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足太阳膀胱经——头面部

足太阳膀胱经——头面部

作者: 兔之琳 | 来源:发表于2020-07-03 23:05 被阅读0次

  足太阳膀胱经简称膀胱经,是十二正经之一,是通往头、背、腰,臀、下肢、足等各部分,几乎已贯通全身的一条非常长的经脉。  膀胱经一侧有67个穴位,其中有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22个穴位分布在项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和足的外侧部。

首穴睛明,末穴至阴。所属穴有:睛明穴、攒竹穴、眉冲穴、曲差穴、五处穴、承光穴、通天穴、络却穴、玉枕穴、天柱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承扶穴、殷门穴、浮郄穴、委阳穴、委中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合阳穴、承筋穴、承山穴、飞扬穴、跗阳穴、昆仑穴、仆参穴、金门穴、京骨穴、束骨穴、至阴穴。共67穴,左右合134穴。

头面部9个穴的位置和作用如下:

1、睛明穴:

位置: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主治: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

2、攒竹穴:

位置: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主治:头痛,口眼歪斜,目视不明,目赤肿痛,流泪,眼睑(目闰)动,眉棱骨痛,眼睑下垂。

3、眉冲穴:

位置:在头部,当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与曲差连线之间。

主治:头痛,眩晕,鼻塞,癫痫。

4、曲差穴:

位置: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即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1/3与中1/3交点。

主治:头痛,鼻塞,鼽衄,目视不明。

5、五处穴:

位置: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

主治:头痛,目眩,癫痫。

6、承光穴:

位置: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

主治:头痛,目眩,鼻塞,热病。

7、通天穴:

位置: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

主治:头痛,眩晕,鼻塞,鼻衄,鼻渊。

8、络却穴:

位置: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

主治:头晕,目视不明,耳鸣。

9、玉枕穴:

位置:在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

主治:头项痛,目痛,鼻塞。

相关文章

  • 足太阳膀胱经——头面部

    足太阳膀胱经简称膀胱经,是十二正经之一,是通往头、背、腰,臀、下肢、足等各部分,几乎已贯通全身的一条非常长的经脉...

  • 十四终络穴位之七

    七、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定位 1.睛明: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针灸甲乙经》:在目内眦外。 2.攒竹:在面部,...

  • 头、面部刮痧

    我于2021年11月19日开始和静静老师刮痧头面部,进行每天刮痧打卡,今天是第44天。 我是2014年12月到北京...

  • 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BL,Bladder Meridian of Foot-Taiyang),十二正经之一...

  • 十二经脉之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睛明穴),上过额部,直至巅顶交会于督脉的百会穴。 足...

  • 倪海厦《人纪系列针灸篇》笔记之7.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人体一条最大的经络。 手太阳小肠经的走完听宫穴后,进入足太阳膀胱经的睛明穴。 足太阳膀胱经取于眼内角的...

  • 习惯性头部动作是解读行为人心理的重要依据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信息交流动作主要集中在面部,交流双方都可以通过对方的面部表情来深入解读其心理活动。面部以外的头...

  • 【幸运芳疗】头疗配方

    基础头疗配方 乳香 薰衣草 雪松 DDR完美修护 柑橘清新 薄荷 一次头疗=6次面部护理

  • 简单易学的头,面部锻炼法

    晨起叩齿搓脸,固肾养颜。 自古中国就有一个很有名但十分简单易学的导引术一晨起扣齿搓脸。 具体的做法是,清晨醒来眼睛...

  • 经络与抑郁症

    抑郁症的日常调理:疏肝理气,疏通膀胱经,肝经,心包经 足太阳膀胱经(起始于头) 膀胱经上的穴位最多,有67...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足太阳膀胱经——头面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gme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