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孙老师,如果您想变得胆大,那您就站那边的椅子上,因为“ 椅(艺)高人胆大”。
或者您没事就看刚才唱歌的谭维维,这样您就“胆大望维(妄为)”。
类似格式的冷笑话非常常见,似乎自从它们产生开始就一直是冷笑话界的典型代表。句式为“xxx,因为xxx(谐音梗)”。比如去年春晚大张伟《气氛大王》中的“即使不如意也不会太漫长,再长也没有, 地久(第九)天长”。
一个合格的笑话,应该是让听懂的人笑,听不懂的人觉得不好笑。而这种冷笑话,即使是听懂的人,也难以觉得好笑。从这个角度来说,它甚至不如失败的“热笑话”。但也正由于听懂的人与听不懂的人都觉得不好笑,因此倒也能掩盖失败,直接用“故意尴尬”来缓解“意外尴尬”。
不过,就“胆大望维”这样的冷笑话而言,并非没有改进的空间。仔细观察其句式“xxx,因为xxx(谐音)”就会发现,在一个正常的句子中“因为”需要加一个有判断效力的句子成分,可以是某个判断句,也可以是“权威观点”、“规律道理”等。
但是“多看谭维维可以壮胆,因为胆大妄为”的句子,无视了这个最基本的句式规律,以为随意讲一个“熟语”放在“因为”后面就可以成立。无视这一条规律,这种笑话就永远只能是失败的笑话。
将任何四字熟语放在“因为”后面,我们都可以无限量生产这种“冷笑话”,而不需要任何幽默感与灵机一动。比如我们选取“自身难保”,“头头是道”来创造谐音冷笑话。可以说“吃什么最不顶饱,是刺身,因为“自身难保(刺身难饱)””,或者“一组人到了陌生环境不认路怎么办,那就踩自己的组长,头头,因为头头是道”。《气氛大王》中的“第九(地久)天长”也是类似。句式不和谐会让幽默的“小聪明感”丧失,只留下膈应感。
因此,要让类似的冷笑话进入似冷非冷,有点搞笑又有点尴尬的微妙境地,至少应该把“因为”之后的部分改成判断句式,或是有判断效力的句式。从这一点而言“椅(艺)高人胆大”就要稍微好一点。当然,从这次节目效果来看,它失败的程度与“胆大望维”不相上下,因为观众并没有看到“高椅子”,无法迅速形成相关的联想。
当然,改进了这个句式不代表一定好笑,有说服力的谐音梗不仅要求声音类似,最好在意义上也要有一些本体与喻体的相关性,多重含义,一语双关的幽默会更有感染力。比如“一杯恒河水,带来身心的畅快(安宁)”,包含了“水解渴”,“恒河对于当地人的精神象征”,“不干净的水带来腹泻”等多重意味。
与此相对应的,再平庸的笑话也会有人笑,毕竟审美是一个很主观的事情。有人辛苦忙碌之后,看到街边的路灯都有可能产生感动的情绪,但这并不代表路灯本身是艺术品。
但至少,在“xxx,因为xxx(谐音)”句式类的笑话中,将“因为”后面的内容改成判断句式,能够减少笑话的廉价感与不合理成分。我也很好奇,为什么如此简单的道理却被如此多的“讲笑话者”视而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