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接孩子回家,我去厨房做饭,两个儿子在沙发上看书,本来想催孩子写作业,心想算了,由他们去吧。厨房里正是火热,抽油烟机呼呼的声音,锅里菜遇见油的刺啦声,红色的柿子,绿色的青椒,回头一望,儿子已经进房间写作业了。
又一天中午放学回家,我做好饭等孩子吃饭,老二坐在沙发旁边的地上书放在地上,他低着头一手翻页一手拿书,甚是专注,喊了一次,没有回话。我们继续吃饭。过了一会他过来了,没有说话,吃两碗面条去睡午觉了。
早上六点老大起床去房间读英语了,老二睡眼惺忪地走过来,晃晃悠悠走到沙发边上,拿起一本书开始看。我本来想喊他去读英语,想想算了,让孩子自己安排吧。过一会老二站起来去房间读英语了,在吃饭之前他完成了读英语和练字。
昨天下班回家的路上儿子跟我分享一件事,早上他们忽然间忘记了一个作业,可是没有时间了,他们只好作罢,中午休息的时候他们终于补上了作业,儿子说真是吓死人了,如果完不成作业一定会被惩罚。下午他们发现全班有十几个同学都忘记写了,真是有惊无险。我恭喜孩子有自救的能力。孩子是有力量处理好自己的事情的。
这种简单的美好,让人能感受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向上的力量和独立做事的能力。
新学期开始,我在心理辅导课上做了一个练习,每个人说出自己的五个优点,结果有的学生表示这道题太难了,有的学生表示这是不是太骄傲了,有的说根本没有优点。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的孩子,无论是怎样的都会有长处,他们之所以觉得没有优点,可能是我们对于孩子的评判太多。
以前我讲过一个真实的事件,朋友去亲戚家做客,亲戚看见朋友到来立刻就像见到了救星,你赶紧帮我辅导一下孩子的作业。亲戚起身去拿水果,孩子可怜巴巴地说,我妈妈说我很笨,我自己也觉得自己很笨,你千万别嫌弃我啊!我们对于孩子的评价,孩子真的会认同并且可能会活成我们嘴里的样子。
孩子刚出生时我们总是惊叹于生命的美好,可是随着孩子不断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对于孩子的评判多起来,你怎么不听话,你怎么不认真写作业,赶紧写作业,快点睡觉,别玩手机,好好吃饭等等。孩子听着我们的评价,看着我们的无奈,感受到我们的焦虑,他们逐渐觉得失去了力量,失去掌控自己的力量。他们觉得我不行,我不好,我不可以,我不能,他们想找回控制权,于是出现了各种行为问题。
他们本来想玩一会就去好好写作业,可是听见父母训斥的时候他们却想到反抗,或者变成父母嘴里不好好写作业的样子。
给孩子一些允许,允许他们做自己。当然他们也会出现一些行为的偏差,这时候他们需要的是引领而非站在远远滴地方指责。
停止说教,享受美好!这种美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面对生活的力量!
网友评论