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至今,窗外雪花飘飘,北风潇潇,大有“一剪梅”歌中的意象…
江南春色最先知,腊尽寒消雪满枝。
玉骨冰肌元自洁,暗香疏影为谁奇。
月明鹤梦惊初醒,风静龙吟起半时。
记得当年曾入洛,罗浮山下有佳期。
孤芳独秀出尘埃,万木凋零始见推。
冷艳每从霜后发,清标偏向岁前移。
幽怀欲写还难寄,远信重凭却未持。
惆怅故园归去晚,几回翘首立多思。
古代诗人常用“梗”:草称“王孙”,梅称“驿使”,月称“望舒”,山水称“清晖”
先来看“草”和“王孙”。
其实,《文选》中将“草”和“王孙”两个意象联系在一起的,仅有淮南小山(西汉淮南王刘安一部分门客的共称)《招隐士一首》中的这句: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受此影响,唐代诗歌大量出现“草”和“王孙”的意象组合,用以表现远游、送别、离情等主题,如:
王维的《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刘长卿的《送韩司直》:“游吴还入越,来往任风波。复送王孙去,其如春草何。”
温庭筠的《杨柳八首》:“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春草绿萋萋。”
杜甫的《客居》:“短畦带碧草,怅望思王孙。凤随其皇去,篱雀暮喧繁。”
当然,最让人耳熟能详的,还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组意象在唐诗中应用非常广泛,甚至还导致出现了一种“新物种”——“王孙草”,如:
《题少府监李丞山池》:“窗外王孙草,床头中散琴。清风多仰慕,吾亦尔知音。”
刘长卿的《寄普门上人》:“白云幽卧处,不向世人传。闻在千峰里,心知独夜禅。辛勤羞薄禄,依止爱闲田。惆怅王孙草,青青又一年。”
“王孙草”在宋诗中也很常见,包括陆游就曾多次使用,如其《晚春东园作》:“女郎花开春事阑,王孙草长思妇叹。蜂酿蜜脾犹未熟,雨催梅颊已微丹。”
再来看“梅”和“驿使”。
这组意象在《文选》和唐诗中都未出现,唐诗中的“驿使”,与梅花尚无联系。
但到了宋代诗词中,“梅”与“驿使”这两个意象便常有关联,究其源头,可能是出于南朝宋盛弘之所著《荆州记》中的一则记述——
《荆州记》原书已经失传,部分内容见于其它古籍的转引。据《太平御览》引《荆州记》载:
陆凯与范晔是好朋友,他从江南寄了一枝梅花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一首: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此诗在宋代广为流传,于是“梅”与“驿使”也成了固定搭配,大量出现,如:
梅尧臣的《梅花五首》:“驿使前时走马回,北人初识越人梅。清香莫把荼醾比,只欠溪头月下杯。”
司马光的《梅花三首》:“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陇头人不识,空向笛中吹。”
范成大的《次韵杨同年秘》:“韶江石老箫音在,庾岭梅残驿使迟。”
与“王孙草”类似,“梅”和“驿使”还进一步结合成了“驿使梅”的新意象,如:
“尊前依旧江山好,不见章台驿使梅。”(郑獬《和汪正夫梅》)
“王孙草向荒城短,驿使梅因战阵回。”(晁说之《痛心》)
“洪钧暖入宫桥柳,金鼎香传驿使梅。”(李思衍《元日》)
另外我们熟知的,陆游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咏梅词,也是将“梅”和“驿使(驿站)”两个意象联在了一起: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下面来看“月”和“望舒”。
“望舒”,是我国神话传说中为月驾车之神,也可借指月亮。所以二者的联系非常早,屈原在《楚辞·离骚》中便写道: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文选》中也有多处使用“望舒”来代指月的,如张协的《杂诗》:“下车如昨日,望舒四五圆。”
不过,在唐诗中,尽管与“月”有关的名篇名句不胜枚举,但使用“望舒”来代指月的情况却很少,下面一例:
韩愈的《秋怀诗十一首》:“谓是夜气灭,望舒陨其团。”
同样,在宋诗中,与“月”有关的作品很多,但使用“望舒”的却不多,如:
黄庭坚的《次韵答王四》:“晴夜遥相似,秋堂对望舒。”
洪皓的《中秋》:“我今一别已三年,中秋三见望舒圆。”
也就是说,“月”与“望舒”的联系颇有渊源,时间也很早,然而唐宋诗人们尽管很喜欢咏月,却不太爱用“望舒”这个意象。
顺便提一下,后世以“望舒”为名的人倒是很多,如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
最后来看看“山水”与“清晖”:
“清晖”一词,意指明净的光辉、光泽,也用来比喻容光、面容。
但后来却与“山水”发生联系,甚至用以代指“山水”,这可能与南北朝时期的大诗人谢灵运的《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有关,其中有句云: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受此影响,在唐诗中便出现了不少将“山水”和“清晖”两个意象联系在一起的诗句,如:
张九龄的《自湘水南行》:“暝色生前浦,清晖发近山。中流澹容与,唯爱鸟飞还。”
王昌龄的《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马卢溪》:“诸侯分楚郡,饮饯五溪春。山水清晖远,俱怜一逐臣。”
这组意象在宋诗中出现得也很多,如:
朱长文的《咏斋三绝》:“一片清晖长在眼,多情惟有四飞山。”
释文珦的《晚步》:“竹杖芒鞋晚步迟,为贪山水有清晖。”
由于诗人们常常将山水美景与清晖联系在一起,所以古代还有很多以“清晖”命名的景观,如:清晖阁、清晖楼、清晖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