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沟通的艺术(30) - 7.3 倾听的挑战

沟通的艺术(30) - 7.3 倾听的挑战

作者: WLxing | 来源:发表于2019-12-17 23:46 被阅读0次

每天300字 2019-12-17

7.3 倾听的挑战

成为一个良好的倾听者困难在哪里呢?下面将一一列举这些挑战,试着思考一下,这些情况出现在我身上了吗?成为优秀的倾听者第一步就是去发现自己还需要改进的领域。

无效倾听的类型

1、虚伪的倾听

通过模仿真实情况下的行为愚弄说话者,假装自己在倾听,但其实在他们心中自己的事情比你所说的话重要多了,这种现象常常发生在说话内容对于听者来说很无聊,或者之前已经听过了。

2、自恋地倾听

这个类型不会假装对话题感兴趣,相反,他们会尝试将沟通的主题转移到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上。他们常常会在回应的时候进行转化话题,或者去中断、阻碍沟通,这样倾听不但无法从沟通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甚至还会破坏沟通双方的关系。

3、选择性的倾听

只会针对他们有兴趣的部分来回应,而拒绝倾听其他所有的部分。别人和我们都希望沟通中可以全神贯注,但通常我们只会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上付出专心和注意力​。

4、隔绝性的倾听

与3相反,此类倾听者会避免听到某些特定的信息,就算听到了,他们也会用点头或者简单的方式回应你,然后迅速地忽视或者忘记​你刚刚说过的话。

5、防卫性的倾听

这类型的倾听者总是认为别人所说的话都是在攻击自己,叛逆的青少年与父母之间常常会发生,在第10章会讲到,防卫性的倾听者对于模糊不清的信息是没有安全感的​。

6、埋伏性的倾听

这类倾听者会很小心仔细地去倾听,搜集他想要的信息,借此攻击说话者的言论,检察官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当然使用这种方式去倾听的人,很容易让对方​产生防卫。

7、鲁钝地倾听

这类倾听者无法清楚地接收到说话者的全部信息(字面意思和非语言的相关信息),他们不会去寻找字面或者行为背后的意义,只会对说话者信息的表面内容做出回应,忽视了更重要的情绪​性信息。

为什么无法有效的倾听

1、超负荷的信息

2、心不在焉(有心事)

3、飞快的思想

这个大家应该也有感触,人类有能力在一分钟倾听600个字,但一分钟内只能说100~150个字,所以当我们的大脑空闲时,就会​注意力涣散。

4、努力

仔细倾听别人说话是很费神费力的事情,仔细倾听别人说话所消耗的心力不亚于一次锻炼​。

5、外在的噪音

6、错误的假定

我们心中常常有一些错误的假定,这些假定会引导我们去相信并专注与自己的一些想法上,而这些想法实际却与说话者的意思相反,例如当我们遇到熟悉的话题时,很容易漠视对方,因为你自己认为已经听到了全部​。还有一个类似的情况,有时候我们会假定说话者的想法太简单、太浅显,不值得我们付出注意力,然而事实可能​正好相反。还有时候我们又认为别人的评论太复杂而不容易理解,于是就会放弃尝试理解他们​。

7、缺乏明显的益处

我们认为说话比倾听带来更多的好处,其中最大的好处:说话是一个掌控别人想法和行为的大好时机,一个商业顾问询问她的客户,为什么要打断同事时,她的理由是:

“我的意见比他们高明”

“假如我不打断他们,我永远没有说出想法的机会”

“我已经知道他们要说什么了”

“既然我的想法更好,他们就没有必要说完他们的想法”

“对我而言,得到他们的认同比听取他们的意见更重要”

即使有些理由是真实的,​背后的自我为中心的观点也是十分致命的。

8、缺乏训练

倾听也是和说话一样需要训练的技能,但是很少有人关注这一点,并且对自己的倾听能力​自我感觉良好。

9、听力的问题

应对以上挑战的方法

1、少说话

如果你的目的是要了解说话者的意思,那么你就要避免自私的抢夺说话者的舞台或一味的转换话题​发表自己的想法。当然少说话不代表绝对的沉默,给出反馈是你澄清理解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

2、摆脱注意力分散

将影响注意力的因素都清理掉,将注意力专注在此次沟通中。

3、不要过早评断

先倾听,确定自己真正了解对方的意思之后,再去评论​。

4、寻找关键意思

我们很容易对一个磨磨唧唧的说话者失去耐心,我们似乎抓不到他说话的重点,或者他根本没有重点。但无论如何,大部分沟通还是有个中心思想的,你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思考的速度比对方说话速度快的能力,在一大堆言词中摘录出核心意思,也可以尝试问话、解释等技巧来澄清你摘录出的核心意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沟通的艺术(30) - 7.3 倾听的挑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gqy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