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圣贤书友会简友广场
《论语》共修(五十二)每事问:不懂就问,这是礼貌

《论语》共修(五十二)每事问:不懂就问,这是礼貌

作者: 知非非非 | 来源:发表于2022-04-27 18:11 被阅读0次

028.《八佾篇》每事问:不懂就问,这是礼貌

3.1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原句译文:

王孙贾问孔子:“‘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在您看来这句话有道理吗?”孔子说:“不对。如果犯了滔天大罪,再怎么祈祷也没用。”

3.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原句译文:

孔子说:“周礼借鉴了夏、商两朝的礼法,真是丰富多彩啊!我赞同周礼。”

3.15: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郰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太庙”古作“大庙”,读音相同,详见《论语集释》。

原句译文:

孔子进太庙,每件事都问。有人说:“谁说孔子懂得礼呢?进了太庙,事事都要问。”孔子听见后,说:“这才是礼啊!”

解读:

每事问,是礼也:不懂就问,更显尊敬

前面我们曾经学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不懂就问,谦虚谨慎,这不仅是种智慧,更是一种礼貌。设想别人如果来你家做客,对于你所有的待客之物,他都觉得很平常,毫无新奇和感激之意,你还会再请他做客吗?所以,不懂就问,待人待物保持一颗感恩和觉察的心,这就是孔子认为的“礼”了。


“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揭示了我们做事情是走正道还是走偏门的问题。而孔子的回答也是斩钉截铁的,这是原则性问题。

而“每事问”正是孔子对“礼”“智”的一种完美诠释啊。

《论语》——每事问:不懂就问,这是礼貌。与君共修

相关文章

  • 《论语》共修(五十二)每事问:不懂就问,这是礼貌

    028.《八佾篇》每事问:不懂就问,这是礼貌 3.1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

  • 每日学《论语》每事问

    028.《八佾篇》每事问:不懂就问,这是礼貌 3.13: 【原文】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

  • 子入太庙,每事问

    28.《八佾篇》每事问:不懂就问,这是礼貌 孔夫子这样的学问大家入太庙都是每事问,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不知为不知是...

  • 入大庙,每事问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郰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每事问,是礼也:不懂就问...

  • 简析“子入太庙每事问"

    “子入太庙每事问"语出《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指孔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

  • 不懂就问还是思考再问

    不懂就问真的好吗?还是自己先思考摸索,再不懂,才问? 在工作中,你做事的首要目的是把事做好。不懂就问会一定程度地加...

  • 子曰:“这是什么鬼?”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论语·八佾》) 语出《...

  • 2022论语分享第307篇:不懂装懂,一做事就出错

    【论语原文】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释义】 很...

  • 【论语集解55】每事问,是礼也

    【论语·八佾】3·15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

  • 每天读论语-55

    读论语-55 原文(3-15):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共修(五十二)每事问:不懂就问,这是礼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gkp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