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用物理学的角度浅谈发声的欲望

用物理学的角度浅谈发声的欲望

作者: CKouder | 来源:发表于2018-03-14 19:59 被阅读0次

这么说吧,最近好像突然把自己想说的话都已经说完了,虽然没有达到预期,但是也没有继续写下去的欲望——无论写散文还是写小说,都是写了删删了写,删删写写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哎,怎么办呢?今天在上课的时候突然想到创作欲望这个词,又想到物理这个词,那就即兴一下,从发声里找找与物理的联系吧。

先从王小波的一句话开始,我记得好像是这样的:“所谓沉默的大多数,就是有话说不出来的人,或者话说出来没人听的人。”

这句话我觉得应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沉默的大多数有没有发声的权利?(能否发声)发声是给人听的,那么沉默的大多数发声会不会有人听?(发声是否有效)

如果从第一个角度出发,有三种解释:

沉默的大多数是可以发声的,因为嘴巴长在自己身上,而没人能控制自己嘴里的声音。这就好像在物理中,收到了一定的委屈就像积累了一定量的势能,写作发声就是一个把势能转化为动能对外做功的过程。

还有种说法,沉默的大多数没有办法发声,因为最虽然长在自己的身上,但是别人,比如老板控制着自己的饭碗,万一发声给老板听见了,那就会很惨。于是乎,我们的试验体考虑到这个后果,还是不发声的为好。在物理中也可以有相对应的解释:

想要发声的欲望产生了一个势,让“沉默的大多数”有了一个写作的欲望,但是由于老板的压力产生了一个相反的势,两个方向相反的势相互抵消,导致了人们的犹豫不决。

如果发声的势>老板的势,那么最后发声的欲望就会压倒顺从的想法,进而迸出创作的火花。于是接下来就跑到了第二个问题,我发出的声音能否让人听见呢?

如果发声的势<=老板的势,就不会有发声的想法。日子还是一天一天普通平常地过着。两方的力量越接近,心里就越纠结越憋屈。

再回到刚才的问题,其实还有第三种看法。沉默的大多数不发声,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可以发声。打个比方说,一个在都是秃子的村子里,大家都不会对自己的发型发表意见。但是如果有一天,一个秃子跑到村外看见了有头发的人,那就不一样了。回来以后肯定会高谈阔论外面人头上奇特的一撮毛。

你看,这就是因为外界信息的加入,原本不发声的人才知道了自己“能发声”的本事。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就是这样的:

原本在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人被突然提到了空中,看到了不同的风景,因此就获得了额外的发声势能——反之我们也可以推断出,他本来没有发声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没有足够的能量(差异)把他提到空中,提供他发声的原材料。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关键的看法: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发声,发声出来能否被人听见的,是他本身所具有的发声的势。这种势亦或是委屈,抑或是心愿。概括而言,就是差异化。

于是,这就来到了第二个问题。我发出的声音能否被人听见?(发声有效问题)


我发出的声音能否被人听见?

这个问题也很好用物理来解释,就是势能转化为动能做功的过程嘛。有个公式是怎么说的来着?

1/2(mv*2) = mgh - 摩擦力

看,我们要的是“发声”,也就是文章(先假设说是文章)掉进读者群能产生多大的回响,很明显这就和两个量有关了:自己和读者群所处的相对高度,和自己有多小的摩擦力。我们可以一个一个讨论:

相对高度:

这个概念我们之前在第一个问题的最后稍稍提到过。在我看来就是差异化,换句话说,就是有多少能够写的不同的东西。

要说到收集素材,把自己磊高,产生发声势能,这就说来话长了。我们可以从生活的细节入手,也可以从旅行中获得,还可以从读书交友等等获得。

讲到这里肯定有人要说我鸡汤了:“这不就是鸡汤文里说的只要努力就能有成果吗?”对,也不完全对。因为如果不努力,怎么获得成果?再者,努力了,便直接获得成果,这不是太简单了吗?

于是这就来到了我们“发声物理之能量守恒定律”的最后一个项(个人觉得这便是这篇文章和鸡汤文最大的区别)。

摩擦力:

这个在上物理的时候肯定有学过——因为球不是在真空里往下飘的,所以会受到空气阻力,转换成内能(熵增加?),从而减小有效做功。所以,我们在这里探讨的是,如何减小做工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呢?

well,这取决于两个因素。扔球时候所处的空气密度大小以及球体朝风的表面积。这两个,一个是我们所处环境的属性,另一个就是我们自身的属性。

关于环境,转换到现实生活中其实也很简单:三者,天时,地利,人和。在打个比方,如果你发声的时候需要去图书馆搜集素材,天时就是图书馆里有没有所需要资源的运气,属于不可控因素,但是地利——你家离图书馆距离的远近,和人和——有没有人支持你,这些都是可控制的因素。

换句话说,减小外部摩擦力的关键因素就是资源:动用自己所有的资源将其往所要达到的目的上倾斜,营造可以持续获益的环境,然后投入更多的时间在目标上,减少无谓的成本即可。

那么如何减小内阻呢?很遗憾,我现在只能想到修心养性锻炼毅力,没有别的办法了。

其实说了这么多,已经超出我文章题目关于“发声”的范围了,不过不要紧,虽然铺得场子有点大,但还是能用在“发声”这个标题上的,怎么说也不算跑题哈哈。

当然,还有最后一件事情:

决定要不要扔球发声,决定要不要减小内外阻力,决定要不要对抗外界的势能...这些的决定权——

都在我们自己手上。

相关文章

  • 用物理学的角度浅谈发声的欲望

    这么说吧,最近好像突然把自己想说的话都已经说完了,虽然没有达到预期,但是也没有继续写下去的欲望——无论写散文还是写...

  • 45 | 声音的故事2:如果你拥有乐音

    乐音:有规则的让人愉悦的声音。 噪音: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由发声体作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干...

  • 2020-02-08初中物理知识更新: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的定义 (1)物理学角度:噪声是发声体做杂乱的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利用示波器可以观 察到噪声的波形是无规...

  • 吐字发声十二字法

    今天我也学习了发声十二字法,用十二个字从不同角度概括吐字发声的基本技术,通过一定的训练,提纲挈领,简洁实用。 一、...

  • 浅谈人的欲望

    人是一种高级动物,有着复杂的思维和思想,这种特性也决定着人类的欲望无穷止尽,进而衍生出更多的情绪感受及问题,快乐、...

  • 浅谈人性的欲望

    浅谈人性 之前常常听到一句话:不要去考验人性,因为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但为什么人性经不起考验呢?因为人性是人类的...

  • 浅谈欲望

    我没有走到过上流社会中去,也不知道上流社会是怎么赚钱的。但是市场是个奇妙的存在,它能把一部分人的产出变成货币,用以...

  • 浅谈欲望

    每当人都有欲望,面对美食时有种想吃的欲望,面对所爱的人有种想倾尽所有对她好关心与照顾她的欲望,面对美女或帅哥有种生...

  • 浅谈角度

    昨天,朋友在群内发了个视频,拍的是一旅游圣地。山高大巍峨,挺拔竣秀。一友看了感叹,太美了。我告诉她,确是很美,这...

  • 浅谈角度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角度这个哲学问题。觉得挺有意思的。 站在高中阶段来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擅长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物理学的角度浅谈发声的欲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gjq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