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64.学习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64.学习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作者: 金兰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4-02-21 19:58 被阅读0次

【词作原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是一首小令。丑奴儿,词牌名,又名采桑子。这首词是作者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抒怀词。

作者回忆年少时意气风发、乐观自信、不知愁苦的情景,用来对比此时深受打击,志不能伸,操虑国事,而又不能公开发表抗金言论,心情苦闷,无限感慨。最后一句,道出了作者对时事的无奈,饱含着对投降派强烈的不满情绪。

上片重在写少年之“愁”。少年时代,刚步人人生之途,对社会的险恶,人事关系的复杂,生存之不易体味甚少;天真烂漫,纯真无邪,因偶尔的小得小失,小小挫折和打击引发的愁绪相对于成人的家国之思、国仇家恨所引发的浓愁来说算是小巫见大巫,所以少年之愁是假愁,是闲愁,是无愁找愁,是无病呻吟之愁。

下片重在写眼下惆怅伤感之情,突出了填满胸怀的、浓得化不开的深沉愁绪。一个人历尽艰辛,千回万转,才能大彻大悟,所以孔子说“四十不惑”。道理谁都明白,清醒下谁都有理性,但人毕竟是有情之物,有些情感的纠结,别说四十,就是到了七老八十也是化解不了的。

那么,最让辛弃疾牵挂的,最让他耿耿于怀无法忘却的就是国仇家恨,是祖国的统一,河山的光复。但是,一切都那么渺茫,让人看不到希望,不知道彼岸在哪里,所以千钧之愁,压得作者喘不过气来。

纵观全词,上片虚写,下片实写,虚实交错,对比鲜明。寓强烈情感和思想内容于轻快灵动的形式之中,语浅意深,含蓄蕴藉。

相关文章

  • 宋词三十首:第二十三至二十五首

    宋词第二十三期: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

  • 为赋新词强说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 ·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 毕竟你才二十几岁

    一 先来说一首宋词吧! 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我最喜欢的一首。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

  • 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

  • 却道天凉好个秋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宋 ]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

  • 辛弃疾:词人本色是将军

    阑珊非隅|著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 ·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

  • 所学(知识库)

    1.辛弃疾有首著名的词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 ·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 小石头背小古文《韵词散曲》48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 《绿皮火车年代》(1):少年不识愁滋味

    长篇记叙散文·连载 (注:标题引自南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车轮,在铁轨相连处的有节奏的响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4.学习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him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