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007不出局写作群提交作业的日子,我看到1月的值月生刘勇为了更好地统计大家交作业与点评的情况,发了这样一个接龙。

他让大家接龙,在自己姓名后面用表情符号标明完成情况:
在不出局系统中提交作业后发一颗心;
在班群提交后发一朵花;
已经点评后发一个小企鹅。
先说说背景,最近几个月我们写作群每月的作业统计需要值月生一个人统计大家提交作业以及在群里点评的情况,
他需要在007不出局系统中查询大家交作业的情况,然后在微信群里查询聊天记录,检查大家是否都有点评。这样整个流程走下来还是要花不少时间的。
先说这件事后来的结果,没有太多的沟通成本,大家都自觉地按要求进行了接龙。如下图:

再说说我对这个事情的一些思考吧。
这件事为什么引起我的思考,它解决了什么问题?
前几个月大家都按之前的惯例,值月生一个人默默去统计大家的交作业情况以及点评情况,虽然有些辛苦,但是可能大家觉得就应该这样,没有过多思考是否有更好的方式进行优化改进。
这次值月生刘勇采用了新的统计方式让我眼前一亮,说明刘勇战友思考了之前统计方式的不足,而且走出了尝试的第一步,这行动的第一步真的很重要。
我想之前的统计方式应该有战友想过不太方便,但可能只是发现了问题,没有进一步想有什么办法改进,也有可能想到了某些办法改进,但是没有真的去尝试,真的去行动,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有效。
所以当我看到刘勇作出新的尝试,我能看到她行为背后的思考以及很强的执行力。为她的思考与行动点赞。
这样的方式核心是解放了值月生很大一部分的管理成本,节省了统计作业的时间,
时间就是生命,所以任何省时间的方法其实从另一个意义上看就是在增长使用其方法的人的寿命,这是多有意义的事呀~
这个方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因为这种方式相当于公开大家的交作业与点评情况,这样的公开会让那些没交作业或没点评的战友觉得不好意思,未了避免落后,他们会尽快完成作业提交与点评。随着提交与点评的人增加,剩下的人又会继续完成作业提交与点评。
这件事情在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应用?我怎么把它用到工作或生活中?
其实排行榜也有些类似这种方式,从小时候学校的成绩排名,到现在各种活动或APP中的排名等,这样的方式把数据都公开让大家“看见”,这样的“看见”很重要。
很多时候大家会刻意逃避一些东西的,我就是经常这样,所谓眼不见为净。
英文中也有这样的句子: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烦)
所以通过流程或某种方式让这些大家主观上想逃避的东西被用户看见(当然有个前提是这些想逃避的东西本身是对逃避者有帮助的,只是人们因为怕失败,怕麻烦所以去逃避它们),会产生正向的效果。
我受了启发后的下一步行动是,在下月值月生统计作业时,会提醒他使用同样的方式接龙,以后在群管理中,我会尝试用类似这样的方式,类似于接龙,减少群管理者的时间成本。
我还会尝试一些更好的工具去达到这样的目的。利用工具去提效,利用流程去自运营,这都值得好好思考。
这件事有哪些相关的知识,哪些与我旧有的知识体系相关联?
心理学上的从众效应,类似接龙的操作,只要有几个人带头,后续就会自然而然地有人接下去,即,不需要太多的沟通成本大家就会自然完成相应动作。
人们内心都不希望自己落后,人们都希望自己在他人面前有一个好的形象,这样的想法如果正确利用会让一个人变成越来越好。
虽然可能起初有一些“装”的成份在里面,但根据心理学的“具身认知”,当你“装”得久了,你可能自己就会相信,最后会真的做到。
英语中也有这样的话:fake it till you make it.(假装成功,直到成功)
以上就是我对这件事情的一些思考,其中的思考框架来自于成甲老师的书《好好思考》,遇到觉得启发的事情可以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这件事为什么引起我的思考,它解决了什么问题?
这件事情在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应用?我怎么把它用到工作或生活中?
这件事有哪些相关的知识,哪些与我旧有的知识体系相关联?
希望我的这些小小思考也能引发你的思考,对一切都保持好奇心吧,养成思考的习惯,你会从一切事情中学习到让你惊喜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