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不过一时的心境
有句话说的好,输什么不能输了心态,看出来心态的重要意义,所以王阳明说“心即理,心外无物”,就算明白了心态对于人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仍然架不住一天到晚,总有人来搞你的心态,每天从睁开眼直到睡觉前的一整天中,数次试炼你的心态调整能力,可能怪自己修行不够,没能经受住这样的磨炼,这也是未来需要提升的空间。真正体会到为什么老祖宗说“女人的嘴,是左右家庭的风水”。
以德报怨。
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大多数潜在的处事原则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美其名曰的将心比心,不过是以暴制暴、以怨报怨的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恶性循环,唯有以德报怨才能终止这种恶性循环的互相伤害的相处方式,从自己这开启善的开始,以自己为善的起点开启良性循环。
人性本善or本恶?
《三字经》开篇就说道“人之初,性本善……”,还有人提出人性本恶的观点。王阳明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之本体是没有善恶之分的,善恶是念起时产生的分别心。现实中冷静状态下都是旁观者清,啥都说的头头是道;一旦言语或事情涉及到自己或波及到在乎的人或事儿的时候,就瞬间陷入到当局者迷,情绪绑架大脑的状态,把自己变成了曾经口中所讨厌的那种人。
一心万相修一生
有句话说的好“你所看到的世界,不过是你内心的投影”。《金刚经》中表达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周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个人的理解:人或者事物,是包含对立统一的整体,承接良性循环的那一部分的人(类似于“君子和而不同”,和是整体体现,其中包含了统一/相同,对立/不同),非要冠以一个名的话,暂且称之为善,能够理解和真正做到什么层面,取决于你自己的本性是,你是仁者,看到的就是仁的一面;你是智者,看到的就是智的一面。所以当我们想要拥有或看到什么样的局面,其根本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自己将修行到什么层面,这也就是为什么?儒家把修身排在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
《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修身就是那个本。
那么怎么修身呢?
《大学》中给出的路径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止
将念起的念头适可而止,不让他继续牵着你的的鼻子走,更重要的是不让自己因为心不平而略有微词,管住嘴,不让指责和抱怨的话脱口而出
定
收摄自己的念头,栓住心猿意马的缰绳
静
试着深呼吸30秒,给情绪平稳落地的缓冲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
安
将念起时,肆意妄行的念头安放回到本该他的位置
虑
思考如何调整和消化掉如原子弹一样破坏性的念头的“去核化”问题
得
得者和也,达到没有太过和不及的自和状态。
反求诸己
刘力红老师经常引用《射义》中这段话
“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然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用在修心上,就是遇到能够令自己情绪管理失控的人或者事儿的时候,不去抱怨别人或者就事论事,把注意力方向放在用心自省自己上面,从自身找原因。做好自身内在“三才”(性、心、身)的三和。可能这就是刘力红老师说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