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熊孩子那么多,各种捣蛋、恶作剧、不听话、叛逆,以至于作为几十年阅历的家长斗不过十几岁的熊孩子。
这种现象仅仅是熊孩子的过错吗?是谁把他们变成了熊孩子?
今天一起来读一读名人的家书,看看他们是怎么培养孩子的。已经有熊孩子的学学怎么做个有爱有思想的父母,没有熊孩子的也可以学学培养优秀子女的不二法宝。
01《傅雷家书》
你能体会到作为一个父亲的苦心孤诣吗?从1954年至1966年12年间,给儿子写了100余封书信。
100多封信都说了些什么?有生活的琐事,有谈天论地,有艺术人生,有父母感情,有殷切期望,就是没有代沟。
青少年总会经历冲动与迷茫,家长适度的关心和态度尤为重要,既要多沟通又要尊重孩子的个人隐私。
家长给孩子的不是过来人的道理教诲,要做孩子的良师益友。教给孩子的不是成功的表面技巧,而是培养孩子的心灵。
傅雷与儿子傅聪的这种心与心的交流很是可贵,有这样的父子相伴,想起来总是暖暖的。
02《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主要是曾国藩30岁后写个长辈和兄弟们的信,有1000多封,最初由其得意门生李瀚章、李鸿章两兄弟整理编校。
曾国藩作为“中华第一完人”,完整的走完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大道。这些思想与实践在曾国藩的家书中都有完美体现。
今天韶山毛泽东纪念馆还保存有光绪年间的旧版《曾文正公家书》,毛泽东时常将此书推荐给干部读。
蒋介石同样对曾国藩家书推崇至极,在事务繁忙时会指定《曾文正公家训》某篇就是给儿子蒋经国的回信。
曾国藩在家书中提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修身方法,如静坐、早起、读史、写日记、保身。还有很多富有哲理的名言,如: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03《梁启超家书》
要评选史上最牛的教育家、最强老爸、最成功的父亲,非梁启超莫属,堪称“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望子成龙关键不在于望,而在于教育培养。梁启超子女9人个个成才,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人都是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梁启超对孩子们很是挚爱,但却不会姑息溺爱,让孩子们在困难危险中锻炼人格,冲破人生的风风雨雨。
不论什么时代,孩子总是要慢慢长大,永远不要想着掌控孩子,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也。
04《大先生的家书》
曾国藩、梁启超、傅雷家书之多而单独成书,读来对三人的整体思想都可以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当然还有很多大家的家书也很有韵味、很有感情,也值得一读。
这里有温文尔雅的生活:新文化运动的闯将胡适,伟大的心灵导师戴尔▪卡耐基,富可敌国却又慈悲为怀的洛克菲勒……
这里有智慧的处世箴言: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彷徨而又呐喊的鲁迅,广岛之恋的玛格丽特·杜拉斯……
这里有一生不停的治学:除鳌拜废三藩的康熙大帝,晚晴四大名臣左宗棠,智慧化身诸葛亮(戒子篇)……
05《一封家书》
李春波《一封家书》红遍大江南北,才子洛桑的动情演艺,让多少人一听到“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都鼻子一酸想落泪。
现在通讯这么发达,动动手指,文字、语音、视频立马送达父母,可在外忙碌的你有多久没有和家人联系了。
《一封家书》选取民国至现代著名作家的家书,有父母关爱子女的,有子女思念父母的,也有夫妻情侣互诉衷情的。
你写下的会成为历史,而历史是有温度的,正如丰子恺给孩子们的信中所说:
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