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成,8岁,男孩
成成从小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成成妈妈是二婚,她是一个非常直爽的女性,自己做小生意,经营的很不错,人缘非常好。但她说,在家庭里,自己却忍不住常常和婆婆起冲突。孩子奶奶以前是老师,认为严师出高徒,所以总是用“打压”的方式,不让成成骄傲自满。爷爷比较宠孩子,但也对奶奶的做法不敢干涉。爸爸呢,有时候会指出奶奶做的不好的地方,但很少。
但成成妈妈觉得孩子的好是要夸出来的,老是打击孩子,孩子会没有自信。于是多次想通过老公向婆婆提意见,但成成爸爸很为难,也觉得让老人改变几乎不可能,于是一拖再拖。成成妈妈终于和婆婆大吵一架,不欢而散。
首先根据案例提到的背景,我们逐一来进行剖析:
成成妈的标签:二婚、直爽、事业不错、人缘好;
成成奶奶的标签:高知、严厉;
成成爷爷的标签:对孩子宠溺、“妻管严”;
成成爸爸的标签:诈尸型育儿、不作为;
成成的家庭背景:
①成成从小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奶奶对他非常严厉,对孩子主要以“打压”的方式进行教育,秉持“严师出高徒”的理念,对孩子的管束干涉非常多。
——从以上情况来看,首先,奶奶的自我定位存在一定的问题,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是父母,而不是隔代的爷爷奶奶,其次,奶奶用着自己那个时代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孙子,她忽略了隔代之间的生存经历和认知差别的问题,从而一直固执的用自己那个时代的理念来管理一个00后,一定是存在问题的。
②而爷爷又是一味地宠溺孩子,对奶奶的管教方式不敢干涉
——可以看出爷爷本身也是在用不科学的方式在对待孙辈,可能这是所有家庭都会存在的问题,所谓“隔代亲”,对孩子的溺爱是这一辈老人的通病。
③爸爸虽然并不认同奶奶的做法,但为了所谓的“家庭和睦”,避免引发“战争”,从而选择了“逃避”、“不作为”,成成爸并没有认清一个男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尤其在这样的三代同堂家庭中,爸爸应该是所有家庭成员关系的“粘合剂”,但他并不愿意得罪他身边的两个女人,因此只能选择“逃避”“拖延”,最终导致了媳妇和自己老妈大吵了一架。
其实,在任何一个家庭,无论是老一辈还是孩子的父母,大家对孩子的爱一定都是一致的,只是很多家庭无法处理好对孩子教育的“权利归属”,老一辈退休了,社会价值丧失,想通过教育孩子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以及被家庭和子辈孙辈所需要,不想被遗弃,因此不断在孩子身上刷存在感。
这种想法本身并没有错误,只是我们可以尝试明确在一个家庭中各自的定位,谁对什么事情负责,分工明确,理念一致,这样才能造就和谐的家庭,给孩子提供最优的家庭氛围和教育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