实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泰戈尔在清华大学演讲时说:“我竭我的至诚恳求你们,不要走错路,不要惶恐,不要忘记你们的真心和真性。”
我和文章开头时提到的两位来访者,就此进行了一番讨论(各种倾听、共情……之后的内容):
1、自己目前所处的需求层次在哪里;
2、自我的理想状态是什么样子的;
3、目前的自己与理想状态的差距有多少,其中哪些是自己可以改变的、哪些是需要借助已有资源改变的、哪些是根本改变不了的;
4、为理想状态,现在及今后一段时间可以做些什么努力。
似乎当这一些理顺后,情绪处于平和状态,理性回归大脑,每一个人心里对职业的何去何从会有新的认知。

职场有时很像交易所,当把自己限制在交易的狭小空间里,目光难免会变得狭隘,每天频繁的进出场,会让自己觉得有存在感,时间一长就会产生一种麻木的踏实,丧失真实的追求,忘记了当初进入这个市场的真实目的——不是开仓、平仓,而是收益的增长。
对于处于高级需求的职场人来说,对自己真实,听从内心,是一种思想上的感化和行为上的指引,可以帮助职场人在面对机遇与挑战并行的职业路上,不忘初心、摒弃自以为的稳定和他人舆论的绑架,把遇见的疑惑、棘手的问题当做一种乐趣和自我增值的手段。当然,也可以把职场当做修罗场,修炼一种能力,一种竞争能力,可以转败为胜、否极泰来的能力。
著名期货投资人青泽曾在《十年一梦》中说“大多数市场参与者日复一日,像噩梦一样无法摆脱的错误,只能随着投机者的个人修养和境界的提高而被超越、被消解,而无法在当前的情况下彻底消灭,不再重犯。”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职场心理!
职场人在“囧”途
最后用马德老师的一段话结尾吧:
我慢慢明白了我为什么不快乐,因为我总是期待一个结果。
看一本书期待它让我变深刻,吃饭游泳期待它让我一斤斤瘦下来,发一条短信期待它被回复,对人好期待它回应也好,写一个故事说一个心情期待它被关注被安慰,参加一个活动期待换来充实丰富的经历。
这些预设的期待如果实现了,长舒一口气。如果没实现昵?自怨自艾。
可是小时候也是同一个我,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看蚂蚁搬家,等石头开花,小时候不期待结果,小时候哭笑都不打折。

网友评论
于是在某一天突然想明白了,与其昏昏噩噩的生活,还不如积极的工作,去证明人生的价值,所以在职场努力的打拼,也许还会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梦想。
感谢作者的这篇文章,给我前行的人生路上又多了一片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