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290804/3ee86f021420bcec.jpg)
言者不知知者默
此语吾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
缘何自著五千文
这是白居易写的一首诗,题目是《读老子》。
《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读老子》,就是《道德经》的读后感。
大意是,说话的人没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不说话的这个说法,我是从老子那里听说的;如果说老子是个有智慧人,为什么他却洋洋洒洒写了五千字的文章,说了这么多话?
言外之意,老子你一边说能说话的人没有智慧,一边侃侃而谈,你自己到底是有智慧还是没有智慧呢?诘难揶揄之意跃然纸上。
这是想用老子的手打老子的脸啊。
如果真的像白氏所言,那么,最有智慧者,无过于砖头瓦块、枯木死人了,因为它们从来不说话!
白居易根本不懂老子。
老子所说的“知者不言”的“知者”,是指本体功用的知性本身,并不是指有智慧的人。“不言”,是指不是不能说,是说不到,语言不能企及的意思;“言者不知”,是从另一面强调:人们所说的话,一定不是本体功用的知性本身,并没有“能说的人没有智慧”这个意思。
这里的“知”和“言”,好比月亮与手指,人们可以通过手指看到月亮,但手指不是月亮,人们看月亮也不一定非要通过手指。就是说,人们通过语言交流,可以体悟到知性,但是,语言本身不是知性,体悟知性也不一定非得通过语言。
老子在这里所说的知,如同佛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陀说法49年,最后感叹说,自己一个字也没有说———不是一个字也没有说,是所说的所有话,一个字也说不着要说的“那个东西”啊。
如同老子自己所说的”道“,“道可道,非常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道可道,非常道”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