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端午。难得休息个把日子从乡下回来与我们团聚的父亲却生了病。母亲特地交代我要带父亲去看中医,说每次父亲生病,都是吃了中药就能好。
陪着父亲去看了一位老中医开的私人门诊。夏日午后,大概许多人感了暑热的缘故,诊所里的病人看起来不少。等父亲看完病,医生说应该是湿痰过盛引起的脾胃不和、头痛眩晕,开了药方让我去取药。药柜前,年轻的药师正拎着称子照方拿药:半夏、陈皮、白茯苓、炙甘草-----用我有限的中药常识,看得出这应该是方剂中的二陈汤增方,用于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在混合着各种药香味的药房里,半夏的辛辣气味扑鼻而来,显得浓烈而独特。忽然想起,这时值五月的时节,应该就是半夏的味道吧
从15岁开始学的中药,到26岁离开药房转行,细想起来,生命中有将近十年的时间是与中药紧密相关的。只是始终觉得自己与中药结缘的时机实在过早,而年少粗浅浮躁的心性是很难能够理解中医药这样博大而幽深的学问的。为应付考试,念过很多的专业课程,《方剂学》、《炮制学》、《鉴定学》、《中药学》等,学过气一元论、五行学说、阳阴学说等各种辩证学说,也背过四性五味、药特七情,然而对于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华之精髓,却因为年少缺乏悟性与志趣,自然都只能触及皮毛,无法领会更多。
年岁渐长,遍尝寒热温凉、辛甘酸苦咸的人生百味之后,才开始日渐领悟中医药哲学中无一不深藏的人生哲理。中医药强调整理观念、辩证论治、未病先防,提倡人与自然、与社会、与身心的调和一致。《黄帝内经》载:“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其幽微精妙之处,非平顺心性、历练岁月不可解。
辛弃疾曾用24味中药做成《静夜思》一首,”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回顾自己与中药所结的这太早太浅的缘,真是悟得太迟,独余”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
中药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在长期的与自然抗争、相处的过程中通过实践逐渐认识到植物对人体的作用,因此最早发现的药物都是植物药。这些草木根藤,自然生长于天地间,在漫长的年月中却因为人类的病痛而被发现并赋予了药用价值 。现存最早的有关于中药的文献是《诗经》,记载有艾叶、枸杞、桑葚等植特药50余种。后有神农尝百草流传于世,《淮南子》:”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这样的先秦时期后人收集著录《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形成了我国中药史上最早的药学专著。
学中药专业的时候,记得老师组织我们上山开展实践课程。真是很神奇的,因为每走几步,老师就会告诉你就是紫花地丁、那是枙子,还有车前子、茵陈、青蒿、苍耳子等不一而足,好像随手一指、随处一摘,这大自然的一草一本就皆可入药治病,有意思的很。
想像古人入山采药,青衫白衣,隐于深山,后出于世,悬壶济世、治病救人,说不出的侠意横生。关于采药的古诗也有很多。最出名的一首应该是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读着就有一种仙风道骨、可遇不可求的隐世之味了。还有我们的宋朝大诗人陆游也是很喜欢采药去的:“采药偶逢丹井客”、“采药归来见暮鸭”。夕阳西下,满载药材而归人的心情应该总是愉快的。说到这里,想起武侠小说的情节来,很多生死关头都要出现一回的天山雪莲,那简直就是百试百灵的神药嘛。
关于中药的熬制,我一直都认为是一个特别有爱又讲究的过程。首先,要选好器皿,以砂锅为首选,然后将药味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为宜,煎煮时间需根据药性而定,一般用先用武火煎至沸后,再用文火煎15分钟。
看母亲为为父亲熬药。忽然觉得,爱一个人的样子,应该是就认真为他熬药的样子。因为熬药的过程,足可以让你把所有的爱融入每一个细节里。电视剧里,喜欢的人受了伤,姑娘心急的飞奔去买药,生火、劈柴、煎药,弄的自己灰头土脸,然后好不容易的为心爱的人送上一碗热药,这个场景往往最终都能打动男主角的心。可惜现代社会电磁炉横行,这样的剧码基本上演不了,因为需要准备的道具太多,哈哈。但是,为心爱的人精心熬制一味方剂,替他晾好适宜入口的药温,准备好一块梅子糖,用心照顾他的健康,这些应该都是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吧。
一碗看起来又苦又黑的中药,父亲喝起来眉头也不见皱一下。我曾经是极讨厌喝中药的人,因为觉得见效慢又苦涩难喝。但细思起来,人生在世,总是要免不了与药为伴的。良药苦口却利于病,药总是苦的,或许只是在提醒我们健康的可贵与代价,提醒我们珍珍惜身体珍惜家人。何况,与世间诸多辛苦比起来,药味的这些苦也实在是算不得什么的。
最后,送上一首药诗应景,“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倏忽,人生几多半夏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