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南宋的理宗年间,襄阳城外有个白马村,村里住着一户小夫妻,丈夫叫牛大宝,是个猎户,妻子洪氏,还有个两岁大的儿子,取名叫牛满意。
平时牛大宝上山打猎,洪氏留在家里照料家务,夫妻俩带着孩子,日子过得还算和美。
这天夜里下了好大的雪,早上起来的时候,洪氏想出去扫扫院子,却发现房门推不开了,她叫丈夫起来帮自己一块把门推开,这才发现外面下的雪都到小腿肚子那么厚。洪氏拿了扫帚把院子里边的雪扫到两边,又叫丈夫帮着把院门也打开,把院门口也打扫打扫。
刚要打扫,一看院门边上有个雪堆,洪氏有点纳闷,心想,这门边没堆东西啊!怎么会有个雪堆呢?她拿着扫帚就过去扫雪,就听那雪堆忽然就哼一声,把洪氏吓了一跳,赶紧叫牛大宝出来看看。
牛大宝把那雪堆上的积雪扒开一看,原来是个人卧在地上,看那个样子像是已经冻僵了。身上穿的破破烂烂,大概是个要饭的。牛大宝夫妻两都是心善的人,看那人应该还有救,夫妻二人合力把他抬到了屋里。
洪氏拿了个盆到外面铲了一盆的雪,牛大宝就用雪在乞丐的胳膊腿都搓了一遍,又拿被子把他给盖住。过了好一阵子,乞丐终于醒过来了。洪氏一看,赶紧拿了碗热水给他喝。
乞丐接过碗咕咚咕咚一饮而尽,洪氏一看,肯定是又渴又饿,赶紧又盛了碗粥给他。人大概是真饿极了,顾不上粥烫不烫,稀里呼噜就吃了起来,吃了一碗又要一碗,然后身子往后一躺睡着了。
这一觉就睡到了第二天早上起来,这雪已经停了,洪氏出去扫了院子,又去厨房熬了粥,做了几个饼子,叫大宝起来吃饭,带上饼子好上山。
雪下得大,山路不好走,牛大宝在下雪之前设了几个陷阱,一下雪肯定有动物落到陷阱里,牛大宝要过去检查检查,捡几只兔子、山鸡回来,卖了钱好过年。
夫妻俩说着话呢,乞丐醒了来到客厅。洪氏一看,赶紧给他盛碗粥,又递给他一块饼。乞丐接了饼和着粥就吃了起来,然后眼睛就红了,站起来对着牛大宝夫妇一拜,说道,恩公,我这一路走来,遇见的皆是冷眼嘲讽,唯独你夫妇二人搭救于我,请受我一拜。
牛大宝赶紧把乞丐扶起来,对他说,咱们继续吃饭。乞丐吃完了饭,就将自己洗漱干净,换上牛大宝的粗布衣服。正所谓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这衣服一换,乞丐立马判若两人。
虽然是粗布衣裳,但身上好像是很有一番贵气,像是富家公子一般。夫妻俩一瞧,心里有点纳闷,牛大宝就问他,兄弟,我观你气质不像是长久落魄的人,倒像是那富人家的子弟,怎么会沦落为乞丐呢?
乞丐听了微微一笑,冲刘大宝又行了一礼,兄长好眼力,小弟名叫姚知杰,金陵人士,外出时被强盗抢去了财物,这才不得不沦为了乞丐,一路要饭回家,岂料近日突遇大雪,人家嫌我是乞丐,身上脏,都不愿意接济我,这几天没吃饭就冻晕在你家门口,小弟确实不是真乞丐。
牛大宝夫妇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这人果然是富家子弟,姚知杰又说,小弟打扰兄嫂几日,今日这就告辞了。洪氏一听就劝他,你别看雪停了,你看这天色,只怕这雪还得下几天,路上很难走。
姚知杰说,家中妻儿父母都等着自己,如今耽误这么久了,还不知家人如何忧心呢,就一定要走。牛大宝一看,既然这样,那咱也别拦着了,就把老婆给自己准备的烙饼给了姚知杰,又从家里翻箱倒柜,找出一件老皮袄,一双旧皮靴,让姚知杰穿上。
姚知杰很感动,眼圈又红了,但是他没有推脱,接了东西全都穿戴整齐。牛大宝就说,走,我送你一段,从山上抄小路走半天就能翻过这座山,可以省三天脚力。说完,他自己也拿了一件皮袄,拿上弓箭、猎刀,带着姚知杰就出发了。
临走的时候,姚知杰抛出一块小木牌给洪氏,大嫂,他日若到金陵,拿着这个木牌去石虎巷姚府就能找着我,洪氏接过木牌就目送丈夫和姚知杰走了。
看这小木牌做得挺精致,上面还刻着花纹,中间是一个腰字,这是个腰牌,洪氏左看右看,她不知道东西能有什么用,正好儿子牛满意从床上爬过来要抓这小木牌,洪氏就随手给了他,让他当个玩具玩。
后来一看儿子实在喜欢这小木牌,洪氏怕丢了,就穿了根绳子戴在儿子脖子上。一转眼就过去了三年,金兵入侵,各地战火不断。牛大宝身强力壮,朝廷就把他抓了壮丁。洪氏为了躲避战乱,只能带着儿子跟乡亲们一起逃难,一路上吃了不少的苦。
这天,逃难人群走到一座大城外,有人说这就是金陵,洪氏忽然想起来当年救的那个姚公子,好像是说自己是金陵人,她就想带儿子进城去找一找那个姚公子。可到了城门口,守城的门卫十分严格,只有拿着身份证明的那些人才能让进城。
流民只能在城外不许进,洪氏身无分文,她又不识字,不知怎么该取得身份证明,这时候过来一个校尉,一眼就瞧见牛满意脖子上的小木牌了,一伸手就把牛满意给抱起来了,然后拿起这小木牌仔细端详。
洪氏一看儿子被人抢走了,她急得就大喊大叫冲上去就要抢,两个门卫过来,把她死死给摁住。那校尉还在那儿看小木牌呢,抱着小孩就问洪氏,你这木牌从哪儿来的?洪氏心里怕,儿子还在人家怀里呢,她就赶紧说是位姓姚的公子送我的,校尉好奇,他就问洪氏是哪个姚公子啊?
洪氏想了半天,终于想起来一点,就跟校尉说,他叫姚什么什么杰,校尉说,可是姚知杰?洪氏双手一拍,正是姚知杰。校尉又问了,他干嘛给你这木牌啊?洪氏说,三年前我跟丈夫救了他,他临走时给了我这个木牌,说来金陵可以去什么巷子去找他。
校尉就跟洪氏说,你在这里稍后,我去去就来。说完,他抱着牛满意走了。洪氏心里着急,儿子让人抱走了,为娘的一般心里都放不下。可她知道自己一个妇道人家,这么多当兵的在周围,急也没用,只好就坐在城门边上掉眼泪。
没过多大一会儿,有一群人由远处走来,为首一个身穿官服,身后跟着几个随从。那当官的快步走到洪氏身边,弯腰把她扶起,说道,大嫂是我姚知杰。洪氏定睛一看,果然是三年前那个乞丐,她一下子就嚎啕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把家里情况就说了。
姚知杰就安慰她,大嫂莫怕,且先安心在我家住下,我派人去打听打听牛大哥的下落。说完,就命人带洪氏回了姚府。
姚之杰对洪氏母子是十分亲厚,让家中人都叫洪氏大嫂,又让牛满意跟着自己的儿女一起去私塾读书,这日子一晃就是五年。
这天,姚知杰来后院找洪氏,带着她去了一处军营,进了营房,姚知杰指着床上那男人,大嫂,你仔细看看,这人是否就是牛大哥。床上那人一脸胡子拉碴,头发花白,昏迷不醒。
洪氏走过来,她也认不出来,仔细端详,这就是丈夫牛大宝。洪氏一句话没说,当场就哭了。姚知杰一看是他没错了,立刻派人就把牛大宝抬回姚府,请名医过来诊治。
这牛大宝在前线作战十分勇猛,五年时间就升任了游击将军。前些日子和金军开战,不慎从马上摔下来,受了重伤,被手下士兵护送着回了金陵城。在大夫的治疗之下,牛大宝身体很快复原,再次回了战场。
又过几年,牛大宝在战事中受了重伤,没法再打仗了,朝廷就封他为副指挥使,调回了京城。这时候姚知杰也升官了,要去京城任职,就带了家小以及洪氏母子一同进京。牛满义和姚知杰小女儿也相好了,两家就给他们定了亲。从此牛姚两家世代交好,成为金陵的一段佳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