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学
思维哲学之文学思维运动性分析

思维哲学之文学思维运动性分析

作者: 焦克城 | 来源:发表于2019-11-27 19:11 被阅读0次

文学是人的感情的表达,自然天性的流露。文学是最美的语言,最生动的文字。每一行字里都蕴含着多样的经历,多变的情绪。文学以文字来讲述经历,经历又必定引起思维的变化。思维好似一双羽翼,助飞着文学的身姿,又好似一团火焰,点燃着冰冷的文字。思维是任何事物的工具,但不能当作代替任何事物。文学是母,以甘甜的乳汁哺育着思维。

思维哲学所研究的文学范畴是以思维与文学的关系为基础进行,加之对文学的哲学研究,对思维的内化。文学最重要的有这么几个要素,文字表达,思想表现,或者是情感流露,当然还需要见诸于一定的载体。关于这几个要素的相关分析及相互关系的分析有很多,我们今天从一种角度来讲。文学要借助于一定的载体,载体的功能是为了文学能够更加长远的传播。当然从文学的整个动态过程来看,文学的要素远远不止上面提到的那三个。就算从传播过程来看,也有很多。文学想要得到自身价值的彰显,必然要引起人类的共鸣,而引起共鸣的首要前提就是认同,而认同又源于能否被接受。当然的这与读者的自身素质有关,也与作者的写作风格有关,但今天我们从传播过程来作分析,并加以赋予它一种全新的视角。

传播过程作为一种过程,总是与时空紧密相连的。从整的传播过程来看,按时间分可分为最开始的传播即现实传播,当每跨越一个时间阶段,文学传播的阻力就会成正比增加。这些阻力有很多,最重要的有,时空改变下的语言变动,作品本身的反阻力能力。也正是因为这道坎,给人类留下了不朽的经典。按空间来划分的话,可以分为最原始的以自身为半径的社会关系,再到以一块区域或者为半径的社会关系,这里的一定区域指的是那些拥有着一样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语言能力的社会关系群。最后再到整个世界的互联互通。同理也是,传播会随着空间的不断扩大而成正比增加难度,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语言能力地域性,文学本身的世界性能力。也正是因为这道坎,给人类留下了普世的经典。

今日下泥泞的道路,绝不是明日弛懒卧床的理由。每个原因的找到,并非就是终点,只有真正的解决才意味着明日的曙光。文学传播既有着时空的双重限制,那么我们如何去解决,如何更好的去利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最核心的问题。

追根溯源,我们由水找到了海洋。文学在时空内的传播过程中,无疑的是解决好文字及语言是基础的过程。发展是变化的,是有原因的,是循着规律的。文字是语言的表达,语言是思想的凝结。任何一种文字都是在一定的发展过程中,基于一定的规律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也是相对的,它只是部分的变化,落后性的变动。所以想要把握文字的发展,必须要了解发展本身,当与发展产生矛盾的部分必然会发生接近性的变化。发展本身是永恒变化的,相应的引起文字的动态性,而这种动态性也是人的认知所推动的。人类产生于相互独立的部分,各个部分之间由于最原始的受限,没有形成整体性。各个部分不断适应不同环境,不同生产力水平,不同的生活习惯,由此产生出现的文字语言必然的具有地域性。文字像信使一般,承担着传递口信的重任。而这个口,首先要替自己说话,即让本区域范围内的人了解,这种了解一定是基于他们自身的。所以各个都让这个信使说自己的话,必然出现争议,也就产生了差异。不过既然是信使,就要起到互相交流的作用,虽然都想说自己的话,但还是要商量着找双方只关注的话进行商谈,这也是信使出现的目的。这个世界是多彩的,由于它总是那么喜欢一些新的意外的东西。但是世界也是单调的,因为总有一条线拉着它前进,那就是规律。规律面前,人们都是平等的,尽管各个区域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及程度都会有所不同,事物的复杂情况有所不同。但是至少都有规律的存在,都有可以相聊的话题。人类共同的实践过程,认识过程就是共同的话题,找到共同的话题之后呢,进行合理的商谈,及各种文化之间进行互相碰撞,相互融合的过程,最终达到互相的理解。解决文字语言的障碍,最重要的是认清规律,抓住规律。

如何解决文学本身的适应性问题呢?首先最关键的就是要使自身的文学有价值,引起广泛的共鸣。人类的情感是永恒的,各个时段的情感都是人类思维里最珍贵的记忆,最难得的安慰。经典作品往往能唤起人们情感共勉,具有冲破时空的价值。然后呢,文学本身已经写的很棒了,但要传播,尤其是要超越时空成为经典,必须要给文章本身留有足够的空间。我们说真理总是具有相似性,同一真理更是具有稳定性,其稳定性体现在用不同形式的思维来表现。思维总是带有个人的主观性,这个受大脑认知所限,每天每刻人们接触的都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反应又不同。人的思维就像天上的风筝一样灵活,具有能动性。但同样的,离开线的风筝必然会落回地面。而真理又恰好是那根放风筝的线。它死死拉住风筝,但又给它充分的自由。同样的,作者在写文章的时候,在做到思想,情感,文字表达清晰的情况下,就像放风筝一样,做那只牢牢的拉住风筝的线。就形成这样一副画面,一群人都被吸引过来放风筝,每个人喜欢放的地方不同,喜欢不同的姿势放风筝,又因他们技术不同放飞的高度又有所差异,我们所见的天上的风筝总是各异的,但是谁又注意到无论怎样总有一根线牢牢的拉住了风筝。

文学就像放风筝一样,选择一个精美的图案,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时令,牢牢的抓住那根线,别让多彩的风景被大地吞下肚!

相关文章

  • 思维哲学之文学思维运动性分析

    文学是人的感情的表达,自然天性的流露。文学是最美的语言,最生动的文字。每一行字里都蕴含着多样的经历,多变的情绪。文...

  • 对于批判性思维的新认知

    批判性思维是一个烂大街的词,之前读过几本关于批判性思维的书,一直觉得批判性思维是强调思维的逻辑性及理性分析,掌握之...

  • 批判性思维笔记

    批判性思维就是思维的思维,就是元认知 哲学的认识论 深度的阅读和刻意的练习 把思维打开和大量的阅读 哲学认识论:真...

  • 2022-03-03 | 《全新思维》第1-4 节

    1、概念时代: 右脑思维的崛起 左脑思维:顺序性、表面性、功能性、文本性和分析性; 右脑思维: 同步性、隐语性、审...

  • 混沌大学创新院批判性思维课堂笔记

    批判性思维 李善友 评价思维的思维 学习思维之能力和思维的结构,属于哲学认识论范围,需要全情投入的学习,上课,课后...

  • 批判性思维

    学习笔记之《批判性思维》思维导图

  • 思维的品质

    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层次有—经验技巧,方法流程,领域原理,哲学视角。 思维的敏捷性:流畅,犀利,具有高度的洞察力。...

  • 关于批判性思维的读书笔记

    一.批判性思维并不仅仅是否定性思维,还有创造性和建设性能力。批判性思维有三种主要思维模式:批判——分析性思维;创造...

  • 批判性思维 陈波课程

    PS:陈波老师 (逻辑学权威 北大哲学权威教授)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反思性思维,其目的在于合理的...

  • 思维导图的四大思维能力

    发散性-发散思维 联想性-创造思维 条理性-归纳思维 整体性-分析思维 朋友圈看到有一个叫新巅峰思维导图的机构直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维哲学之文学思维运动性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glz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