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开始胡思乱想。
学历史知兴替,可明目,但鲜有人可以真正的知而行之。这在常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为何明知而不能理性?群体都具有盲目性,而具有独立性。时代的演进是缓慢的,不会一蹴而就,历史与英雄是共存的,而不存在谁成就了谁。意欲从历史演进的思考,群体的特点,英雄人物的作用,科技演变的进程,时空突破的二元空间等方面进行思考。其中最为不可忽视的就是利益链和文化链与心理特质的作用,这可以被视作是历史中永恒的主题。
一、历史演进的思考
通说认为,历史进程以三次科技革命或者全球化进程或者政治体制的变化进行进行划分,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专制主义政权,民主主义政权等。考察人类社会的起源要从对自然界动物的群体性考察开始。相似性动物群体的观察具有极好的示范参考作用。人类作为灵长类动物,与猴子猿类具有一定的相似度,猴子以群体性居住为主,此与大部分哺乳类具有一致性,食草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并无明显差异,只在联系的紧密度上有差异,狮虎豹等猛烈性动物以小群体为准,而羊牛类则以较大范围的群体为主。猿猴类在动物界的处于较为弱势地位,群体性生活不可避免,以此保护自我。而从当前发现的类人猿遗址考察,也是群体型居住的。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变就是生产力的变化,何方掌握劳动生产技能处于较为强势的地位。而人类群体的生活方式最初的考察东方是以三皇五帝时期的禅让民主化为主,西方希腊也以城邦民主化为主。而群体性集合中必然产生强弱之分,因此自然力量的区分是产生地位差异的重要因素民主化转变为专制的因素是私利心理的产生。因为生产力的差异性导致分配制度的不公。早期的稳妥合作显然是以生存需要为前提,在群体生存危机解决后,开始出现分配不均衡的心理差异的出现。自私是与生俱来的,在危机解决后就开始了内部的分配争夺。而争夺的可能实现与群体统治的可能是因为群体意识的盲目性和趋同心理。大部分群体以追求生存为限,并不会思考太多的问题。
这样的假设可以从每一个社会时代变迁的考察中得到验证。奴隶社会的每一次征伐其实是为了生存利益,争夺较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毕竟此时生存是第一要务。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争夺其实都是对生产要素的洗牌。每一次起义都是不同利益集团冲突最终无法调和后的爆发。封建社会和奴隶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家天下,天下是私产,而少有国的概念。出现家天下的原因就是私产高度集中的表现。现在经常批判不同生产力的有限性,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封建社会的压制,其实这是误区,统治阶级才是最大的资本家和剥削阶级。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最大的前提就是土地制度的变革,废井田开阡陌,富裕私人土地资源,实质是利益分配的一次变更。统治者无法亲力亲为,管理制度依靠的是委托制。最初的委托层级只存在两个区间,全域性统领和区域性统领,此方式来源于部落制。在奴隶制社会即是如此,有邦联的特征。但是存在颠覆的风险,管理权容易失去,驾驭成本太高。因此,在战国动乱时代里就是各级代理人之间的战争,谁拥有战争资本谁就可以问鼎区域性的领导权。而最终的争霸赛就是因为秦国的资源配置实现了提前统一,激发了生产力的提升。
秦国最大的贡献存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制度的统一,生产力的促进提升,主要是土地,货币,道路,度量衡等,其实就是生产要素和经济配套制度的统一完善。二是代理制度的变革,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典型的就是郡县制,有效的提升了君权的控制权,而这个制度在今天仍然适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代理成本和风险其实是统治阶级长期面临的课题,直至今日仍是如此。如果考虑秦朝最大的教训则是在文化领域的控制的损失。焚书坑儒是一种误解,秦推行的法治过于严苛,扼制人性,并未实现较大程度的认同,从而导致了统治心理认同的缺陷。并未培育出一批可以为之不懈奋斗献身的统治代理人。而后期的王朝在此领域则实现了跨越式的进步,从而实现了一定程度的阶级稳定。在少数民族的抗争中,出现了所谓的民族主义和民族气节,这是最早的一种民族认同感,也应该认为是士精神的萌芽。忠义之说的缘起,应该被任为是对统治阶级的认同,而不是对国家的认同,家国一体,君主就是国家的代表,忠君报国是一体。此在后文可具体表述。
回归每一次生产力变迁的深刻影响。以工业革命的出现为人类的分水岭,认为可以划分为,薪火时代,煤炭蒸汽时代,石油燃气时代,电气网络时代。薪火时代贯穿千年。蒸汽时代后大踏步前进变革,今日处于电气时代。都认为经济制度的变革导致政治制度的变革,但其实是个误区。应该是生产要素的变革导致分配制度的变革,分配制度导致产生洗牌效应,完成新利益格局的出现。封建社会虽然生产力有限,但是其做工之精细和精美程度在今日仍然无法匹敌,不论东西方都是如此。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控制较为明显,属于硬性约束,阶级固化比较严重。而在今日,统治者的控制比较隐性,属于软性约束,阶级流通程度比较宽松。严格而言,剥削的方式在进步,因为生产要素出现多元化。传统以土地为限,现在出现了产业链的模式,各类资源都具有价值属性。所以若衡量社会进化标准,就可以生产要素的多元化和各所占比例作参考,此与三产划分具有一定的相似度,但并不相同。产业革命的进步就是体现在生产要素的利用和进步,生产效率的提升,这才是时代进步的源泉。出现可利用的新的要素,成为了资源,掌握资源者成为了新的利益获得者,传统要素受到削弱,不同利益者之间的冲突和妥协,就是每一次历史轮回演绎的剧本。
二、群体的特性
在清楚历史演进的模式后,必须了解群体在其中的作用。群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破坏者,群体具有激情,既可以成为建造者,也可能成为革命破坏者。群体在每一次革命起义或暴乱中,都是潮水般的涌来又快速的逝去。群体具有短暂性,而不具有长期性。群体具有盲目性,而不具有足够的判断力和理性。
群体渴望获得利益,但最终却成为代价成本的承受者。在暴乱起义中,群体是典型的追随者,但也是最大的牺牲者,成功后并未有足够的利益获得,而在失败时,则是受到伤害的必须者。
正是群体的这样特性容易被唆使利用,一方面在革命,一方面在统治。利用一定的文化系统可以实现对群体的催眠,从而实现一种统一的认同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的状态,这样的状态自然不能持久,因而需要不断的予以外界刺激,从而保持状态。
这是一种双刃剑,洪水猛兽就看如何利用。也许会说,不同时代的群体特征也许并不一样,但是考察后会发现,其实与时代,文化教育背景无关,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的基因般的根深蒂固,无法改变。数千年前有陈胜吴广起义,也有斯巴达三百勇士,也有今日存在的抗议游行示威,恐怖袭击者。也许人之初,性本恶,需要予以适当的修克,否则难以控制。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