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吃啊,这个排骨汤要全部喝掉,不要喝白开水,喝汤!”
“这个鸭肉怎么不吃捏?这么好吃你不吃!”
“饭怎么不吃了?不吃等下晚上加班会饿的!”
“你要干嘛去?还早,慢慢吃!你不吃了吗?你不吃那我吃!”
我在茶水间吃着我的热干面,就听到同事花姐跟她17岁的儿子念念叨叨念念叨叨,她儿子全程低头吃饭没说一句话,而花姐一边费劲的啃着馒头,一边一脸慈爱的看着她儿子。
我问花姐:“你吃什么?”花姐扬了扬手里的馒头,说我吃这个,转头就端起她儿子吃剩的饭,一口一口吃起来。
我真的觉得很窒息,一连两天都见她等儿子吃完了再吃儿子吃剩的,我就想,为啥不能多煮一点一起吃呢?
代入花姐的角色,我稍微能感受到她的那种付出心态,觉得儿子很重要儿子还小,即使17岁了,在她眼里依然是碗也不会洗的小屁孩。
02
我发现妈妈们都特别有付出感,能够委屈自己来成全孩子,这种爱挺让人感动,但是也让人感到沉重。
我家有一次,妈妈做了一道酸甜排骨,大家都特别喜欢,连酱汁都没放过。
吃到最后,妈妈突然来了一句:“排骨我就吃了一块!”我听了心里顿时难受起来,妈妈的这句话于她来说,是在表达她对我们的爱,她自己不吃,让我们多吃几块。
可是在孩子听来,就像在讽刺孩子不懂事儿,并且通过这样一个量词来提醒孩子,妈妈为了你如何如何,你以后也要如何如何。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没有要求的,我不相信这句话,我觉得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有要求的,只是这个要求或早或晚会被提出来。
所以,妈妈有时候表达的爱,在孩子看来是沉重的是道德绑架,为何呢?因为家里不是吃不起排骨,因此妈妈这种自己不吃为了孩子多吃两块的想法,非常不可取。
03
其实妈妈学不会自爱,孩子也不会学着爱妈妈。
什么道理呢?就像花姐那样,把好吃的给孩子先吃,自己吃馒头吃孩子吃剩不要的饭菜,会给花姐自己和孩子一种印象:妈妈就配这样吃。
因此就会造成,花姐掏心掏肺,最后孩子完全没有感触,因为在他眼里,这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应该的。
以后孩子有什么好东西,也不会给妈妈享受,因为什么?因为他觉得妈妈不需要享受这么好的东西。
所以,先自爱才能得到他爱。
一味付出是没有意义的,付出久了只会越来越累。
04
因此,我跟妈妈说:你不要觉得这样是爱孩子,爱是大家都觉得很舒服,不是以牺牲一个人的感受为代价的,你觉得开心了,我们做子女的都会跟着开心,相反你自己委屈了,那我们过得也难受。
妈妈也坦白,她只是想表达一下,她对我们的感情,但是不懂表达,就只能这样了。
有时候,也不是付出不付出的事情,而是彼此的沟通桥梁没有构建好,对方以为的事情,不一定是我们以为的那样,而我们以为的,对方也许不是那个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