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18022/07f080dbf25f243b.jpg)
本篇文章系柳夫子原创,首发于微信订阅号柳夫子讲道理(ID:liufuzi8907)
赞赏一杯咖啡,你才会看到更多高质量的文章,或者如果你觉得内容足够优秀,请转发帮助更多人学习
概括题和归纳题是申论考试的基本题型,同时,也是你阅读基本功的体现。通过概括题和归纳题能够看出你是否正确理解了论点,准确区分论点和论据。正确掌握论点和论据是你展开论证准确作答的唯一条件。
很多同学不切实际地认为自己的概括题归纳题没问题了,每次总有人说:“老师,我小题没问题了,你就告诉我大题怎么写吧。”小题真的没问题了?-纪念碑谷系列
其实,只有你正确概括材料的基本观点,准确归纳可以使用的论据,你最后写作题的才有可能形成有效论证,才有可能高分。写作题的论证必须是一种意识的过程,而不能只是在碰运气。
所以,写作大题分数不高问题的根源就在你的基本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概括归纳能力上,综合分析,构建论证结构都要靠这两个基本能力。插一句话,在我看来,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意外,考试就是你会不会的问题。能力不过关,永远在同一地方跌倒。先知先觉和不知不觉,区别天上地下。
很多老师讲概括题和归纳题就一句话,天下文章一大抄,好像概括题和归纳题就是练字送分题,又傻乎乎地细分了概括观点题,概括经验题......来浪费你的为数不多的机遇。其实,他连最基本论点和论据都分不清,更不要奢谈分析给定材料地论证逻辑了。
基本上,这些人讲课就是拿着参考答案cosplay录音机,播放可以,没法回答问题。不信你下次问问他,为什么某个观点一定要写或不写,如果写,这个观点从哪里来,这个观点说明什么,给定材料中哪个论据证明了这个观点,如果不写,为什么?我保证,他会拉黑你。
这次课我将以2015年下半年吉林省考申论乙级真题为例,帮你理清概括题和归纳题的基本作答思路,并分析整个给定材料的论证逻辑。
由于这道题的材料本身内容繁复,要点分布凌乱,阅读难度大,为避免你看崩溃,所以这道题我分三次发送讲解(线上录播课程是完整的)。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明确概括题和归纳题的作答思路,以及阅读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这里也特别提醒大家的是,这只是吉林省考中乙级的真题,但是其给定资料的复杂程度已经相当高,未来想在申论方面有所突破真的是越发难了。
当然,如果你有心,这也是一个碾轧众人的机会,而且申论好不仅面试占便宜,工作中你也会成为领导器重的笔杆子。
加油吧,少年。
申论概括归纳题的难点与作答思路(上) 题设解析与资料分析-高清观看-腾讯视频
(一)“融媒体”已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给定资料1-5,归纳概括目前我国“融媒体”发展的基本情况。(25分)
要求:内容全面,语言简洁、准确。不超过300字。
在审题的过程中,明确题设的问题逻辑,是你精准阅读高效答题的起点。
概括题的答题思路就是化繁为简,归纳题的答题思路就是分门别类,其共同的难点在于抽象\区分标准,也就是按照什么标准抽象繁杂信息从而化繁为简,按照什么标准分门别类从而体现大同小异。
概括题和归纳题作答也要体现论证逻辑,因果关系,要对一个明确的观点形成有效论证。你把要点简单的罗列在哪里,没有形成论证,没有意义。
申论概括归纳题的难点与作答思路(中) 资料分析与正确归纳-高清观看-腾讯视频
这次课你会在分析给定资料的过程中,通过逻辑的理清以及正确的标示,在明确论点论据的同时,进行准确的归纳。
归纳是分门别类,也就是说你必须能够区分大同小异的小异是什么,这个小异就是你归纳的标准。
比如,黄磊,黄渤,马云,马化腾,如果概括的话,都是名人,如果归纳,就必须看出大同(都是名人)中的小异是什么,显而易见,前两位是演艺圈名人,后者是商界大佬。
申论中所有的概括和归纳,一定是先概括,然后根据概括的结果你去明确具体的区别是什么,这仍然是对你理解能力的考察。
这道题中,归纳的标准是融媒体发展影响的对象,一种情况是对外在传统纸媒体的摧枯拉朽的颠覆,另一种情况是对转型中的传统媒体自身运营及人才能力的推动与提高。
归纳题中,主体,客体,方式方法,影响等都可以作为标准,要依据阅读及答题逻辑精准定位内容,然后分析区别,背模板和热点是没用的。
所以,你自己在练习的过程中,最好完整地写出你的概括要点,比如谁以什么方法做了什么事情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这样归纳的时候就更容易找出差异,从而进行准确的归纳。是的,这样比较麻烦。
记住,所有的准确答题都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申论是用文字讲道理,所以,即使是你认为简单的概括题也是需要论证。
概括题归纳题的难点(下)答案的论证-2015年吉林省考下半年乙级-高清观看-腾讯视频
(一)“融媒体”已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给定资料1-5,归纳概括目前我国“融媒体”发展的基本情况。(25分)
要求:内容全面,语言简洁、准确。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融媒体即传统媒体与网络,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结合之后的新媒体形式。
一方面,随着新技术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融媒体推动了媒介消费的增长,代替传统纸质媒体成为中国主流信息渠道,影响力巨大,并成为最大的广告投放媒介。
另一方面,融媒体在政府重视和推动下获得新的发展。内容上,借助新技术拓展了海外市场;技术上,连接新媒介,也催生了政务平台、问政平台、公益平台,信息平台等全新媒体形式和产品;媒体组织和人员发展上,为适应融媒体多平台的发展现状及个性化信息发布的需求,媒体进行了内部机构整合,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在调整提高;融媒体引发的版权争议等法律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信息发布效果上,权威媒体成功地通过融媒体战略和信息平台化,实现了权威发布和信息聚合,扩大了影响力。
对于这道题而言,最基本的论证逻辑就是融媒体的发展导致了某种特定情况,融媒体的发展情况是因,导致的情况是果。
注意,这个结果是分为不同影响对象的,同时这些影响有很多具体表现,前者需要你归纳,后者需要你概括抽象,并非简单罗列即可解决。
目前,概括题的难度的提升,就是体现在通过繁杂的资料来搅乱你的理解,一个论点,多个论据,论点和论据之间被给定资料故意地拉开距离,并填满,人为地造成你的阅读理解,抽象归纳的困难。
你或者你的老师应该在能够明确哪些是因,哪些是果,其论证关系是如何,只有这样,你的理解才有可能有所突破。
你的老师行云流水般地背答案是不够的,考试考的是你,考试内容也不是背诵的内容,他必须能够让你明确论点论据的因果关系。
你行云流水地飞速阅读也是没有意义地,必须读懂因果及论证关系。作答看的是你的道理是否讲的符合逻辑。
阅读不是比速度,是比理解。很多老师教快速阅读,根本就是在装神弄鬼,浪费时间。对于很多基本阅读能力比较差的同学而言,这么教相当于让一个普通人去参加职业搏击,你讲再多的技术动作都屁用没有,上去就是挨揍。
给定资料你必须一篇一篇的认真读,慢慢读,才能逐步提高理解能力。小题的基本功没做好,大题更不可能读懂。答案也要一篇篇的写,一个字一个字的改,这是基础。
课程最后是目前对这道题很多机构给出的所谓大题要点,虽然不是参考答案,但是这个要点本身毫无逻辑,是材料的缩写,就这种东西还拿出来骗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