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曾有一个问题说:“我们每天自律,认真学习,最终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有一个高赞的回答是:“因为你总得给自己选择一种持之以恒的生活方式,你总要给自己的生活赋予某种意义,你总得告诉你自己,我得做点什么。”
关于自律,有的人坚持四点半起床;有的人能够每天10点准时躺下;还有的人减肥选择了戒掉一切甜食。
那怎么样才算自律?
首先,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自律。
在我朋友圈,有太多每天早起的伙伴了。我也曾经试过早起,开始的几天兴致勃勃,确实听到闹钟就起来了,可一旦工作忙碌,加班了,第二天早起了,一天都昏昏沉沉,没有精神。放弃一次后,想再早起就难了,心里冒出的念头便是:“算了,你你不够自律。”后面便不了了之,甚至都忘记了自己想要早起的目的是多一点时间看书和运动。
村上春树,他爱好跑步,每天跑10公里,但他从来没有向周围的人推荐过跑步,甚至还建议学校取消体育课强制学生长跑的做法。对他来说,早睡早起和长跑,只是一种适合自己体质的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
自律,是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能够长期坚持下去。我可以做到不早起,但每天看书。也是一种自律。反而心里压力没有那么大,做起来更轻松,逐步养成一个习惯。
其次,自律是一种习惯
真正的自律,一定不是对自己百般消耗,而是自然而然地会做着一直在做的事情,这是一种习惯。
作家严歌苓,30年来,坚持每天坐在书桌前写作六七个小时,从早上9点到下午4点。在刚开始创作的时候,还有过长达34天没睡觉的记录。
除此之外,每隔一天就要游泳1000米。当有人问到她:“你怎么能写那么多书?”
她的回答:“当你懂得自律,那些困难都不算什么,这些也只是我的日常。
她早把自律当成一种习惯,读书、写作、运动自然而然发生,而且享受其中的快乐。
习惯这个东西,具有水滴石穿的力量,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如果你坚持去做,就能胜过那些艰难的大事。
最后,在这个人人都想要精进自己的时代,找到自己的自律规律,坚定不移地做下去。有一天,就会明白:自律是对自己最好的成就。
杨绛老师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